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之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之的成语
成语 解释 出处
zhú kè zhī lìng逐客之令秦始皇曾下令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后指主人赶走不受欢迎的客人为下逐客令。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秦王乃除逐客之令。”
kēng kēng zhī xìn硁硁之信硁硁:浅陋而又固执的样子。固执的信念。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6回:“主公犹执硁硁之信,隐忍不言。”
bǐ mò zhī lín笔墨之林斯文萃集的地方。汉 王充《论衡 对作》:“汉家极笔墨之林,书论之造,汉家尤多。”
zài chén zhī è在陈之厄《论语·卫灵公》:“(孔子)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后因以“在陈之厄”指饥贫等困境。《论语·卫灵公》:“(孔子)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yǐ yì wéi zhī以意为之只凭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
zhāng tái zhī liǔ章台之柳章台:长安章台下街名。指妓女或不洁之妇。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六卷:“章台之柳,虽已折于他人;玄都之花,尚不改于前度。”
shèng fù bīng jiā zhī cháng胜负兵家之常兵家:军事家。胜利或失败是军事家常遇到的事情。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1回:“昔日高祖与项羽争天下,数败于羽,后九里山一战成功,而开四百年基业,胜负兵家之常,何可自隳其志!”
duàn xiù zhī pǐ断袖之癖指男子搞同性恋的丑恶行径。《汉书·董贤传》:“常与上卧起。尝昼寝,偏藉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
jí xìng zhī zuò即兴之作即兴:根据当时的兴致和感觉;作:作品。根据当时的感受而写成的作品。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13章:“历史从来都是即兴之作。”
yún ní zhī bié云泥之别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矫慎》:“仲彦足下,勤处隐约,虽乘云行泥,栖宿不同。”
fù zhī shì shuǐ付之逝水付:交给;之:它。扔在流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清·汤斌《汤子遗书·请旨行取疏》:“亲朋为之惋惜:以为半生功名付之逝水。”
fǔ yuè zhī rén斧钺之人斧钺:古代杀人的斧子,泛指刑戮。指因犯罪而应受到刑罚的人。春秋·齐·管仲《管子·小匡》:“桓公大说,于是斋戒五日,将相管仲。管仲曰:‘斧钺之人也,幸以获生……若知国政,非臣之任也。’”
guàn yú zhī cì贯鱼之次宫中的女官依次受到宠爱。《后汉书·杨赐传》:“慎贯鱼之次,无令丑女有四殆之叹,遐迩有愤怨之声。”
cāo zhī guò jí操之过急操:做;过:过分 。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过于急躁。东汉 班固《汉书 五行地志中之下》:“匹马觭轮无的反者,操之急矣。”
jiū hé zhī zhòng纠合之众指纠集起来的百姓。《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足下起纠合之众,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
chí píng zhī lùn持平之论持平:保持公正;没有偏向。公正的议论或调和折中的言论。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如是我闻二》:“先师刘文正公曰:‘神仙必有,然必非今之卖药道士;佛菩萨必有,然必非今之说法禅僧。’斯其持平之论矣。”
zhù tuó zhī nìng祝鮀之佞《论语·雍也》:“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祝鮀,春秋卫人,能言善辩,或谓其善以巧言媚人,后因以为佞人的典型。《论语·雍也》:“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於今之世矣。”
dōng dào zhī yì东道之谊东道:主人。谊:情谊。指主人的情谊。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28回:“蚌师今天以东道主人尽东道之谊,所用又系全东家的同族,真可算是大义灭亲。”
chū dù zhī chén初度之辰初度:初生之时;辰:日子。指生日。战国·楚·屈原《离骚》:“皇揽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qiān jīn zhī zǐ,bù sǐ yú shì千金之子,不死于市市:众人聚集的地方。指富贵人家子弟犯了死罪,可以免除服刑。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序》:“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
yán wài zhī wèi言外之味语言中含而不露的深长意味。王国维《人间词话》二二:“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落第二手。”
fēn shǎn zhī zhòng分陕之重陕:古地名,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一带;重:重任。指周成王时,周公、召公分陕而治。后指朝廷对守土重臣的委任。西汉·司马迁《史记·燕召公世家》:“其在成王时,召公为三公。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召公主之。”
yào ér lùn zhī要而论之犹言要而言之。概括地说,简单地说。《天讨 豕韦之裔〈普告汉人〉》:“要而论之,满人之人中国也,据其土地山河,窃棋子女玉帛……固古人所谓倒行逆施者矣。”
yǐ jǐ zhī xīn,dù rén zhī xīn以己之心,度人之心用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的心思。《中庸》“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宋 朱熹注:“以己之心度人之心,未尝不同,则道之不远于人者可见。故己之所不欲,则勿以施至于人。”
