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bái fàn qīng chú白饭青刍 | 白饭供客,青草喂马。比喻主人招待周到。 | |
diān dǎo hēi bái颠倒黑白 | 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故意歪曲事实;混淆是非。 |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九章 怀沙》:“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 |
bái shǒu wú chéng白首无成 | 白首:白头,指年老。头发白了,一事无成。指到老没有成就。 | 宋·陆游《谢钱参政启》:“名场蹭蹬,几白首以无成,宦海漂流,顾青衫而自笑。” |
zuǐ qīng shé bái嘴清舌白 | 谓话说得明确清楚。 | 茅盾《子夜》八:“连这毛丫头也来放肆了……想烫坏我么?料想她也不敢,还不是有人在背后指使么?你给我一句嘴清舌白的回话。” |
bái yú chì wū白鱼赤乌 | 为祥瑞之兆。 | 《史记 周本纪》:“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既渡,有火自上复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赤,其声魄云。” |
zào bái gōu fēn皂白沟分 | 皂:黑。比喻界限非常分明。 |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述而篇四》:此是圣学极至处,亦是圣学、异端皂白沟分处。 |
bái háo zhī cì白毫之赐 | 白毫:佛家称如来的32相之一。指供养僧徒之物。 | 《佛藏经·了戒品》:“随顺法行,于白毫相百千亿分,不尽其一。” |
bù wèn qīng hóng zào bái不问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何况这回巡捕做了原告,自然不问青红皂白,要惩办被告了。” |
tuō bái guà lǜ脱白挂绿 | 脱去白衣,换上绿袍。谓初登仕途。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今幸已脱白挂绿,何不且到丈人家里,与他们欢庆一番。” |
dà bái yú tiān xià大白于天下 | 大白:彻底明白,完全清楚;天下:全国。使全国的人都知道事情的真相。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19回:“吾辈救国护法之初衷,将无以大白于天下,而佥壬假借,得以自便私图。” |
jīng bái zhī xīn精白之心 | 精白:精纯洁白。指纯洁的心。 | 汉·桓宽《盐铁论·讼贤》:“二公怀精白之心,行忠正之道。” |
bái jiá qīng shān白帢青衫 | 旧时士人的服装。亦借指尚未取得功名的士人。同“白袷蓝衫”。 | 宋 谢翱《送袁太初归剡原》诗:“风帆送客到夷州,白帢青衫谈不朽。” |
bái sǒu huáng tóng白叟黄童 | 白头发的老人和黄头发的孩子。泛指老老少少。 | 明 无名氏《衣锦还乡》第四折:“仰赖圣德仁慈,白叟黄童,焚香顶礼,俺永享快乐也。” |
bái tóu zhī tàn白头之叹 | 指妇女被遗弃而作晚景凄凉之叹。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此身皆托于足下,勿以他日见弃,使妾有白头之叹。” |
bù qīng bù bái不清不白 | 不明白,不清楚。形容关系暧昧。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0回:“所以设下这个毒法儿,要把我拉在浑水里,弄一个不清不白的名儿,也未可知。” |
bái fà xiāng shǒu白发相守 | 白头:头发白。指夫妻相爱相守一直到老 |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七卷:“但小女无瑕之玉被汝点破,端期白发相守,慎毋见弃可也。” |
yǐ hēi wéi bái以黑为白 | 谓颠倒是非。 | 《吕氏春秋·应同》:“父虽亲,以黑为白,子不能从。” |
bái shān hēi shuǐ白山黑水 | 长白山和黑龙江。泛指我国东北地区。 | 《金史 世纪序》:“生女直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 |
hùn zào hēi bái混造黑白 | 故意颠倒黑白,制造混乱。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回:“人之多言,亦可畏也。倘有混造黑白之人,那时妹子求死不得。” |
hēi tiān bái rì黑天白日 | 白天和黑夜;整日整夜。 |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五:“工作队和农工会,黑天白日,川流不息地有人看望。” |
bái wǎng hēi lái白往黑来 | 比喻变化极大。 | 《列子·说符》:“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
