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论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论的成语
成语 解释 出处
zhī rén lùn shì知人论世原指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现也指鉴别人物的好坏,议论世事的得失。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wēi yán dǎng lùn危言谠论危:高耸的样子;谠:正直。指正直的言论。宋·王安石《答孙元规大资书》:“伏惟阁下危言谠论,流风善政,简在天子之心,而讽于士大夫之口,名声之盛,位势之尊,不宜以细故苟自贬损。”
wēi yán gāo lùn危言高论正直而不同凡响的言论。东汉·班固《汉书·息夫躬传》:“初,躬待诏,数危言高论,自恐遭害,著绝命辞。”
tán tiān lùn dì谈天论地谈论天文地理。形容博学多识。元·无名氏《符金锭》第二折:“俺门中未有三千客出来的谈天论地胸卷江淮。”
lùn cháng dào duǎn论长道短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两个商议定了,一对儿论长道短。”
yū kuò zhī lùn迂阔之论远而不切实际的谈论。东汉·班固《答宾戏》:“彼岂乐为迂阔哉。”
zhēng duǎn lùn cháng争短论长犹争长竞短。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当下一边是落难之际,一边是富厚之家,并不消争短论长,已自一说一中。”
tóng rì ér lùn同日而论犹言相提并论。西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
lùn huáng shù bái论黄数白①谓任意评论是非好坏。②点了黄金又数白银。极言财富之多。明·丘濬《投笔记·投笔空回》:“笑弩骀言不逊,论黄数白不堪听。”
yì lùn fēn yún议论纷纭形容意见不一,议论很多。语出《后汉书 袁绍传》:“是以远近狐疑,议论纷错者也。”
xū lùn gāo yì虚论高议不切实际,高妙空洞的议论。亦作“高谈虚论”。《六韬·上贤》:“博闻辩辞,虚论高议以为容美,穷居静处而诽时俗,此奸人也。”
fàng yán gāo lùn放言高论谓毫无顾忌地大发议论。宋·苏轼《荀卿论》:“尝读《孔子世家》,观其言语文章,循循莫不有规矩,不敢放言高论。”
lùn qiān lùn wàn论千论万指成千上万,数量极多。元 刘君锡《来生债》第二折:“爹家里论千论万满箱满柜无数的银子。”
zhí yī ér lùn执一而论执一:固执一义,不知变通。只抓住一点或一个方面就进行评论。清·钱泳《履园丛话·水学·三江》:“大凡治事必需通观全局,不可执一而论。”
gāo tán qīng lùn高谭清论谭:同“谈”。高妙清正而空泛不实的言谈。《东观汉记·赵勤传》:“到叶见霸,不问县事,但高谭清论,以激励之。”
wēi yán hé lùn危言覈论正直而翔实的言论。
miàn zhēng tíng lùn面争庭论同“面折庭争”。宋·欧阳修《上范司谏书》:“他日闻有立天子陛下,直辞正色,面争庭论者,必范君也。”
héng duǎn lùn cháng衡短论长比较、评定事物的优劣。清·章学诚《文史通义·申郑》:“末学肤受,本无定事物的优劣。而抑扬其间,妄相拟议,遂与比类纂辑之业同年而语,而衡短论长,岑楼寸木且有不敌之势也,岂不诬哉?”
shù hēi lùn bái数黑论白见“数黑论黄”。明·康海《中山狼》第二折:“非是俺巧言令色,素与您数黑论白。”
shǔ duǎn lùn cháng数短论长犹言说长道短,说三道四。明 无名氏《九宫八卦阵》第三折:“我当初梁山要强,受不的闲言剩语,数短论长。”
cún ér bù lùn存而不论存:保留;论:讨论。把问题保留起来;暂不加论述或讨论。庄周《庄子 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