shēng yòu zhī jìng鼪鼬之径鼪:黄鼠狼;鼬:指黄鼬之类的动物;径:小路。黄鼠狼等来往的小路。引申为荒凉偏僻的小道。战国·宋·庄周《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藜藿柱乎鼪鼬之径,踉位其空,闻人足音蛩然而喜矣。”
qíng zhī suǒ zhōng情之所钟钟:汇聚,专注。指痴情所向,十分专注。《晋书·王衍传》:“圣人忘情,最下不及于情,然则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shé què zhī bào蛇雀之报报:报答。指大蛇衔明珠、黄雀衔白环报恩。宋·欧阳修《<归田录>序》:“曾不闻吐珠衔环,效蛇雀之报。”
zǒng jiǎo zhī jiāo总角之交幼年时的好朋友(总角:古代未成年人把头发分两边扎成形状如角的髻)。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 崔秀才》:“莫逆之交不足恃矣,然总角之交,应非泛泛也。”
sāng jiān zhī yǒng桑间之咏指描写男女情爱的诗歌。明·杨循吉《蓬轩吴记》上卷:“其集多桑间之咏,不足传也。”
yī zhāo zhī fèn一朝之忿朝:早晨;忿:气忿。一时的气忿。《论语·颜渊》:“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shī lǐ zhī xùn诗礼之训子女遵承父亲的教诲。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曰:‘学《诗》乎?’对曰:‘未也。’……曰:‘学《礼》乎?’对曰:‘未也。’”
ài zhī yù qí shēng爱之欲其生指喜欢一个人时总想叫他活着。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zhèn guó zhī huàn振国之患振:拯救;患:灾难,祸患。拯救国家的祸息。西汉·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雄,振国家之患。”
wò tà zhī páng,qǐ róng tā rén hān shuì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自己的床铺边,怎幺能让别人呼呼睡大觉?比喻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利益不容许别人侵占。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45回:“昔人云:\'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养痈致患\',猝然一发,势若燎原矣。”
chuō jué zhī néng踔绝之能踔绝:高超。高超的本领、才能。《汉书·孔光传》:“非有踔绝之能,不相逾越。”
chéng fēng zhī zhuó成风之斫同“成风斤”。
shì dú zhī ài舐犊之爱舐:舔。犊:小牛。母牛舔小牛表现对它爱护。比喻对子女的疼爱。亦作“舐犊之念”、“舐犊之私”、“舐犊情深”。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彪传》:“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bàn miàn zhī jiù半面之旧半面:见过面;旧:原先,引申为旧友。指只见过一面的旧交。唐 白居易《与元九书》:“初应进士时,中朝无缌麻之亲,达官无半面之旧。”
mèng xióng zhī xǐ梦熊之喜梦熊:指生男孩。祝贺生男孩之语。
diàn wēi zhī yù阽危之域阽危:危险;域:境地。危险的境地。南朝·齐·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故能出人于阽危之域,跻俗于仁寿之地。”
shùn zhī zhě chāng,nì zhī zhě wáng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顺:顺从;昌:昌盛;逆:违背;亡:灭亡。顺从他的就可以存在和发展,违抗他的就叫你灭亡。形容剥削阶级的独裁统治。《史记 太史公自序》:“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
shǔ lí zhī bēi黍离之悲黍:谷子。对故国的怀念。指国破家亡的悲伤。宋·姜夔《扬州慢·序》:“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mǐ lì zhī zhū米粒之珠比喻细微弱小的东西。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3回:“料尔等米粒之珠,吐光不大;蝇翅飞舞,去而不远。”
fù sù zhī xìn覆餗之衅覆:翻;餗:鼎里的食物。鼎足坏了,食物倒出。指因不胜其力而坏事。《晋书·蔡谟传》:“上亏圣朝栋隆之举,下增微臣覆餗之衅,惶惧战灼,寄颜无所。”
zhǐ gù zhī jiān指顾之间指:用手指;顾:回头看。用手一指或回头一看的瞬间。比喻时间十分短暂明·归有光《上总制书》:“指顾之间,勇怯立异,呼吸之际,胜负顿殊。”
chún chǐ zhī bāng唇齿之邦嘴唇与牙齿互相储存依存。比喻双方关系密切,利害与共。《三国志·魏志·鲍勋传》:“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
dǒu shāo zhī cái斗筲之材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东汉·班固《汉书·谷永传》:“永斗筲之材,质薄学朽,无一日之雅,左右之介。”
chú ráo zhī yán刍荛之言刍荛:割草打柴的人。割草打柴人的话。指普遍百姓的浅陋言辞。也用作讲话者的谦词。《诗经 大雅 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xí shàng zhī zhēn席上之珍筵席上的珍品。比喻至美的义理或人才。《礼记 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
yún ní zhī chà云泥之差见“云泥之别”。郭沫若《石鼓文研究·古拓二种之比较》:“举与民国八年上海艺苑真赏社所印行安氏别本相比较,固大有云泥之差,而视‘天一阁本’亦远有上下床之别。”
fáng mín zhī kǒu,shèn yú fáng shuǐ防民之口,甚于防水防:阻止;甚:超过。想堵住人民的嘴,比堵塞河水还难。指不让人民说话,是不明智的。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水。”
qiān jīn zhī tǐ千金之体形容富贵女子的娇贵身体。老舍《老张的哲学》第24回:“女儿千金之体万一有些差错,咱们祖宗的名声可要紧呀!”