yǐ bái wéi hēi以白为黑 | 谓颠倒是非。 | 《吕氏春秋·应同》:“故君虽尊,以白为黑,臣不能听。” |
wū bái mǎ jiǎo乌白马角 | 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 南朝 宋 鲍照《代白紵舞歌辞》:“思君厚德委入山,洁诚洗志期暮年,乌白马角宁足言。” |
pàn ruò hēi bái判若黑白 | 判:区别。像黑的与白的那样明显区分。形容界限分明。 | 清·方苞《书祭裴太常文后》:“夫文之高下雅俗,判若黑白。” |
bái wǎng hēi guī白往黑归 | 比喻只看表面不看本质。 | |
fěn bái dài hēi粉白黛黑 | 粉白:在脸上搽粉,使脸更白;黛黑:画眉毛,使眉毛更黑。泛指女子的妆饰。 |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周穆王》:“衣阿锡,曳齐纨,粉白黛黑,佩玉环杂。” |
wū tóu bái mǎ shēng jiǎo乌头白马生角 | 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 《史记·刺客列传》:“乌头白,马生角,乃许耳。” |
bù wèn zào bái不问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郁达夫《沉沦》五:“太阳已经起来了。他不问皂白,一直的往东走去。” |
bái jū kōng gǔ白驹空谷 | 白驹:白色骏马,比喻贤能者。比喻贤能之人在野而不能出仕。后也比喻贤能者出仕而谷空。 | 《诗经 小雅 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 |
bái máo huáng yuè白旄黄钺 | 比喻有关征战的事。 | 《尚书 牧誓》:“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 |
bái jū guò xì白驹过隙 | 白驹:白色的少壮马;喻指太阳;过隙:经过缝隙。白色的骏马飞快地驰过缝隙。现指日影在缝隙前一扫而过。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易逝。 | 先秦 庄周《庄子 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
guò xī bái jū过隙白驹 | 隙:空隙;白驹:原指白马,后比喻日影。比喻时光像骏马一样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 | 《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卻,忽然而已。” |
chōu qīng pèi bái抽青配白 | 以青配白,比喻以对偶为专长。 | 金·元好问《送诗人秦略简夫妇……》诗:“昨朝见君临水句,乃知抽青配白非诗人。” |
yǐ bái dǐ qīng以白诋青 | 以白色诋毁青色。比喻用自以为是的偏见去否定别人。 |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五:“宁藏拙而不为则可,若护其所短,而反讥人之所长,则不可。所谓以宫笑角,以白诋青者,谓之陋儒。” |
kōng gǔ bái jū空谷白驹 | 驹:小壮的马。很好的一匹折马,却放在山谷里不用。比喻不能任用贤能。 | 《诗经 小雅 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 |
bái miàn shū láng白面书郎 | 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 唐 白居易《重过秘书旧房因题长句》:“昔为白面书郎去,今作苍颜赞善来。” |
bái fà láng guān白发郎官 | 指直到年老也没晋升的人。 | 东汉·班固《汉武故事》:“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故老于郎署。” |
bái shǒu wéi láng白首为郎 | 慨叹虽有才能而至老不遇。 | 《汉武故事》载:武帝尝至郎署,见郎官颜驷“须鬓皓白,衣服不整”。武帝问他:“何时为郎?”答道:“以文帝时为郎。”武帝又问为什么“老而不遇”?他回答说:“文帝好文而臣尚武,景帝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 |
dōng fāng jiāng bái东方将白 | 天将破晓。 | |
yáng chūn bái xuě阳春白雪 |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 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 |
é chā bái lài恶叉白赖 | 耍无赖,无理取闹。 | 元·马致远《青衫泪》:“更待要秦楼夜金钗客,索甚么恶叉白赖,闹了洛阳街。” |
bái huà bā gǔ白话八股 | 用白话写的类似旧时八股式的文章。比喻指应命而写的刻板文章。 | 鲁迅《南腔北调 “论语一年”》:“ 说是《论语》办到一年了,语堂先生命令我做文章。这实在好像出了‘《学而》一章’的题目,叫我做一篇白话八股一样。” |
