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fēng yún bù cè风云不测 | 比喻变幻莫测的局势。 | 《初刻拍案惊奇》卷九:“谁知好事多磨,风云不测,台谏官员看见同佥富豪宕,上本参论他赃私,奉旨发下西台御史,免不得收下监中。” |
kāi yún wò wù拏云握雾 | 比喻对人施展手段。 | 《宣和遗事》前集:“姓李名做师师……两只手,偏会拏云握雾。便有富贵郎君,也使得七零八落。” |
mó jiān rú yún摩肩如云 | 摩:摩擦。肩碰肩,如云一样密集。形容人多拥挤。 | 曾朴《孽海花》第十回:“许多碧眼紫髯的伟男,蜷发蜂腰的仕女,正是摩肩如云、挥汗成雨的时候,烦渴的了不得。” |
yún fēi yǔ sàn云飞雨散 | 比喻原先的事物不复存在。 | 隋·张公礼《龙藏寺碑》:“金编宝字,玉牒纶言,满封盈函,云飞雨散。”前蜀·贯休《行路难》诗之二:“云飞雨散今如此,绣闼雕甍作荒谷。” |
yún yóu yǔ zhú云尤雨殢 | 形容男女间情意缠绵。 | 明·单本《蕉帕记·覸婚》:“我鸟啼花落自支吾,他云尤雨殢相怜护。我凄凉无绪,他绸缪有余。” |
yún lóng yú shuǐ云龙鱼水 | 如同云与龙,鱼与水一样。比喻君臣相得。 |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14卷:“宣宗幸万寿山、玉澜堂,锡宴十五老臣……云龙鱼水,夫岂偶然。” |
yún chóu yǔ yuàn云愁雨怨 | 喻指离情别愁。 | 宋·孙光宪《何满子》词:“歌袖半遮眉黛惨,泪珠旋滴衣襟。惆怅云愁雨怨,断魂何处相寻。” |
fēng qǐ yún zhēng风起云蒸 | 大风刮起,乌云蒸腾。比喻事物迅速兴起,声势浩大。 | 《史记·太史公自序》:“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 |
cái yún jiǎn shuǐ裁云剪水 | 裁:裁剪。裁行云,剪流水。比喻诗文构思精妙新巧。 | 明 屠隆《彩毫记 夫妻玩赏》:“名擅雕龙,诗成倚马,请思裁云剪水。” |
zhí rù yún xiāo直入云霄 | 云霄:指天空。直冲云天。形容歌声高亢嘹亮。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4回:“点起几百盏明角灯来,高高下下,照耀如同白日;歌声缥缈,直入云霄。” |
chuān yún liè shí穿云裂石 | 穿破云天,震裂石头。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东坡一》:“既奏新曲,又快作数弄,嘹然有穿云裂石之声,坐客皆引满醉倒。” |
yún jǐn tiān zhāng云锦天章 | 云锦:神话传说中织女用彩云织出的锦缎。天章:彩云组合成的花纹。比喻文章极为高雅、华美。 | 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诗:“手抉云汉分天章,天孙为织云锦裳。” |
yī guān yún jí衣冠云集 | 衣冠:指士人阶层以上的人。达官显宦聚集在一起。 | 明·梅鼎祚《玉合记·还玉》:“丹墀下玉皋星联,绮席上衣冠云集。” |
yǐng cóng yún jí景从云集 | 景:同“影”。如影随形,如云聚集。形容很快聚集了许多追逐者。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8回:“且天下诸侯景从云集,随大王以伐无道,其爱戴之心,盖有自也。” |
yóu yún zhì yǔ尤云殢雨 | 喻缠绵于男女欢爱。 | 宋·杜安世《剔银灯》词:“尤云殢雨,正缱绻朝朝暮暮。” |
yǔ qì yún chóu雨泣云愁 | 泪下如雨,愁多如云。形容忧愁深重。 | 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一折:“虽然道姻缘不偶,我可一言难就,有多少雨泣云愁。” |
cāng gǒu bái yún苍狗白云 | 比喻事物变幻无常。同“苍狗白衣”。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八回:“春花秋月销磨尽,苍狗白云变态中,游丝万丈飘无定。” |
yún tún wù jí云屯雾集 | 像云和雾那样聚集。形容数量多而集中。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6回:“却有诸路买卖,云屯雾集,只听放灯,都来赶趁。” |
gēng yún bō yǔ耕云播雨 | 指控制降雨,改造自然。比喻辛勤劳动。 | 浩然《艳阳天》第71章:“看到了给青庄稼苗耕云播雨的秘密,和那‘万紫千红结队来’的远景风光……” |
fēng hǔ yún lóng风虎云龙 |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 宋 王安石《浪淘沙令》词:“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袛在笑谈中。” |