gān zhī ruò sù甘之若素若素:就像往常一样。虽然遭受不平,但甘愿承受,就像平素一样。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九回:“少奶奶却从来没过半句怨言,甘之若素。”
qū qū zhī zhòng区区之众区区:形容少。很少的几个人。《孔丛子·论势》:“以区区之众,居二敌之间。”
yán zhī yǒu lǐ言之有礼说的话有道理。
xuán hú zhī chén悬弧之辰弧:木弓;悬弧:古代生了男孩在门左首挂一张木弓;辰:生辰。指男子的生日。西汉·戴圣《礼记·内则》:“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帨于门有。”
jiā yǒu bì zhǒu,xiǎng zhī qiān jīn家有弊帚,享之千金弊帚:破扫帚;享:供奉。自家的破扫帚被认为价值千金。比喻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好也倍觉珍贵。有时用于自谦。汉 班固《东观汉记 光武帝纪》:“帝闻之,下诏让吴汉副将刘禹曰:‘城降,婴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谓酸鼻。家有弊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孙,故尝更职,何忍行此!’”
yù bàng xiāng zhēng,zuò shōu yú wēng zhī lì鹬蚌相争,坐收渔翁之利鹬:长嘴水鸟;蚌:有贝壳的软体动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蔡东藩《唐史演义》第三回:“俟关中平定,据险养威,看他鹬蚌相争,坐收渔翁之利,也不为迟呢?”
sān zhé zhī gōng三折之肱肱:胳膊。几次断臂,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自能造诣精深。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9回:“今闻老爷大展三折之肱,治我一国之主,若主上病愈,老爷江山有分,我辈皆臣子也,礼当拜请。”
shī bài nǎi chéng gōng zhī mǔ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后取得胜利。
wú yuán zhī shuǐ,wú běn zhī mò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qǐ guó zhī yōu杞国之忧同“杞人忧天”。宋·岳珂《桯史·岁星之祥》:“士大夫皆有杞国之忧。”
xiàng píng zhī yuàn向平之愿向平:即东汉时向长,字子平。向平的心愿。指子女婚嫁之事。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6卷:“这般一走,便可与杜郎相会,遂了向平之愿了。”
yuán yuán zhī mín元元之民众百姓;善良的百姓。汉·贾谊《过秦论》:“即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
mù yàn zhī jiān木雁之间指处于有用和无用之间。比喻才能或水平中等。战国·宋·庄周《庄子·山木》:“昨日山中之木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
pí zhī bù cún,máo jiāng yān fù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wú yuán zhī shuǐ,wú běn zhī mù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源:水源;本:树根。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左传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
qiǎo fù nán wéi wú mǐ zhī chu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巧媳妇没有米也做不出饭来。比喻没有必要的条件;什么也干不出来。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三卷:“僧曰:‘巧妇安能作无面汤饼乎?’”
tōng cái zhī yì通财之谊谊:交情。在钱财上互通有无、互相支援的交情。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你虽是个便家,况你我还有通财之谊;只是你在差次,那有许多银子?”