bái wū hán mén白屋寒门 | 白屋:用白茅草盖的屋;寒门:清贫人家。泛指贫士的住屋。形容出身贫寒。 | 元 高文秀《琗范叔》第三折:“未亨通,遭穷困,身居在白屋寒门。” |
bái shǒu rú xīn,qīng gài rú gù白首如新,倾盖如故 | 白首:老年;倾盖:停车,初见。有人相识到老还是不怎么了解,有人初次见面却一见如故。 | 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古人有言曰:‘白首如新,倾盖如故。’言以身托人,必择所安。” |
cāng yán bái fà苍颜白发 | 颜:容颜。面容苍老,满头白发。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
bái shǒu qí méi白首齐眉 | 夫妻到老相敬爱。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邹夫人白首齐眉,然晚岁丧明,家计亦薄。” |
bái shǒu běi miàn白首北面 | 北面:古以南面为尊,北面为卑,此指学生敬师之礼。谓年老犹拜师受业。 | 隋 王通《中说 立命》:“琼曰:‘夫子十五为人师焉,陈留王孝逸,先达之傲者也,然白首北面,岂以年乎?琼闻之,德不在年,道不在位。’” |
bái yù wú xiá白玉无瑕 | 瑕:玉上的赤色斑点。洁白的美玉上没有一点疵斑。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吉州福寿和尚》:“问:‘不曾博览空王教略,借玄机试道看。’师曰:‘白玉无瑕,卞和刖足。’” |
bái bì wēi xiá白璧微瑕 | 璧:中间有孔的扁圆形玉器;瑕:玉上的斑点。洁白的玉上的小斑点。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的不足之处;美中不足。 | 南朝 梁 萧统《<陶渊明集>序》:“白璧微瑕,惟在《闲情》一赋。” |
bái yù wēi xiá白玉微瑕 | 白玉上的小斑点。比喻有些小缺点,美中不足。 | 唐 吴兢《贞观政要 公平》:“君子小过,盖白玉之微瑕;小人小善,乃铅刀之一割。” |
píng bái wú gù平白无故 | 平白:凭空;故:缘故;原因。没有道理;没有原因。 |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平白无故的生出这等毒计。” |
liǎng bìn bān bái两鬓斑白 | 两边鬓角头发花白。形容年老或操劳过度。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三章:“他关住门,立在脚地上,低倾下两鬓斑白的头颅,开始沉重地思考这新的使命。” |
zhī bái shǒu rǔ知白守辱 | 知白:明辨是非。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暧昧。 |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下》:“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 |
qīng yǎn bái yǎn青眼白眼 | 青眼:正视的眼光;白眼:斜视的眼光。形容用不同的眼光看待自己好恶的人。 | 唐·房玄龄《晋书·阮籍传》:“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择而退。喜弟康闻之,乃筴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
tǎn bái cóng kuān,kàng jù cóng yán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 坦白:无隐瞒。如实交待自己的罪行,抵抗会得到严肃处理。 | 毛泽东《关于“三反”“五反”的斗争》:“多数从宽,少数从严;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
zhōng guàn bái rì忠贯白日 | 贯:贯通。忠诚之心可以贯通白日。形容忠诚无比。亦作“忠心贯日”。 | 《宣和书谱·颜真卿》:“惟其忠贯白日,识高天下,故精神见于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 |
bái hóng guàn rì白虹贯日 | 虹:这里指的是“晕”(yùn);即日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形成的光圈;贯:穿。古人迷信;认为这种异常的天象;是天变将发的征兆;将有不平常的事件发生。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四》:“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
fěn bái mò hēi粉白墨黑 | 以粉傅面、以黛画眉。谓女子修饰容颜。同“粉白黛黑”。 | 《战国策 楚策三》:“彼郑周之女,粉白墨黑,立于衢闾非知而见之者,以为神。” |
