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bù kě wú yī,bù néng yǒu èr不可无一,不能有二 | 形容独一无二或唯一的。 | 清·张岱《周宛委墓志铭》:“如此异才,求之天下,真不可无一,不能有二也。” |
pín jiàn zhī jiāo bù kě wàng贫贱之交不可忘 | 贫贱之交:贫困时的知心朋友。指人富贵时不要忘记贫贱时的朋友。 | 唐·陈子昂《薛大夫山亭宴序》:“夫贫贱之交不可忘,珠玉满堂而不足贵,薛大夫其人也。” |
bù kě zhuō mō不可捉摸 | 捉摸:揣测;预料。指对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也指无法知道对方的用意。 | 明 谢肇淛《五杂俎 人部四》:“及一厕足,不能自返,而故为不可捉摸之言以掩之。” |
jìn kě yǐ gōng,jù kě yǐ shǒu进可以攻,据可以守 | 进:前进;退:退却;据:占据。前进可以攻击,后退可以固守。比喻进攻和防守都有主动权。 | 刘流《烈火金刚》第29回:“要是利用得好,那是进可以攻,据可以守,游可以击,退可以走。” |
jìn tuì kě fǒu进退可否 | 谓进升合格者,黜退不合格者。 | 《魏书·郭祚传》:“陛下圣镜照临,论才授职,进退可否,黜陟幽明。” |
shì kě ér zhǐ适可而止 | 做到适当的程度就停止。比喻做事恰到好处。 | 先秦 孔子《论语 乡党》:“不多食”宋 朱熹集注:“适可而止,无贪心也。” |
bù kě duō dé不可多得 | 得:得到;获得。不能得到很多。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 | 东汉 孔融《荐祢衡表》:“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
qiǎng ér hòu kě强而后可 | 强:硬要,迫使。经强求后才答应。 | 《孟子·滕文公下》:“良曰:‘请复之。’强而后可,一朝而获十禽。” |
shì wú bù kě duì rén yán事无不可对人言 | 言:说。没有什么事情不可以公开 | 《宋史·司马光传》:“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 |
lè bù kě zhī乐不可支 | 支:支持、支撑。快乐到了不能自我控制的地步。形容快乐到极点。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堪传》:“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公为政,乐不可支。” |
yǒu bīn kě chéng有蠙可乘 | 见“有隙可乘”。 | |
wú kě wú bù kě无可无不可 | 表示怎样办都行,没有一定的主见。 | 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是无可无不可。” |
wú shī bù kě无施不可 | 用在任何地方均甚得当。 | 宋·欧阳修《六一诗话》:“退之笔力,无施不可,而尝以诗为文章末事。” |
tā shān zhī shí,kě yǐ gōng y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他山:别的山。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 | 元·许名奎《忍经》:“尧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yuān chóu kě jiě bù kě jié冤仇可解不可结 | 佛教主张结下冤仇的双方最好是化解冤仇,不要结仇不放。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4章:“目前应该全力都对付官军,不应让屁股后出了乱子。冤仇可解不可结,何况咱们同本地各县的大小杆子素来无冤无仇。” |
lì lì kě shǔ历历可数 | 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清清楚楚;可以数得出来。 | 《旧五代史 明宗纪十》:“濮州进重修河堤图,沿河地名,历历可数。” |
bù kě míng zhuàng不可名状 | 名:说出;状:形容。不能用语言来形容。 | 晋 葛洪《神仙记》:“光彩耀目,不可名状。” |
bù kě kuí duó不可揆度 | 揆:音‘葵’度:音‘夺’揆度:估量,揣测。指无法推测。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兵略训》:“能治五官之事者,不可揆度者也。” |
yuān jiā kě jiě bù kě jié冤家可解不可结 | 佛教主张结下冤仇的双方最好是化解冤仇,不要结仇不放。 |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5回:“但冤家可解不可结,莫若只早早的做了亲,使他空费了一番心机,强似挞之于市。” |
bù kě jiào xùn不可教训 | 教训:教育,教诲。对某人无法进行教育。 | 《左传·文公十八年》:“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嚣,傲很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梼杌’。” |
