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颜:脸色。形容板着脸;神情非常严厉。
出处明 王廷相《雅述》:“有德之人,心诚辞直,正颜厉色,不作伪饰,以为心害。”
例子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6回:“他却又摆起老子的架子来了,见了他总是正颜厉色的。”
拼音zhèng yán lì sè
注音ㄓㄥˋ 一ㄢˊ ㄌ一ˋ ㄙㄜˋ
繁体正顔厲色
感情正颜厉色是褒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辨形“颜”,不能写作“严”。
辨析见“正言厉色”。
英语look serious and severe
俄语строгий(строго и серьёзно)
日语顏容(がんよう)を正(ただ)す
成语 | 解释 |
---|---|
一本正经 | 正经:庄重;正派。形容态度规矩而庄重。 |
一板正经 | 正经:庄重。形容态度很庄重,很规矩。 |
一路货色 | 一路:同一类。货色:货物。比喻同一类丑货。 |
上梁不正 | 比喻上面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着干坏事。 |
上梁不正下梁歪 | 上梁:指上级或长辈。比喻在上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着做坏事。 |
下气怡色 | 形容气色和悦,态度恭顺。同“下气怡声”。 |
不务正业 | 务:从事;正业:正当的职业;本职工作。不干正当的工作。现多指丢下本职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 |
不动声色 | 动:变动;声:说话的声音;色:脸色。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也作“声色不动”、“不露声色”。 |
不当不正 | 不:语助词,没有实际意思。表示端端正正。 |
不正之风 | 不正当的社会风气。 |
不露声色 | 露:显露;声:说话的声音或语气;色:脸上的表情。指不让自己的思想感情从声音、语气和表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 |
不露形色 | 不让思想活动从行动和表情上流露出来。 |
不露神色 | 神色:态度,神情。内心活动不在脸色上流露,以防别人觉察 |
不露辞色 | 辞色:言辞神色。不让心里的打算从话音和脸色上流露出来。形容说话沉着老练。 |
丢眉弄色 | 做眉眼 |
严气正性 | 气:脾气;性:性格。性格刚直,毫不苟且。 |
严词厉色 | 色:脸色。说话很严厉,脸色很严肃。 |
中正九品 | 品:等级。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实行选拔官吏的等级制度。 |
中正无私 | 中正:正直。端庄正直,不存私心。 |
中正无邪 | 中正:端庄正直;邪:邪僻,不正派。端庄正直,没有偏邪。 |
义形于色 | 义:正义;伸张正义;形:表现;见之于形;色:脸色。伸张正义的神态流露在脸面上。 |
义正词严 | 义:道理。词:言辞。道理正当公允,严肃的措词。亦作“义正辞严”、“辞严义正”、“辞严意正”、“词严理正”、“正义严辞”。 |
义正辞严 | 义:道理;辞:言辞。理由正当充足;言辞严正有力。 |
义正辞约 | 道理严正公允,措词简炼。亦作“辞顺理正”。 |
乍毛变色 | 形容因惊恐而毛发竖立,面色失常。 |
九品中正 | 品:等级。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实行选拔官吏的等级制度。 |
了无惧色 | 惧:害怕;色:神色。没有一点害怕的神色。 |
五光十色 | 五、十:表示多。形容色泽鲜艳;花样繁多。也比喻事物形形色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