ěr shí zhī lùn耳食之论形容听来的没有确凿根据的言论。亦作“耳食之谈”、“耳食之言”、“耳食之见”、“耳食之学”。西汉·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序》:“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bàn bù lún yǔ半部论语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七卷:“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chí píng zhī lùn持平之论持平:保持公正;没有偏向。公正的议论或调和折中的言论。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如是我闻二》:“先师刘文正公曰:‘神仙必有,然必非今之卖药道士;佛菩萨必有,然必非今之说法禅僧。’斯其持平之论矣。”
gé shā bù lùn格杀不论格:打;格杀:打死;不论:不论罪。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后汉书·刘盆子传》:“皆可格杀。”
gé shā wú lùn格杀无论见“格杀勿论”。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三章第三节:“清政府以‘格杀无论’对付人民,人民也以‘格杀无论’对待卖国贼。”
gé shā fú lùn格杀弗论见“格杀勿论”。清·夏燮《中西纪事·粤民义师》:“洋人入其界者,登时格杀弗论。”
píng tóu lùn zú评头论足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现也比喻任意挑剔。清 黄小配《大马扁》第四回:“那全副精神又注在各妓,那个好颜色,那个好态度,评头品足。”
yì lùn fēng qǐ议论蜂起蜂起:指很多人或事物如群蜂飞舞。种种议论像蜜蜂一样涌现出来。宋·陈亮《又乙巳春(答朱元晦秘书熹)书》:“秘书与叔昌子约书,乃言‘诸贤死后,议论蜂起’。有独力不能支之意。”
bù gēn zhī lùn不根之论根:根据;论:言论。没有根据的言论。《汉书 严助传》:“朔、皋不根持论,上颇俳优畜之。
zhì zhī fú lùn置之弗论置:放着;之:代词。放在那儿不管。鲁迅《无常》:“鬼神之事,难言之矣,这也只得姑且置之弗论了。”
yǐ kuài yán lùn以快言论以:目的连词;快:使痛快。使言论痛快。清·刘开《问说》:“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
zūn jiǔ lùn wén尊酒论文尊:通“樽”,古代盛酒器。一边喝酒,一边议论文章。明·无名氏《渭塘奇遇》第一折:“每常四方贤客,有往来者,我常会于宅第,尊酒论文。”
yào ér lùn zhī要而论之犹言要而言之。概括地说,简单地说。《天讨 豕韦之裔〈普告汉人〉》:“要而论之,满人之人中国也,据其土地山河,窃棋子女玉帛……固古人所谓倒行逆施者矣。”
tán gǔ lùn jīn谈古论今从古到今无所不谈,无不评论。元 张可久《端正好 渔乐》:“人间开口笑樵渔,会谈今论古。”
chǐ yá yú lùn齿牙余论微末的赞扬言辞。比喻不费力的奖励的话。《南史·谢眺传》:“士子声名未立,应共奖成,无惜齿牙余论。”
jiǎng gǔ lùn jīn讲古论今谈论古今事情,形容话题广泛。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钱青见那先生学问平常,故意谭天说地,讲古论今,惊得先生一字俱无。”
bēi zhī wú shèn gāo lùn卑之无甚高论表示只就浅易的说,没有什么过高难行的意见。东汉 班固《汉书 张释之传》:“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行也。’”
wù lùn fèi téng物论沸腾沸腾:水涌起的样子。议论纷纷,指舆论强烈。宋·苏舜钦《诣匦疏·景祐五年》:“降麻之后,物论沸腾,故疾缠其身,灾仍于国。”
zhēng duō lùn shǎo争多论少为得到的多少而争吵。形容斤斤计较。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五:“昔日公公原分付莫要分开,还是二位伯伯总管在那里,扶持小儿女大了,但凭胡乱分些便罢,决不敢争多竞少。”
lùn gōng shòu shǎng论功受赏评定功劳,接受赏赐。宋·王禹偁《刻石为丘行恭赞序》:“奋匹夫之命,轻若鸿毛,救万乘之尊,急于虎口,论功受赏,我无愧焉。”
jì gāng rén lún纪纲人论纪纲:纲法,制度。人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行为准则。封建社会中应遵守的法度纲常、行为准则。《汉书·武帝纪》:“二千石官长纪纲人伦,将何以佐朕烛幽隐,劝元元,厉蒸庶,崇乡党之训哉?”