jiā chǒu bù kě wài tán家丑不可外谈 | 家里不光彩的事,不便向外宣扬。同“家丑不可外扬”。 | 《西游记》第六九回:“古人云:‘家丑不可外谈。’奈神僧是朕恩主——惟不笑,方可告之。” |
tuò shǒu kě dài唾手可待 | 唾手:往手上吐唾沫。比喻很快就可以得到或成功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6回:“可乘此机会,就好取幽州。若得了幽州,辽国之亡,唾手可待。” |
dà kě bù bì大可不必 | 可:可以;必:肯定,必要。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3回:“如今要再去学那下马冯妇,也就似乎大可不必了。” |
yī wéi liǎng kě依违两可 | 依:赞成;违:反对;两可:二者都可以。指对问题态度犹豫,没有确定的意见。 | 《明史 方从哲传》:“举朝力争,从哲依违两可。” |
chǐ cùn kě qǔ尺寸可取 | 比喻有些许长处。这是认为自己有才能的谦虚说法。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三回:“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负重故也。” |
jiàn kě ér jìn,zhī nán ér tuì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 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进攻和退却。 | 汉 荀悦《汉纪 高帝纪》:“赵兵出国迎战,见可而进,知难而退,怀内顾之心,无必死之计。” |
dà yǒu kě wéi大有可为 | 事情很值得做;很有开拓或发展有前途。 |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地方虽一千余里,仙民成俗,大有可为。” |
zhǐ zhǎng kě qǔ指掌可取 | 掌:手掌。手掌里的东西随时可以取得。形容非常容易。 | 《旧唐书·张濬传》:“若能此际排难解纷,陈师鞠旅,共诛寇盗,迎奉銮舆,则富贵功名,指掌可取。” |
kě fā yī jué可发一噱 | 真引人发笑。 | |
lè bù kě jí乐不可极 | 享乐不可过分。 |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
jiàn kě ér jìn见可而进 | 见到形势有利就进军。后指有把握就行动。 | 汉 荀悦《汉纪 高帝纪》:“赵兵出国迎战,见可而进,知难而退,怀内顾之心,无必死之计。” |
tiān jī bù kě xiè lòu天机不可泄漏 | 旧时迷信认为世事都由上天安排,而事先却不能泄漏。也指涉及机密的事,不到时候不能预先透露。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三回:“秦氏道:‘天机不可泄漏。只是我与婶子好了一场,临别赠你两句话,须要记着。’” |
chuán xí kě dìng传檄可定 | 传:传送,传递;檄:讨敌文书;定:平定。比喻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纸文书,就可以降服敌方。指不战而使对方归顺。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传檄可定,极言敌之易破;迎刃而解,甚言事之易为。” |
qiǎo bù kě jiē巧不可接 | 指巧妙得别人无法赶上。 | |
jí bù kě wéi疾不可为 | 疾:病;为:治。病已不可医治。 | 《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
mò kě jiū jié莫可究诘 | 究:追查;诘:追问。无法追问到底。 |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宗支荒忽,莫可究诘。” |
lái shì bù kě dài来世不可待 | 对于未来的事,不可期望等待。 | 《庄子·人间世》:“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
dí bù kě zòng敌不可纵 | 对敌人不能放纵。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奉不可失,敌不可纵。” |
xīng xīng zhī huǒ,kě yǐ liáo yuán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一点点小火星可以烧掉大片原野。比喻开始时微小,但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物。 | 《尚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张鸿《续孽海花》第57回:“你不轻视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晓得怎么结局呢!” |
