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āo gàn yōu qín
基本解释形容勤于政事。同“宵旰忧劳”
出处《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本署院任京秩时,伏见朝廷崇尚节俭,宵旰忧勤,属在臣工,尤宜惕厉。”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上勤下顺 | 唐·韩愈《郓州豀堂诗》:“惟所令之不亦顺乎,上勤下顺遂济登兹。” |
不勤而获 | 宋 王谠《唐语林 补遗三》:“吾闻不勤而获犹谓之灾,士君子所慎者非常之得之。” |
不堪其忧 | 《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不测之忧 | 宋 苏轼《田表圣奏议叙》:“而田公之言常若有不测之忧近在朝夕者,何哉?” |
与民同忧 | 宋·苏舜钦《诣匦疏》:“岂上位务在镇静,不须与民同忧也?” |
业精于勤 | 唐 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主忧臣劳 | 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 |
主忧臣辱 | 宋·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
乐以忘忧 |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
乐极则忧 | 西汉·戴圣《礼记·乐记》:“乐极则忧,礼粗则偏矣。” |
乐而忘忧 | |
乐行忧违 | 语出《易·干》:“乐则行之,忧则违之。”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以勤补拙 | 隋·李德林《〈霸朝集〉序》:“心无别虑,笔不暂停。或毕景忘餐,或连宵不寐。以勤补拙,不遑自处。” |
仰屋之勤 |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序》:“后之君子,傥能芟削繁芜,增广阙略,矜其仰屋之勤,而俾免于覆车之祸。” |
儿行千里母担忧 |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4回:“你这个冤家,在何处饮酒,这早晚方回,全不知儿行千里母担忧。”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
先忧事者后乐事,先乐事者后忧事 | 汉·戴德《大戴礼记·曾子立事》:“先忧事者后乐事,先乐事者后忧事。” |
先忧事者后乐,先傲事者后忧 | 汉·刘向《说苑·谈丛》:“先忧事者后乐,先傲事者后忧。” |
先忧后乐 |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先忧后喜 | 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二折:“您稳放着个先忧后喜,我空怀着个有苦无甘。” |
克俭克勤 | 《尚书 大禹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
克勤克俭 | 《尚书 大禹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
内忧外侮 | 蔡东藩《两晋演义》第九十九回:“霸踞关中卅二年,如何豆釜竟相煎!内忧外侮侵寻日,莫怪姚宗不再延。” |
内忧外患 | 先秦 管仲《管子 戒》:“君外舍而不鼎馈,非有内忧,必有外患。” |
内顾之忧 | 晋·左思《咏史》诗:“外望无寸禄,内顾无斗储。” |
分宵达曙 | 《北史·恩幸传徐纥》:“时复与沙门讲论,或分宵达曙,而心力无怠。” |
勤以立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