tíng yún luò yuè停云落月 | 表示对亲友的怀念(旧时多用在书信里)。 | 晋 陶潜《停云诗序》:“停云,思亲友也。”唐 杜甫《梦李白》诗:“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
fēng qīng yún dàn风轻云淡 | 微风轻拂,浮云淡薄。形容天气晴好。亦作“风轻云净”、“云淡风轻”。 | 元·杨暹《西游记》第四本第十三出:“元定下的夫妻怎断,咱茶浓酒酣,趁着风轻云淡,省得着我倚门终日盼停骖。” |
pī yún wù dǔ qīng tiān披云雾睹青天 | 披:劈开。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冤屈得到申雪。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命子弟造之,曰:‘此人,人之水镜也。见之披云雾睹青天。’” |
fēng qǐ yún yǒng蜂起云涌 | 比喻许多事物相继兴起,声势很大。 | 鲁迅《二心集 我们要批评家》:“然而,大部分是因为市场的需要,社会科学的译著又蜂起云涌了。” |
piāo rú yóu yún飘如游云 | 飘:飘逸;游云:流动的云彩。形容书法和人的仪容俊逸潇洒。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
pēn yún tǔ wù喷云吐雾 | 喷吐出云雾来。形容吸烟;也形容水花飞腾的瀑布等。 | 安正福《敌后插刀》:“炕上还斜躺着几个,正在喷云吐雾抽大烟。” |
fēng yún biàn huàn风云变幻 | 风云: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变幻:变化不定。形容天气变化无常 。现比喻局势复杂;变化急速;难以预料。 | 宋 陆游《剑南诗稿》:“风云变化几席上,蛟鼋出波澜杆前。” |
shī yún zǐ yuē诗云子曰 | 《诗经》所说和孔子所言。二者均为历代儒者遵奉的信条。因用以泛指儒家言论或经典著作。 | 明·刘璋《凤凰池》第一回:“见那诗云子曰、者也之乎的人,他就摇首闭目,只与云锷颖臭味相投。” |
yún wèi xiá qǐ云蔚霞起 | 蔚:茂密的样子。云气升腾,彩霞聚集。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 明·袁宏道《叙呙氏家绳集》:“昔陶氏五男,不好纸笔,而遂溪之后,云蔚霞起,岂黄头历齿所敢望哉!” |
yún sàn fēng liú云散风流 | 比喻事物四散消失。 | 清·龚萼《答姜云标》:“乃云散风流,各为饥寒所迫,敛眉就食,俯首觅衣。” |
ér nǚ qíng duō,fēng yún qì shǎo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 指男女相爱的感情多,胸怀大局的气概少。比喻文艺作品中男欢女爱多,社会斗争题材少。 | 南朝 梁 钟嵘《诗品 晋司空张华》:“虽名高曩代,而疏亮之士,犹恨其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
yún xiāo wù sàn云消雾散 | 云雾消失;天气转晴。比喻事情、心情等由隐晦、疑点、转为明朗、通畅。也比喻疑虑、怨气等消除得干干净净。 | 唐 李世民《授长孙无忌尚书右仆射诏》:“干戈所指,云消雾散。” |
mù yún chūn shù暮云春树 | 表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 唐 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
ná yún jué shí拿云攫石 | 攫:取。形容古树高耸入云,枝干悬空,姿态奇特,气势雄伟。 | 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 草河录》下:“厅前多古树,有拿云攫石之势。” |
mù yún qīn shě暮云亲舍 | 亲:父母,亲人;舍:居所。比喻客居他乡,思念亲人。 | 明·康海《王兰卿》第二折:“他那里眼巴巴望不见暮云亲舍,想人生最苦离别,他可也官差不自由。” |
fēng yún wàn biàn风云万变 | 风云:比喻变化动荡的局势。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局势复杂,变化迅速,难以预料。 | 宋·胡宏《题上封寺》:“风云万变一瞬息,红尘奔走真徒劳。” |
xiào zhà fēng yún啸吒风云 | 形容威力极大。同“叱咤风云”。 | |
mèi yún hàn yǔ袂云汗雨 | 形容行人之多。 | 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杂下九》:“张袂成阴,挥汗成雨。” |