dōng rì kě ài冬日可爱 | 如同冬天里的太阳那样使人感到温暖、亲切。比喻人态度温和慈爱,使人愿意接近。 | 左丘明《左传 文公七年》:“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
kě qì kě gē可泣可歌 | 见“可歌可泣”。 | 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170首:“见案上有见赐于书,哭似村诸绝,情文双至,可泣可歌。” |
yǎo bù kě dé杳不可得 | 杳:不见踪影,没有迹象。没有一点消息。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1卷:“求之市中数日,杳不可得。” |
chǔ chǔ kě lián楚楚可怜 | 楚楚:指幼树纤弱的样子;可怜:可爱。①本指幼松叶柔弱鲜嫩;惹人喜爱。②形容女子姿态娇柔妩媚。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松树子非不楚楚可怜,但永无栋梁用耳。” |
qū zhǐ kě shǔ屈指可数 | 扳着手指就可以数清楚。 | 唐 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自期殒命在春序,屈指数日怜婴孩。” |
wú xiè kě jī无懈可击 | 懈:松懈;击:攻击。没有一点弱点可以让人攻击。形容十分严密;找不到一点漏洞。 | 先秦 孙武《孙子 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曹操注:“击其懈怠,出其空虚。” |
yǒu jī kě chéng有机可乘 | 机:机会;乘:趁。有空子可钻。指客观上提供了可以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机会。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80回:“今魏有隙可乘,不就此时伐之,更待何时?” |
shì bù kě dāng势不可当 | 当:抵挡。来势迅猛;不可抵挡。 | 《晋书 郗鉴传》:“群逆纵逸,其势不可当,可以算屈,难以力竞。” |
xíng jì kě yí行迹可疑 | | |
wú kě hòu fēi无可厚非 | 厚:重;非:否定。没有什么可过分指责或批评的;指事情有一定的道理或原因。 | 《汉书 王莽传中》:“莽怒,免英官。后颇觉悟,曰:‘英亦未可厚非。’” |
yǒu lì kě tú有利可图 | 图:谋取。有利益可谋求。 |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六回:“等到有利可图,可否即允照办。” |
bù kě yán xuān不可言宣 | 言:言语;宣:发表,表达。指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用在说事物的奥妙、味道)。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天占山德韶国师》:“诸法寂灭相,不可以宣言,和尚如何为人?” |
mén kě zhāng luó门可张罗 | 见“门可罗雀”。 | 《太平广记》卷一八七引唐·韦述《两京记》:“唐初,秘书省唯主写书贮掌勘校而已,自是门可张罗。”宋·苏轼《次韵杨褒早春》诗:“细雨郊园聊种菜,冷官门户可张罗。” |
bù kě jiū jié不可究诘 | 究:追查;诘:追问。无法追问到底。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一回:“好好一座中国江山,被这班强有力的大人先生,闹的四分五裂,不可究诘,共和在那里?” |
kě shā bù kě rǔ可杀不可辱 | 辱:侮辱。可以牺牲生命但不可遭受侮辱。形容做人的尊严。 | 《孔子家语·儒行解》:“儒有可亲而不可却,可近而不可迫,可杀而不可辱。” |
bù kě lǐ yù不可理喻 | 理:道理;事理;喻:开导;使明白。不能够用道理来开导、说服他。形容态度蛮横不讲理。 | 明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褐盖》:“要之,此辈不可理喻,亦不足深诘也。” |
pò bù kě dài迫不可待 | 见“迫不及待”。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29回:“迫不可待者,即令官吏带银子,按户稽查,量其家大小人口若干,先与银若干,使其度命。” |
wú kě fēi yì无可非议 | 非议:批评指责。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 | 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何晏注引孔安国曰:“无所非议也。” |
wú kě bù kě无可不可 | ①无所不可,都能做到。②犹言不知如何是好。形容情绪激动至极。 | 唐·元稹《唐杜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苟以为能所不能,无可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
wú jiān kě sì无间可伺 | 犹无隙可乘。 | 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上:“禅宗论云间有三种语……其三为函盖乾坤句,谓泯然皆契,无间可伺。” |
