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丁宁告戒丁宁告戒的故事

丁宁告戒的成语故事


拼音dīng níng gào jiè

基本解释丁宁;再三嘱咐。指一再嘱咐必须引起警觉注意。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6回:“吾累次丁宁告戒:街亭是吾根本。汝以全家之命,领此重任。”


暂未找到成语丁宁告戒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丁宁告戒)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一丁不识 《旧唐书 张弘靖传》:“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
一丁点儿 周作人《自己的文章》:“写文章也微微懂得一点苦甘冷暖,结果只有‘一丁点儿’的知。”
丁一卯二 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要说个丁一卯二,不许你差三错四。”
丁一确二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69卷:“如今人持择言语,丁一确二,一字是一字,一句是一句,便是立诚。”
丁公凿井 汉 王充《论衡 书虚》:“俗传言曰,丁公凿井,得一人于井中。夫人生于人,非生于土也。”
丁宁周至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论者或怪亮文采不艳,而过于丁宁周至。”
丁是丁,卯是卯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3回:“我看你利害,明儿有了事,我也‘丁是丁,卯是卯’的,你也别抱怨。”
丁真楷草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第八卷引张怀蠸《书断·中·妙品》:“智永章草,草书入妙,隶入能。兄智楷亦工草,丁觇亦善隶书,时人云:‘丁真楷草’。”
三告投杼 《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三求四告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嫌我不好,谁叫你们瞎了眼,三求四告的,跑了我们家做甚么去了?”
上求下告 《朱子语类辑略》第七卷:“不自反躬穷究,只管上求下告,问他讨禅,被他恣意相簿。”
不可告人 清 陈梦雷《闲止书堂集钞》:“其于不可告人之隐,犹未忍宣之于众也。”
不宁唯是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元年》:“不宁唯是,又使围蒙其先君。”
不敢告劳 《诗经 小雅 十月之交》:“黾勉从事,不敢告劳。”
不知丁董 清 赵翼《陔余丛考 成语》:“曹操既擒吕布,欲缓其缚。刘备曰:\'公不见丁建阳、董太师乎?\'
不自由,毋宁死 清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哥哥岂不闻欧美人嘴唇皮挂着的话说道:‘不自由,毋宁死’。”
不识一丁 明 胡应麟《诗薮 六朝》:“嵇喜,叔夜之兄,吕安所为题凤,阮籍因之白眼者,疑其不识一丁。”
不遑宁处 《晋书·桓温传》:“故荷戈驱驰,不遑宁处,前后表陈,于今历年矣。”
不遑宁息 《三国志 吴书 韦曜传》:“故勉精历操,晨兴夜寐不遑宁息,经之以岁月,累之以日力。”
东央西告 《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李甲]口里虽如此说,心中割舍不下,依旧又往外边东央西告,只是夜里不进院门了。”
丰屋之戒 《易·丰》:“《象》曰:‘丰其屋’,天际翔也。”高亨注:“‘丰其屋’,言贵族在位之时,如鸟得以飞翔于天空,故能大其屋也。”
乞哀告怜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荒时暴月,向亲友乞哀告怜,借得几斗几升,敷衍三日五日,债务丛集,如牛负重。”
买上告下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6回:“宋太公自来买上告下,使用钱帛。”
人丁兴旺 欧阳山《苦斗》:“周家原本是人丁兴旺的,这会儿死的死,逃的逃,嫁的嫁,出门的出门,坐牢的坐牢。”
付之丙丁 《吕氏春秋·孟夏纪》:“其日丙丁。”
克丁克卯 刘心武《醒来吧!弟弟》:“当个铁面无私,克丁克卯的检查员。”
前覆后戒 汉 刘向《说苑 善说》:“前车覆,后车戒。”
前车已覆,后车当戒 明·周楫《西湖二集·邢君瑞二载幽期》:“前车已覆,后车当戒,仁兄不可……堕其术中,迷而不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