yún xíng yǔ shī云行雨施 | 施:施布。比喻广泛施行恩泽。 | 《周易 干》:“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
zhǐ luò yún yān纸落云烟 | 形容落笔轻捷,挥洒自如。 | 晋 潘岳《杨荆州诔》:“翰动若飞,纸落如云。” |
zhuàng qì líng yún壮气凌云 | 豪壮的气概高入云霄。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第六十一回:“杀场临敌处,冲开万马,扫退千军。更忠肝贯日,壮气凌云。” |
yǔ zōng yún jì雨踪云迹 | 比喻男女情好的往事。 | 宋·曾觌《清商怨》词:“清宵寂,香闺隔。好梦难寻,雨踪云迹。忆忆忆。” |
lián yún dié zhàng连云迭嶂 | 连云:与云相连;迭:重叠;嶂:山峰。山峰高耸入云,重叠连绵。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杜少陵》:“‘意欲铲选嶂’。则注云:袁盎曰:‘诸侯欲铲连云迭嶂,而造物夫复如何?’” |
jiǎ dì lián yún甲第连云 | 甲第:原指封侯者的住宅,后泛指贵显的宅第。连云:形容高耸入云。形容宅第的高大。形容富豪显贵的住宅非常之多。 | 唐 崔颢《长安道》:“长安甲第高入云,谁家居住霍将军。” |
yún hé xiǎng yīng云合响应 | 犹言云集响应。 | 宋·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是云合响应之势,而非可安坐而致也。” |
yún chóu hǎi sī云愁海思 | 见“云悲海思”。 | 唐·李白《飞龙引》之一:“骑龙飞上太清家,云愁海思令人嗟。” |
léi bēn yún jué雷奔云谲 | 如雷奔行,如云翻卷。 | 清·梅曾亮《陈拜乡诗序》:“今夫水之归壑也,其未至则澎濞汹涌,雷奔云谲,及至于壑则已矣。” |
yún shù zhī sī云树之思 | 比喻朋友阔别后的相思之情。 | 唐 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
guò yǎn yān yún过眼烟云 | 如同烟云在眼前飘过。比喻身外之物和很快就消失的事物。 | 宋 苏轼《宝绘堂记》:“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去而不复念也。” |
dà hàn wàng yún ní大旱望云霓 | 云霓:下雨的征兆。好象大旱的时候盼望寸水一样。比喻渴望解除困境。 | 《孟子·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
ná yún wò wù拿云握雾 | 比喻待人处世会耍手段。 | 元·关汉卿《单鞭夺槊》第二折:“他有投明弃暗的心,拿云握雾的手。” |
chǔ mèng yún yǔ楚梦云雨 | 楚王梦,云雨情。后比喻男女亲昵。 | 战国 楚 宋玉《高唐赋序》:“……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阴,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
xié yún wò yǔ携云握雨 | 谓男女欢合。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因今宵传言送语,看明日携云握雨。” |
yě hè xián yún野鹤闲云 | 闲:无拘束。飘浮的云,野生的鹤。旧指生活闲散、脱离世事的人。 | 宋·尤袤《全唐诗话》卷六:“州亦难添,诗亦难改,然闲云孤鹤,何天而不可飞。” |
hé qīng yún qìng河清云庆 | 黄河水清,云呈五彩。古人以为太平祥瑞的象征。 | 明·张居正《承天大志纪赞·龙飞纪》:“河清云庆,祥光烛天。” |
bō wěi yún jí波委云集 | 委:堆积。如波浪之相积,云层聚集。比喻众物聚集在一处。 | 唐·刘知畿《史通·杂述》:“虽复门千户万,波委云集,而言皆琐碎,事必丛残。” |
yì xìng yún fēi逸兴云飞 | 指超逸豪放的意兴勃发飞扬。 | 语出唐王勃《滕王阁序》:“遥襟俯畅,逸兴遄飞。” |
fēng cóng hǔ,yún cóng lóng风从虎,云从龙 | 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 | 《周易 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
tiān jī yún jǐn天机云锦 | 天机:天上的织机。云锦:丝织物名,锦丝瑰丽如云彩。天上织出的丝锦。比喻诗文华美精妙,浑成自然。 | 宋·张炎《词源·杂论》:“采唐诗融化如自己者,乃其所长,以白石骚雅句法润色之,真天机云锦也。” |
