首页成语词典损本逐末损本逐末的故事

损本逐末的成语故事


拼音sǔn běn zhú mò

基本解释犹舍本逐末。谓抛弃根本,专在枝节上用功夫。

出处《隋书 李谔传》:“故文笔日繁,其政日乱,良由弃大圣之轨模,构无用以为用也。损本逐末,流遍华壤,递相师祖,久而愈扇。”


暂未找到成语损本逐末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损本逐末)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一本万利 清 姬文《市声》:“这回破釜沉舟,远行一趟,却指望收它个一本万利哩。”
一本正经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6章:“我原是故意闹别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经地对先生说:‘我这个破题做的很恰切,没有做错。’”
七损八伤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四回:“后面伏兵齐起,这索超便有三头六臂,也须七损八伤。”又第一百九回:“降者三万人,除那逃走脱的,其余都是十死九活,七损八伤,颠翻在地,被人马践踏,骨肉如泥的,不计其数。”
七损八益
三句不离本行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每到一处,开口三句话不离本行,立刻从怀里掏出捐冊来送给人看。”清 颐琐《黄绣球》第十回:“我是业医的,你们不要笑我三句不离本行。”
三句话不离本行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每到一处,开口三句话不离本行,立刻从怀里掏出捐册送给人看。”
下逐客令 清·许奉恩《里乘》第五卷:“大姊净丝,便下逐客令。”
不依本分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9回:“黄文炳道:‘那厮也是个不依本分的人。’”
不安本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宝玉终是不安本分之人,竟一味的随心所欲。”
不惜工本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姓方的瞧着眼热,有几家该钱的,也就不惜工本,公开一个学堂。”
不惜本钱 邓小平《关于今后进入新区的几点意见》:“但在建立时应不惜本钱抽调干部及若干部队以作骨干。”
不惜血本 王朔《谁比谁傻多少》:“为了不让顾客恐惧,我们是不惜血本。”
东门逐兔 《史记·李斯列传》载: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中原逐鹿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乘胜逐北 西汉·刘向《战国策·中山策》:“魏军既败,韩军自溃,乘胜逐北,以是之故能立功。”
予末小子 《尚书·顾命》:“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乱四方,以敬忌天威。”
争名逐利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青衫记·华阴骑驴>》:“争名逐利,枉将人白日驰驱。”
亏名损实 南朝·梁·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至于亏名损实,为国为身,知其不可。”
人面逐高低,世情着冷暖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40回:“常言道:‘人面逐高低,世情着冷暖。’冯主事虽然欠下老爷银两,见老爷死了,你又在难中,谁肯唾手交还?”
依本画葫芦 《朱子语类》卷四二:“仲弓却只是据见本子做,只是依本画葫芦。”
信以为本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九年》:“武将信以为本,循而行之。”
元元本本 汉·班固《西都赋》:“元元本本,殚见洽闻。”
凶终隙末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王丹传》:“张陈凶其终,萧朱隙其末,故知全之者鲜矣。”
分寸之末 南朝 梁 江淹《诣建平王上书》:“宁当争分寸之末,竞锥刀之利哉?”
利己损人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一卷:“君当传与世人,广行方便,切不可凌弱暴寡,利己损人。”
务本力穑 宋·苏轼《商鞅论》:“秦之所以富强者,孝公务本力穑之效,非鞅流血刻骨之功也。”
务本抑末 《汉书 郑弘传》:“务本抑末,毋与天下争利,然后教化可兴。”
原原本本 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元元本本,数始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