lùn duǎn dào cháng论短道长见“论长说短”。欧阳山《苦斗》:“当着众人也对她评头品足,论短道长起来。”
hóng yán gāo lùn闳言高论见“闳言崇议”。宋·欧阳修《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书》:“故其间钜人硕德闳言高论流铄前后者,恃其所载之在文也。”
zhì zhī bù lùn置之不论置:放着;之:代词。放在那儿不管。鲁迅《文艺和革命》:“这之前,有时恐怕也有青年潜入宣传,工人起来暗助,但这些人们大抵已经死掉,或则无从查考了,置之不论。”
lùn gōng xíng fēng论功行封评定功劳之大小给予封赏。《史记·萧相国世家》:“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
lùn gōng fēng shǎng论功封赏论:按照。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晋书 石季龙传上》:“季龙入辽宫,论功封赏各有差。”
lùn huáng shǔ hēi论黄数黑数:数落,批评。背后乱加评论,肆意诽谤别人。元 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一折:“你入门来便闹起,有甚的论黄数黑。”
sè yú yán lùn涩于言论形容说话迟钝。《宋书·南郡王义宣传》:“生而舌短,涩于言论。”
shuō cháng lùn duǎn说长论短同“说长道短”。汉·崔瑗《座佑铭》:“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chóng lùn hóng yì崇论宏议崇:高;宏:大。高超的见解和议论。又作“崇论闳议”。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司马相如传》:“必将崇论闳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规。”
yì lùn yīng fā议论英发指崇论弘议,才华横溢。《续传灯录 洪英禅师》:“时会下龙象杂沓,而师议论英发,常倾四座,声名藉甚。”
yòu zuò bié lùn又作别论见“又当别论”。鲁迅《朝花夕拾·五猖会》:“他们既然是五猖,便也无法可想,而且自然也就‘又作别论’了。”又《无常》:“这自然是专就我的故乡而言,若是‘模范县’里的人民,那当然又作别论。”
fú yán xū lùn浮言虚论浮言:没有事实根据的话。浮泛不切实际的言谈论调。宋·叶适《制科》:“当制举之盛时,置学立师,以法相授,浮言虚论,披抉不穷。”
yī huái ér lùn一褱而论见“一概而论”。
chóng lùn gāo yì崇论吰议见“崇论闳议”。
yì lùn fēng shēng议论风生形容谈论广泛、生动而又风趣。宋王暐《道山清话》:“韩持国为人凝严方重,每兄弟聚话,玉汝、子华议论风生,持国未尝有一言。”
mù jié zhī lùn目睫之论比喻肤浅的见解。宋·陈善《扪虱新话·扬子<法言><太玄经>》:“雄作《太玄》以拟《周易》,或者比之吴楚谮王,顾非伪乎,此目睫之论也。”
tán jīn lùn gǔ谈今论古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元 张可久《端正好 渔乐》:“人间开口笑樵渔,会谈今论古。”
bù zhī yǒu hàn,hé lùn wèi jìn不知有汉,何论魏晋不知道有汉朝,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何论魏晋。”
dà fā yì lùn大发议论发:表达,传达。尽情地发表各种意见和评论。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6回:“文琴便扯天扯地的大谈起来,一会儿大发议论,一会儿又竭力恭维。”
gài guān dìng lùn盖棺定论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才能做出结论。同“盖棺论定”。明 吕坤《大明嘉议大夫刑部左侍郎新吾吕君墓志铭》:“善恶在我,毁誉由人,盖棺定论,无藉于子孙之乞言耳。”
gū zhì wù lùn姑置勿论姑:姑且。置:放在一边。姑且放在一边不去谈论。亦作“姑置不论”、“姑置勿陈”。
shuō duǎn lùn cháng说短论长议论别人的好坏是非。汉 崔瑗《座佑铭》:“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càn huā zhī lùn粲花之论粲花:鲜艳的花朵;论:言论。称赞言论的典雅隽妙。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粲花之论》:“每与人谈论,皆成句读,如春葩丽藻,粲于齿牙之下,时人号曰:‘李白粲花之论。’”
lùn liè shì fēi论列是非论:评论;列:列举。罗列事实,评论是非。《汉书 司马迁传》:“仍欲卬首信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
shì pí lùn gǔ舐皮论骨舐:舔。比喻只看到一点表面现象就妄加评论。鲁迅《华盖集续编的续编·海上通信》:“至于《野草》,此后做不做很难说,大约是不见得再做了,省得人来谬托知己,舐皮论骨。”
wēi yán hé lùn危言核论正直而翔实的言论。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郭太传》:“林宗虽善人伦,而不为危言核论,故宦官擅政而不能伤也。”
lùn biàn fēng shēng论辩风生议论辩驳,极生动而又风趣。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七宝山座》:“惟张九龄论辩风生,升此座,余人不可阶也。”
shàng piān shàng lùn上篇上论谓说话引经据典,有根据。
dà fā miù lùn大发谬论指空泛不切合实际的言论。
tán lùn fēng shēng谈论风生言谈议论活跃,有风趣。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凤》:“生素豪,谈论风生,孝儿亦倜傥。”
bō wàn lùn qiān拨万论千形容财产众多,花钱以万千计。元 郑廷玉《忍字记》条二折:“谢兄弟肯留纳,我将那拨万论千这回罢,深山中将一个养家心来按捺。”
fēn fēn yì lùn纷纷议论纷纷:众多杂乱的样子。形容很多人谈论的情景。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4回:“这里李纨等纷纷议论,便传唤看园子的一干人来,叫把园门锁上。”
lùn shì zhī rén论世知人犹言知人论世。谓了解一个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亦泛指鉴别人物,评论世事。清·叶廷琯《鸥陂渔话·范石夫朋旧尺牍跋语》:“石夫高尚之情,谨慎之识,俱可见焉。附录之,亦可以论世知人也。”
záo kōng zhī lùn凿空之论空泛而没有根据的言论。
bá jiàn lùn gōng拔剑论功指争论功劳激烈到几乎动武。语出《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
zhū yù zhī lùn珠玉之论形容精辟的言论,卓越的见解。《书言故事·谈论类》:“不聆珠玉之论。”
píng xīn ér lùn平心而论论:说。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元 刘壎《隐居通议 文章六》:“而佳者反弃去,殆不可晓。平心而论,则惟《天地长留集》所取为当。”
lüè jì lùn xīn略迹论心撇开表面的事实而评论其用心。清 黄宗羲《子刘子行状上》:“以于立玉、于元荐为乱天下者,亦岂遂为定论乎?略迹而论心,二臣皆皎然不欺其志,有国士之风。”
tiān dào níng lùn天道宁论谓天道福善惩恶之说难以凭信。南朝·梁·江淹《恨赋》:“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人生到此,天道宁论!”