hēi bái hùn xiáo黑白混淆 | 把黑的说成白的,将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故意颠倒是非,制造混乱。 | 《后汉书·杨震传》:“白黑溷淆,清浊同源。” |
bái hēi fēn míng白黑分明 | 比喻是非分得清楚。 | 东汉 班固《汉书 薛宣传》:“所贬退称进,白黑分明,由是知名。” |
huái huáng wò bái怀黄握白 | 谓携带着钱财。黄,指黄金;白,指白银。 | 晋·葛洪《抱朴子·勉学》:“于是莫不蒙尘触雨,戴霜履冰,怀黄握白,提清挈肥,以赴邪径之近易,规朝种而暮获矣。” |
huáng tóng bái diān黄童白颠 | 见“黄童白叟”。 | 明·袁宏道《邑钱侯直指疏荐序》:“夫今之黄童白颠,犹昔氓也。” |
qīng sī bái mǎ青丝白马 | 南朝梁普通年间,“有童谣曰:‘青丝白马寿阳来。’”其后侯景作乱,乘白马以青丝为缰,兵皆青衣,从寿春进军建康。见《梁书·侯景传》、《隋书·五行志上》。后因以“青丝白马”指作乱的人。 | 南朝·梁·普通年间,“有童谣曰:‘青丝白马寿阳来。’”其后侯景作乱,乘白马以青丝为缰,兵皆青衣,从寿春进军建康。见《梁书·侯景传》、《隋书·五行志上》。 |
bái yī tiān shǐ白衣天使 | 指护士。 | 海岩《堕落人间》:“既然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在救死扶伤时要以二十块钱和一瓶酸奶为前提,既然这一切……” |
hóng kǒu bái yá红口白牙 | 指一口咬定或指某句话确实说过。 | 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第56回:“红口白牙,吃了东西,要甜的不敢给咸的,要辣的不敢给酸的,吃完了不给钱?” |
wú xiá bái yù无瑕白玉 | 瑕:玉上的赤色斑点。洁白的美玉上没有一点疵斑。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 | 清·孔尚任《桃花扇·奇扇》:“得保住这无瑕白玉身,免不得揉碎如花貌。” |
bù fēn qīng béi不分青白 | 指不分黑白,不辨是非。 | 见“不分皂白”。 |
bái tóu xié lǎo白头偕老 | 白头:指头发全白了;偕:共同;老:老年。夫妻共同生活到头发白了的老年。 | 清 沈复《浮生六记 闺房记乐》:“独怪老年夫妇相视如仇者,不知何意?或曰:‘非如是,焉得白头偕老哉!” |
hēi jiā bái rì黑家白日 | 不分昼夜,整天整夜。 | 《红楼梦》第三八回:“贾母笑道:‘明日叫你黑家白日跟着我,我倒常笑笑儿,也不许你回屋里去。’” |
shuō bái dào lǜ说白道绿 | 说长道短,信口雌黄。比喻对人对事任意评论。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1回:“正在那里张家长、李家短,说白道绿。” |
bái xuě ái ái白雪皑皑 | 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 冰心《再寄小读者》:“白雪皑皑,山顶上悬着一钩淡黄色的新月。” |
zhù hóng què bái驻红却白 | 谓保持青春,延迟衰老。红,红颜;白,白首。 | |
bái rì qīng tiān白日青天 | 白天。表示强调。 | 宋 杨万里《题太和宰卓士直寄新刻〈山谷快阁诗真迹〉》诗:“太史留题快阁诗,旧碑未必是真题。六丁搜出严家墨,白日青天横紫蜺。” |
míng bái liǎo dàng明白了当 | 形容说话或做事干净利落。 | |
bái yún qīng shè白云青舍 | 比喻在异乡思念亲人。 | |
bái qià qīng shān白恰青衫 | 白恰:尖顶无檐的白布帽;青衫:青色袍衫。指没有取得功名的士人。 | 宋·谢翱《送袁太初归剡原》:“风帆送客到夷州,白恰青衫谈不朽。” |
xiōng huái tǎn bái胸怀坦白 | 坦白:坦率。形容心地纯洁,待人诚恳,光明正大。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8回:“到任之后,会见大先生胸怀坦白,言语爽利,这些秀才们,本不来会的,也要来会会,人人自以为得明师。” |
píng bái wú gù凭白无故 | 犹言无缘无故。 | 高缨《达吉和她的父亲》:“后来他走过来问我叫甚么名字,我不理他,为什么凭白无故问名字呢?” |
yún zhōng bái hè云中白鹤 | 象云彩中的白鹤一般。比喻志行高洁的人。 | 《三国志·魏志·邴原传》裴松之注引《原别传》:“邴君所谓云中白鹤,非鹑鷃之网所能罗矣。” |
qīng hóng zào bái青红皂白 | 皂:黑色。各种深浅不同的颜色。指不同颜色。喻指事情的是非曲直。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6卷:“州官得过了贿赂,那管青红皂白,竟断道:‘夏家欠林家二千两。’” |
cāng bái wú lì苍白无力 | 苍白:灰白。形容贫弱无力。 | 朱自清《历史的战斗中》:“那拥抱过去的人虽不一定‘苍白无力’,那也不免外强中干。” |
bái rì xiù yī白日绣衣 | 绣:用丝茸或丝线在布上刺成花纹图案。比喻富贵后还乡,向乡亲们夸耀 | 汉 应劭《风俗通 怪神 世间多有伐木血出以为怪者》:“(张辽)以二千石之尊过乡里,荐祝祖考,白日绣衣,荣羡如此。” |