hǎi shuǐ bù kě dǒu liáng海水不可斗量 | 斗:量器。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计量的。常与“人不可貌相”连用;比喻不能凭人的相貌或现状来测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来。 | 《淮南子·泰族训》:“太山不可丈尺也,江海不可斗斛也。” |
wáng kě nài hé亡可奈何 | 无可奈何。谓只能如此,没有别的办法。 | |
xiǔ mù bù kě diāo朽木不可雕 | 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亦作“朽木难彫”。亦作“朽木不雕”。 | 春秋·鲁·孔丘《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
yù bù kě zòng欲不可纵 | 欲:欲望;纵:放纵。欲望不可放纵。 | 西汉·戴圣《礼记·曲礼》:“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
lì lì kě kǎo历历可考 | 指可以清清楚楚的找到依据所在。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八:“卜子夏为修文郎,郭璞为水仙伯,陶弘景为蓬莱都水监,李长吉召撰白玉楼记,皆历历可考,不能尽数。” |
jìn kě yǐ gōng,tuì kě yǐ shǒu进可以攻,退可以守 | 进:前进;退:退却;守:防守,固守。前进可以攻击,后退可以固守。比喻进攻和防守都有主动权。 | 明·归有光《菎山县倭寇始末书》:“凡此数事,果能断自乃心,豫有成算,则用足兵强,形势险固,人心坚励,进可以攻,退可以守。” |
záo záo kě jù凿凿可据 | 凿凿:确实。指确实无误,可以作为依据。亦作“凿凿有据”。 | 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龚起潜为余谈之甚晰,皆凿凿可据。” |
xià chóng bù kě yǐ yǔ bīng夏虫不可以语冰 | 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 《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
yī cù kě jiù一蹴可就 | 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 茅盾《漫谈文艺创作》:“但是,世界观的改造决非一蹴可就,恐怕还有人体会不深。” |
fāng yuán kě shī方圆可施 | 施:施行,实施。方圆都能适应。比喻具有多方面的才能。 | 《南齐书·沈宪传》:“补乌程令,甚著政绩。太守褚渊叹之,曰:‘此人方圆可施。’” |
bǐ wū kě zhū比屋可诛 | 比屋:一屋挨一屋,家家;诛:杀戮。家家都可杀戮,世风日下,恶人众多。 | 汉·陆贾《新语·无为》:“尧舜之民,可比屋而封;桀纣之民,可比屋而诛者,教化使然也。” |
wú kě zhì huì无可置喙 | 犹言没话可说。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8回:“则上下猜疑尽释,谗口无可置喙,身名俱泰,爵位永保,岂不善哉!” |
chuí shǒu kě dé垂手可得 | 垂;放下。放下双手就可以得到;形容事情非常容易;不费吹灰之力。也作“唾手可得”、“垂手而得”。 | 明 施耐庵《水浒传》:“只除呼延灼将军赚开城门,垂手可得。” |
xíng jì kě yí形迹可疑 | 举止和神情很值得怀疑。形迹:举动和神色;可疑:值得怀疑。 | 清 孔尚任《桃花扇》:“圆老故交虽多,因其形迹可疑,亦无人代为分辩。” |
lái zhě kě zhuī来者可追 | 过去的事已无法挽回,但是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赶上。 | 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
kǔ bù kè yán苦不可言 | 指痛苦得无非用言语来形容。 | 宋 李昌龄《乐善录 刘贡父》:“晚年得恶疾,须眉堕落,鼻梁断坏,苦不可言。” |
fù kě dí guó富可敌国 | 敌:匹敌。私人拥有的财富可与国家的资财相匹敌。形容极为富有。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8卷:“母银越多,丹头越精。若炼得半合许丹头,富可敌国矣。” |
bù kě méi jǔ不可枚举 | 枚举:一一列举。无法一个个列举,形容数量多。 | 元 王恽《秋涧全集 紫山先生易直解序》:“其至公正之大论,卓异特达之举,固不可枚举。” |
jiān bù kě cuī坚不可摧 | 坚:坚固;摧:摧毁;破坏。非常坚固;摧毁不了。 | 清 郑燮《原诗 内篇上》:“惟力大而才能坚,故至坚而不可摧也。” |
shēn bù kě cè深不可测 | ①深得无法测量。形容很深。②比喻道理、含义异常深奥。③比喻人心机极深;难以猜测。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主术训》:“天道玄默,无容无则,大不可极,深不可测。” |