zhōng yán dǎng lùn忠言谠论谠:正直。出言忠诚,立论正直。宋·宋孝宗《经进东坡文集序》:“故赠太师谥文忠苏轼,忠言谠论,立朝大节,一时廷臣无出其右。”
fǎng lùn jī gǔ访论稽古探求讨论古代的言论和典实。汉·赵歧《孟子题辞》:“矜我劬瘁,睠我皓首,访论稽古,慰以大道。”
chí lùn gōng yǔn持论公允指言论公平并合于情理。东汉·班固《汉书·儒林传》:“仲舒通五经,能持论,善属文。”
zhū xīn zhī lùn诛心之论诛:惩罚。指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以认定罪状。也指揭穿动机的评论。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0回:“那时他虽满嘴只说未将剪子带来,其实只想以手代剪。这个‘撕’字乃诛心之论,如何不切!”
yī jiā zhī lùn一家之论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学说或论著。清·顾炎武《与友人论易书》:“排斥众说,以申一家之论,而通往之路狭矣。”
bù kān zhī lùn不刊之论刊:消除;改正。古代把字写在竹简或木板上;有错误时;或改动或剥去;不刊:不能消除;不可删改。内容正确;不能更改的论断。宋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论曹吴体法》第一卷:“况唐室已(以)上,未立曹吴,岂显释寡要之谈,乱爱宾不刊之论。”
xiāng tí bìng lùn相提并论相提:相比;相对照;并:一起;并列;论:谈论;对待。把两个人或两件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相提而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
lùn jīn shuō gǔ论今说古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元 张可久《端正好 渔乐》:“人间开口笑樵渔,会谈今论古。”
chéng bài lùn rén成败论人论:衡量;评定。以成功或失败为评价人物的标准。宋 苏轼《孔北海赞序》:“世以成败论人物,故操得英雄之列。”
lùn gāo guǎ hé论高寡合言论高超,投合者少。
dǔ lùn gāo yán笃论高言确切高明的言论。清 王悔生《祭海峰先生文》:“笃论高言,谆谆训诫,沃我心灵,开我眉瞆。”
shì fēi zì yǒu gōng lùn是非自有公论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会作出恰当的评判。语出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品藻》:“扞庾公呴又问:‘何者居其右?’王曰:‘自有人。’又问:‘何者是?’王曰:‘噫!其自有公论。’”
zhēng cháng lùn duǎn争长论短长、短:指是非;优劣。指在一些小事上斤斤计较;争论谁是谁非;谁高谁低。宋 柳开《穆夫人墓志铭》:“异性相聚,争长竞短。”
lùn yì fēng shēng论议风生谈论得极其生动而又风趣。《宋史 陈亮传》:“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论议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
lùn zī pái bèi论资排辈论:根据;资:资历;资格;辈:大小或前后顺序。根据资历深浅;辈分的大小决定级别、待遇的高低。邓小平《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考组织路线来保证》:“现在有些地方对选进领导班子的年轻人,还是论资排辈,发挥不了他们的作用。”
wú lùn rú hé无论如何不管怎样。鲁迅《书信集 致宋崇义》:“要之,中国一切旧物,无论如何,定必崩溃。”
yì lùn fēn fēn议论纷纷纷纷:众多、杂乱的样子。表明各种意见的言论多而杂乱。意见不一;说法众多。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新令既出,百姓议论纷纷,或言不便,或言便。”
lùn gān jì xīn论甘忌辛说到甘甜的就忌讳辛辣的。比喻有所好而偏执。南朝梁·江淹《杂体》诗序:“至于世之诸贤,各滞所迷,莫不论甘而忌辛,好丹而非素。”
zūn jiǔ lùn wén樽酒论文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后遂以“樽酒论文”谓一边喝酒,一边议论文章。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