bái shān zài niè,yǔ zhī jù hēi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 涅:黑土。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自然变黑。比喻好人处在坏的环境里,也会逐渐变坏。 |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
bái hēi bù fēn白黑不分 | 比喻清浊混乱,是非不明。 | 东汉 班固《汉书 刘向传》:“今贤不肖浑淆,白黑不分,邪正杂糅,忠谗并进。” |
fú yī dà bái浮一大白 | 浮:违反酒令被罚饮酒;白:罚酒用的酒杯。原指罚饮一大杯酒。后指满饮一大杯酒。 | 汉·刘向《说苑·善说》:“魏文侯与大夫饮酒,使公乘不仁为觞政,曰:‘饮不釂者,浮以大白。’” |
bái yú dēng zhōu白鱼登舟 | 为殷亡周兴之兆。同“白鱼入舟”。 | 《汉书 终军传》:“盖六鶂退飞,逆也;白鱼登舟,顺也。”颜师古注引臣瓒曰:“谓武王伐殷而鱼入王舟,象征而必获,故曰顺也。” |
hēi bái fēn míng黑白分明 | 黑、白:黑白两种颜色;明:清楚。黑白两色分得很清。比喻对是非好坏分得非常清楚。 | 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保位权》:“黑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 |
hùn xiáo hēi bái混淆黑白 | 混淆:混杂不清;使界限模糊。把黑的白的故意搅在一起。指有意制造混乱以颠倒是非。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震传》:“白黑溷淆,清浊同源。” |
yī chàng xióng jī tiān xià bái一唱雄鸡天下白 | 公鸡一叫,天就亮了。形容东方破晓,长夜宣告结束。指真相大白。 | 唐·李贺《致酒行》:“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鸣呃。” |
bái jiá lán shān白袷蓝衫 | 旧时士人的服装。亦借指尚未取得功名的士人。 | 清 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回:“大抵青天碧海,不少峨眉见嫉之伤;谁知白袷蓝衫,亦多鼠思难言之痛。” |
bái hè liàng chì白鹤晾翅 | 太极拳的一个拳式,动作像站定的白鹤张开翅膀晾着 | |
pī hóng pàn bái批红判白 | 批:削;判:分开;红、白:指花卉。嫁接花木。 | 宋·李格非《洛阳名园记·李氏仁丰园》:“今洛阳良工巧匠,批红判白,接以他木,与造化争妙,故岁岁益奇。” |
shuō bái dào hēi说白道黑 | 见“说白道绿”。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8回:“小肉儿,还恁说白道黑,他一个佛家之子,你也消受不得他这个问讯。” |
hēi bái bù fēn黑白不分 | 黑白:黑色和白色,比喻是非、善恶。把黑的说成白的,将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故意颠倒是非,制造混乱。 | 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可惜一个卖土委员的调查,一个小毛的申明,把事情弄得黑白不分了。” |
hēi niú bái jiǎo黑牛白角 | 形容办事一定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解老》:“詹何坐,弟子侍,有牛鸣于门外。” |
páng méi bái fà庞眉白发 | 庞:通“尨”,杂色。眉毛头发都已花白。形容老人相貌。 | 汉 张衡《思玄赋》:“尉尨眉而郎潜兮。”李善注引《汉武故事》:“颜驷,不知何许人,汉文帝时为郎。至武帝尝辇过郎署,见驷尨眉皓发。” |
zhī bái shǒu hēi织白守黑 | 意思是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暗昧,如无所见。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 | |
fù liè táo bái富埒陶白 | 比喻极富有。 | 南朝·梁·刘峻《广绝交论》:“富埒陶白,赀巨程罗,山擅铜陵,家藏金穴。” |
shù huáng dào bái数黄道白 | 见“数黄道黑”。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4卷:“第一件一张花嘴,数黄道白,指东话西,专一在官宦人家打蜇,那女眷们没一个不被他哄得投机的。” |
huáng máo bái wěi黄茅白苇 | 连片生长的黄色茅草或白色芦苇。形容齐一而单调的情景。 | 宋·苏轼《答张文潜书》:“惟荒瘠斥卤之地,弥望皆黄茅白苇,此则王氏之同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