liè shí chuān yún裂石穿云 | 震开山石,透过云霄。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 宋 陆游《黄鹤楼》:“平生最喜听长笛,裂石穿云何处吹。” |
fēng yún biàn sè风云变色 | 风云:比喻变幻的局势。比喻局势变化大。 | 唐·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瞾檄》:“喑鸣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 |
bái yún gū fēi白云孤飞 | 比喻客居他乡,思念父母。 | 《旧唐书 狄仁杰传》:“其亲在河阳别业,仁杰赴并州,登太行山,南望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所居,在此云下。’瞻望伫立久之。云移乃行。” |
liáo yún bō yǔ撩云拨雨 | 指人调弄风情。 | 明 徐复祚《投梭记 折齿》:“只亏你撩云拨雨不胡颜,我自有偷香手段,窃玉机关。” |
yún qī yǔ yuē云期雨约 | 见“云期雨信”。 | 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四折“但则要捉对儿云期雨约,便是俺师徒每全真了道。” |
fú yún yì rì浮云翳日 | 浮云:漂浮在空中的云;翳:遮蔽。浮云遮住太阳。比喻奸佞之徒蒙蔽君主的光明,但时间不会太长。 | 汉·孔融诗:“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 |
yún tún yǔ jí云屯雨集 | 形容众多的人聚集在一起。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回:“贼兵云屯雨集,围定城池,布军与战不利。” |
fú yún fù guì浮云富贵 | 浮云:飘浮的云彩。把富贵看成飘浮的云彩。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 《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qīng yún dú bù青云独步 | 喻人的地位或学问无与伦比。 | 《白雪遗音·八角鼓·才郎夜读书》:“发悬梁,锥刺股;如囊萤,雪当烛。必不叫尔自辛苦。到后来,才得这万里鹏程,青云独步。” |
xiāng pàn yún ní相判云泥 | 判:分辨。形容差别很大,有天地之别。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63回:“只因先君见背太早,耳少正训,遂至今日与世兄相判云泥。” |
rú zuò yún wù如坐云雾 | 象坐在云里雾里。比喻头脑糊涂,不能辨析事理。 |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及有凶吉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 |
chóu yún cǎn dàn愁云惨淡 | 惨淡:暗淡。原指阴沉沉的云层遮得天色暗淡无光。也用以形容使人感到忧愁、压抑的景象或气氛。 | 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翰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wò wù téng yún握雾拏云 | 驾驭云雾。意谓善于掌握戎机。 | 元·无名氏《连环记》第一折:“这其间多亏了张子房说地谈天口,韩元帅握雾拏云手。” |
píng bù dēng yún平步登云 | 平步:平地迈步。比喻一下子就达到很高的地位或境界。 | 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假虎威古玩流殃》:“得了个官……这便是平步登云,落了好处了。” |
yún tún xí juàn云屯席卷 | 见“云屯席卷”。 | 清·陈梦雷《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云屯席卷,兼拟靖鲸鲵于鲛穴;可怜仳离琐尾,大都内地残黎。” |
fēng liú yún sà风流云散 | 轻风流动;云彩散开。比喻经常在一起的人;一时间四下分离;散走各方。也比喻作品的散轶。 | 汉 王粲《赠蔡子笃》诗:“风流云散,一别如雨。” |
yún bù yǔ rùn云布雨润 | 比喻教化远播。 | 《宋书·夷蛮传·诃罗驼国》:“敷演正法,云布雨润。” |
yóu yún yóu yǔ殢云尤雨 | 喻男女之间的缠绵欢爱。 | 北宋·柳永《浪淘沙慢》词:“殢云尤雨,有万般千种,相怜相惜。” |