zhāo zhī jí lái,huī zhī jí qù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挥:摆手。手一招就来,手一挥就去。形容非常听从指挥。指用人时非常随意。宋·苏轼《王仲仪真赞序》:“至于缓急之际,决大策,安大众,呼之则来,挥之则散者,唯世臣巨室为能。”
fěi gōng zhī jié匪躬之节躬:自身;匪躬:指为君主尽忠而不顾自身;节:节操。指不顾自家性命而尽忠王室的节操。《晋书·李胤传》:“诏以胤忠允高亮,有匪躬之节,使领司隶校尉。”
tiān yuān zhī bié天渊之别天和地,一极在上,一极在下。比喻差别极大。鲁迅《书信集 致曹靖华》:“印在书内之插图,与作者自印的一比,真有天渊之别。”
gān táng zhī ài甘棠之爱甘棠:木名,即棠梨。指对官吏的爱戴。《诗经 召南 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
sī fā zhī gōng丝发之功丝发:一根丝,一根头发。指功劳极微小。汉·蔡伯喈《上汉书十志疏》:“父子一门,兼爱恩宠,不能输写心力,以效丝发之功。”
yán xué zhī shì岩穴之士指隐士。古时隐士多山居,故称。《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其君见好岩穴之士,所倾盖与车以见穷闾隘巷之士以十数,伉礼下布衣之士以百数矣。”
guǎng ér yán zhī广而言之一般说来。
zhòng yáng zhī zhǎng众阳之长太阳的别称。东汉·班固《汉书·李寻传》:“夫日者众阳之长,辉光所烛,万里同晷。”
tiān zhī lù mín天之戮民亦作“天之僇民”。受天惩罚的人;罪人。战国·宋·庄周《庄子·大宗师》:“孔子曰:‘丘,天之戮民也。’”
tǎng lái zhī wù傥来之物傥来:偶然、意外得来的。无意中得到的或非本分应得的财物。先秦 庄周《庄子 缮性》:“轩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傥来,寄者也。”
chéng rén zhī shàn成人之善成全别人为善。《魏书·礼志四》:“况乃官历士流,当训章之运,而以庶叔之嫌,替其嫡重之位,未是成人之善也。”
bù mù zhī dì不牧之地牧:放牧牲畜。不能牧养牛马的地。指荒地。汉 桓宽《盐铁论 论功》:“不牧之地,不羁之民。”
huò fú zhī mén祸福之门谓祸与福之所从出。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慎势》:“故小大、轻重、少多、治乱不可不察,此祸福之门也。”
líng yuán zhī qī令原之戚指兄、弟去世。《诗经 小雅 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chāo shì zhī cái超世之才有超越世人的才能,宋·苏拭《晁错论》:“古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宋·苏拭《晁错论》:“古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fù tú zhī tuō负图之托托:委托。承受辅佐幼君的嘱托。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周章传论》:“周章身非负图之托,德乏万夫之望。”
qiáng jiàng zhī xià wú ruò bīng强将之下无弱兵弱:软弱。比喻好的领导能带出好的部属。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九卷:“强将之下无弱兵。恁样的姐姐须得恁样的梅香姐,方为厮称。”
shén lái zhī bǐ神来之笔由神灵帮助而写出的作品。形容作品、文句精彩。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7回:“这三张东西,我自己画的也觉得意,真是神来之笔。”
càn huā zhī shé粲花之舌粲花:鲜艳的花朵。形容人的言论精妙绝伦。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第七卷:“此自师粲花之舌耳。然默验人情,实亦为理之所有。”
qín jìn zhī yuán秦晋之缘春秋时期秦晋两国君主之间世代联姻,关系亲密。元·乔吉《金钱记》第三折:“我与你合秦晋之缘何如?”
shāo méi zhī jí烧眉之急比喻非常迫切。《水浒传》第三五回:“既是天教我知了,正是度日如年,烧眉之急。我马也不要,从人也不带一个,连夜自赶回家。”
chǔ zhī yí rán处之怡然处:处理;之:代词;怡然:安适愉快。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或对待事情很安适愉快。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至日,乃往荆州门下书佐家,处之怡然。”
bù cè zhī yōu不测之忧测:预测;忧:忧患。指意外的祸患。宋 苏轼《田表圣奏议叙》:“而田公之言常若有不测之忧近在朝夕者,何哉?”
wàn jiā zhī hóu万家之侯指诸侯,周王朝分封的诸侯有大小,根据每个诸侯统治的家庭而决定。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万家之侯。”
yī miàn zhī jiāo一面之交只见过一面的交情。表示交情不深。汉 崔寔《本论》:“且观世人之相论也,徒以一面之交,定臧否之决。”
gān táng zhī huì甘棠之惠甘棠:木名,即棠梨。指对官吏的爱戴。同“甘棠之爱”。汉 杨雄《甘泉赋》:“函甘棠之惠,挟东征之意。”
wéi xīn zhī lùn违心之论与内心相违背的话。鲁迅《书信集 致王志之》:“也姑且不要求太求全,因为求全责备,则有些人便远避了,坏一点的就来迎合,作违心之论。”
zǒng jiǎo zhī hǎo总角之好指小时候很要好的朋友。《三国志 吴志 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周公瑾英俊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晋书 何劭传》:“邵字敬祖,少与武帝同年,有总角之好。”
hèn zhī qiē gǔ恨之切骨之:代词,指所恨对象。形容痛恨到极点。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章:“屡遭虏骑蹂躏,莫不义愤填膺,恨之切骨,只要朝廷稍加激动,十万之众不难指日集合。”
fù xīn zhī yán负薪之言负薪:背柴,借指地位低微的人。指地位低微的人说的话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司马贞索隐:“《文子》曰:‘圣人不让负薪之言,以广其名。’”
gǒu mǎ zhī xīn狗马之心像犬马一样对主人忠心。东汉·班固《汉书·汲黯传》:“臣常有狗马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