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三反 |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后以“一举三反”指善于推理,能由此及彼。 |
一倡三叹 |
《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谓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倡,亦作“唱”。 |
一口三舌 |
比喻唠叨、话多。 |
一唱三叹 |
原指宗庙的乐曲;一个人唱;三个人赞叹应和。 |
一国三公 |
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
一字一句 |
①每字每句。②形容说话清楚从容。 |
一字一板 |
形容说话从容清楚。 |
一字一泪 |
一个字就仿佛是一滴眼泪。形容文字写得凄楚感人。亦作“一言一泪”。 |
一字一珠 |
形容歌声婉转圆润。也比喻文章优美,辞藻华丽。 |
一字不差 |
一个字也没有更改,与原文雷同。也指一个字也不错。 |
一字不易 |
文字精醇,一个字也不能更改。也用于指抄袭者一字不改地照抄别人的文章。 |
一字不爽 |
爽:差错,失误。一个字也不错。 |
一字不苟 |
形容写文章不随便下笔,每一个字都要斟酌。 |
一字不落 |
落:丢下。指整篇文章都仔细逐字逐句地阅读或背诵。 |
一字不识 |
一个字也不认识。 |
一字之师 |
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指改正别人诗文中的一个字或纠正一个误读、误写的字。 |
一字值千金 |
一个字价值千金。指字写得非常好。形容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
一字兼金 |
形容文字极其珍贵。兼金,价值倍常的好金。 |
一字千秋 |
谓文字警辟,足垂久远。 |
一字千金 |
增损一字;赏以千金。形容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
一字千钧 |
一个字有千钧重(钧:古代重量单位;合三十斤)。形容文字很有分量。 |
一字师 |
指订正一字之误读,即可为师。亦指更换诗文中一、二字的老师。 |
一字褒贬 |
一个字的褒扬或贬斥。泛指作文用字措辞严谨有分寸。 |
一字连城 |
极言文辞的精妙。 |
一字长城 |
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也指一言奏效,可比长城。 |
一字长蛇阵 |
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形容排列成一长条的人或物。 |
一定不易 |
易:改变。原指一定下来就不变更,后形容事理正确,不可改变。 |
一岁三迁 |
比喻官职升得极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