xīng yún bù yǔ兴云布雨 | 兴:兴起。兴起云彩,布下雨。比喻神魔鬼怪神通广大。 | 明·无名氏《南极登山》第二折:“小圣东海龙神是也,奉上帝敕令,管领着江河淮济,溪洞潭渊,兴云布雨,降福消灾,济渡众生。” |
yún bēi hǎi sī云悲海思 | 如云似海的愁思。 | 《梁书·豫章王综传》:“窥明镜,罢容色,云悲海思徒揜抑。” |
yún ní zhī bié云泥之别 | 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矫慎》:“仲彦足下,勤处隐约,虽乘云行泥,栖宿不同。” |
zhuō fēng yuè yún拏风跃云 | 比喻气概雄伟。 | 明·宋濂《凤阳陈方氏赠二代碑铭》:“当时元夫志士,无不拏风跃云,吐阳嘘阴,致身于九霄之上。” |
pàn ruò yún ní判若云泥 | 高低差别就象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那样悬殊。 | 唐·杜甫《送韦书记赴西安》诗:“夫子歘通贵,云泥相望悬。” |
wù jí yún hé雾集云合 | 形容众多的事物聚集在一起。 | 《晋书·舆服志序》:“张曜日之灵旄,骈罗列布,雾集云合者也。” |
chōng yún pò wù冲云破雾 | 冲破云层,突破迷雾。比喻突破重重障碍和困难。 | |
yún qū wù fù云趋鹜赴 | 比喻从四方奔赴而至。 | 清·魏源《淮北票盐志叙》:“夫票盐售价不及纲盐之半,而纲商岸悬课绌,票商云趋鹜赴者,何哉?” |
yún yǔ gāo táng云雨高唐 | 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 | 明·张景《飞丸记·坚持雅操》:“云雨高唐无心梦,良缘自挫甘磨弄。” |
yún chuāng yuè zhàng云窗月帐 | 犹言云窗月户。 | 明·高启《夜闻吴女诵经》诗:“云窗月帐散花多,闲读金经夜若何!” |
chūn shù mù yún春树暮云 | 仰慕、怀念友人。 | 唐 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
bīng xiāo yún sàn冰消云散 | 比喻事物消失瓦解。 | 续范亭《三年不言之言》:“我看当时的情况,好象阎长官满肚子的勇气,被郭宗汾的这一席话,说得冰消云散了。” |
wò wù ná yún握雾拿云 | 拿云:能上云霄。驾驭云雾。形容善于掌握戎机,本领高强。 | 元·无名氏《连环记》第一折:“这其间多亏了张子房说地谈天口,韩元帅握雾拿云手。” |
wū yún chǔ yǔ巫云楚雨 | 犹巫山云雨。 | 清·孔尚任《桃花扇·题画》:“地北天南蓬转,巫云楚雨丝牵。” |
wù xīng yún yǒng雾兴云涌 | 见“雾起云涌”。 | 梁启超《翠报叙》:“军兴以后,齐州学者,渐知以识时务,知四国为学中第一义,于是报馆雾兴云涌。” |
bō hài yún zhǔ波骇云属 | 犹波属云委。比喻连续不断,层见迭出。 | 《北齐书 文苑传序》:“至夫游夏以文词擅美,颜回则庶几将圣,屈宋所以后尘,卿云未能辍简。于是辞人才子,波骇云属。” |
xīng yún zuò wù兴云作雾 | 兴:兴起。兴起云彩,掀起雾气。比喻神魔鬼怪法术高明。 | 明·杨慎《洞天玄记》第三折:“量那道人,有甚么神通,不如展吾兴云作雾之机,涌浪翻波之智。” |
yún jí jǐng fù云集景附 | 见“云集景从”。 | 汪东《正明夷〈法国革命史论〉》:“中国若革命必行蜂起之策,一省倡仪,各方响应,云集景附,势必大强于法。” |
yún kāi rì chū云开日出 | 拔开云雾,见到太阳。比喻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已经到来。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文准禅师》:“云开日出,水绿山青。” |
fēng xīng yún zhēng风兴云蒸 | 蒸:上升。大风刮起,乌云蒸腾。比喻事物迅速兴起,声势浩大。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传》:“风兴云蒸,一龙一蛇与道翱翔,与时变化,夫岂守一节哉?” |
yún tún biāo sàn云屯飙散 | 聚集如云,分散如风。形容来往迅疾。 | 严复《原强》:“骑射驰骋,云屯飙散。” |
liè shí liú yún裂石流云 | 流:往来无定或转运不停。裂开山石,震动云霄。形容声音高昂响亮。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3回:“唱出一句来,端的有落尘绕梁之声,裂石流云之响。” |
bō yún jué shí拏云攫石 | 形容古树干高耸云霄、根盘曲石隙之雄姿。 |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厅前多古树,有拏云攫石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