jìn kě tì fǒu进可替否 | 谓向君主进献良策以废弃弊政。 | 《三国志·魏志·卢毓传》:“官人秩才,圣帝所难,必须良佐,进可替否。” |
qíng bù kě què情不可却 | 情面上不能推却。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回:“闺臣、红蕖众姊妹也再再相留,紫菱情不可却,只得应允。” |
lè bù kě yán乐不可言 | 快乐得无法用言语形容。 |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大招》:“魂兮归徕!乐不可言只。” |
yǒu zhāng kě xún有章可循 | 章:章程、章法;循:遵守、依照。有章法可以依照。 |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四章:“那里是怎么解决的,这儿也就有章可循了。” |
zhǐ rì kě xià指日可下 | 指明日可以攻下。 | 宋 辛弃疾《美芹十论》:“故臣以为兵出沐阳,则山东指日可下。” |
tài shān kě yǐ泰山可倚 | 倚:靠。像泰山那样可以依靠。形容有力的靠山。 | 清·郑志鸿《常语寻源》下卷:“人以国忠为泰山可倚,吾视之如冰山耳,若皎月既升,得无失所恃乎?” |
jiāng shān kě gǎi,běn xìng nán yí江山可改,本性难移 | 江山:山川,河流;移:改变。改变人的本性比改变自然面貌还困难。强调人的习性是很难改变的。 | 曾朴《孽海花》第21回:“若说要我改邪归正,啊呀!江山可改,本性难移。” |
xià chóng bù kě yán bīng夏虫不可言冰 | 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十回:“夏虫不可言冰,蟪蛄不知春秋。” |
gāo bù kě dēng高不可登 | 登:升,上。高得不能到达。形容难以达到。也形容人高高在上,使人难接近。 | 汉·陈淋《为曹洪与魏文帝书》:“且夫墨子之守,萦带为垣,高不可登。” |
jǔ shǒu kě cǎi举手可采 | 举:抬起;采:摘,拿。一抬手就可以拿到。比喻极容易取得。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许慈传》:“祖宗制度之仪,丧纪五服之数,皆指掌画地,举手可采。” |
huáng huáng bù kě zhōng rì惶惶不可终日 | 惶惶:恐惧不安的样子;终:完。惊慌恐惧得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惊恐到极点。 | 郭沫若《我怎样写<青铜时代>和<十批判书>》:“敌人还有西进的模样,一般人都有惶惶不可终日的情形。” |
èr zhě bù kě dé jiān二者不可得兼 | 两项之中只能得其一,不能兼而有之。 | 《孟子 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
kě xǐ kě è可喜可愕 | 愕:惊讶。又喜悦又惊讶。 | 明·黄淳耀《李龙眠画罗汉记》:“推画者之意,岂以佛氏之作止语默皆与人同,而世之学佛者徒求卓诡变幻可喜可愕之迹。” |
fēi tóng xiǎo kě非同小可 | 小可:寻常;一般。不同于一般的小事。形容事情重要或情况严重;不可忽视。也指人的学问、本领不同寻常。 | 元 关汉卿《魔合罗》第三折:“人命事关天关地,非同小可!” |
bì bù kě shǎo必不可少 | 绝对需要,指不达到某种目的就不能做成某种事情。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9回:“这拜阴寿更是必不可少的。” |
nù wā kě shì怒蛙可式 | 怒蛙:鼓足气的青蛙;式:通“轼”,车上伏手板。向鼓足气的青蛙致敬。比喻敬重勇士。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内储说上》:“越王勾践见怒蛙而式之,御者曰:‘何为式?’王曰:‘蛙有气如此,可无为式乎?’” |
bù kě xū yú lí不可须臾离 | 须臾:片刻。一会都不能离开。形容至关重要 |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者也,可离非道也。” |
qì zhī kě xī,shí zhī wú wèi弃之可惜,食之无味 | 指抛弃觉得可惜,但吃起来没有味道。让人陷于进退两难中。 | 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夫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
wú kě fēi nàn无可非难 | 无可指责。 | |
cǐ fēng bù kě zhǎng此风不可长 | 这种风气不能让它滋长发展。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四十七回:“若到外面说了,人家就要说此风不可长了。” |
kě tóng huàn,nán chǔ ān可同患,难处安 | 患:患难;处:相处,交往。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安乐。指忘恩负义的人。 | 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