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蚌鹬争衡蚌鹬争衡的故事

蚌鹬争衡的成语故事


拼音bàng yù zhēng héng

基本解释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都不相让。渔翁来后把两个都捉住。比喻双方争执两败俱伤,便宜第三者。

出处蔡寅《变鸦楼三十年诗征序》:“蚌鹬争衡,鱼龙曼衍,离奇变幻之局,孰有甚于近三十年者。”


暂未找到成语蚌鹬争衡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蚌鹬争衡)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只争朝夕 毛泽东《满江红 和郭沫若同志》:“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争先恐后 明 屠勋《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门桥记》:“匪公帑而乐施者争先恐后。”
明争暗斗 冯玉祥《我的生活》:“于是两方明争暗斗,各不相让,一天利害一天,闹成所谓‘府院之争’。”
龙争虎斗 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文武每我不信你敢差排吕太后,枉以后龙争虎斗,都是俺鸾交凤友。”
恐后争先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8回:“他却横冲直撞,恐后争先。”
散带衡门 《诗经·阵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鹬蚌相争 清 湘灵子《轩亭冤 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悯,问谁敢野蛮法律骂强秦?笑他鹬蚌相争演出风云阵。”
争分夺秒 《晋书 陶侃传》:“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合从连衡 《战国策·秦策一》:“约从连横,兵革不藏。”
百家争鸣 东汉 班固《汉书 艺文志》:“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联合诸侯。”
无可争辩 清·陈澧《东塾读书记》卷十六:“太社不立于京都,当安所立。尤无可置辩矣。”
分秒必争 柯岩《奇异的书简 船长》:“我们现在要搞四化,分秒必争哩!”
争风吃醋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那月香好副嘴脸,年已长成。倘或有意留他,也不见得。那时我争风吃醋便迟了。”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二》:“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争权夺利 邹韬奋《消弭内战的唯一途径》:“任何为私人私党争权夺利的内战都必然地要为全国民众所唾弃。”
鸡争鹅斗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1回:“从今咱们两个丢开手,省得鸡争鹅斗,叫别人笑。”
决命争首 汉·李陵《答苏武书》:“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
必争之地 《周书 王悦传》:“白马要冲,是必争之地。今城守寡弱,易可图也。”
争奇斗艳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方物·芍药谱》:“名品相压,争妍斗奇,故者未厌,而新者已盛。”
与世无争 《战国策·楚策四》:“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
据理力争 北齐 魏收《魏书 阳固传》:“崇虽贵盛,固据理不挠,谈者欣焉。”
你争我夺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这些富贵公子,你争我夺,依了张家,违了李家。”
虎斗龙争 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四折:“再休夸桀纣起刀兵,谩说吴越相吞并,也不似这一场虎斗龙争。”
鹬蚌相争,坐收渔翁之利 蔡东藩《唐史演义》第三回:“俟关中平定,据险养威,看他鹬蚌相争,坐收渔翁之利,也不为迟呢?”
鼓脑争头 《全元散曲·柳营曲·风月担》:“勤儿每正鼓脑争头,斗喧呼谢馆秦楼。”
郑人争年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相与争年者,一人曰:‘吾与尧同年。’其一人曰:‘我与黄帝之兄同年。’讼此而不决,以后息者为胜耳。”
权衡轻重 《周书 王褒庾信传论》:“权衡轻重,斟酌古今,和而能壮,丽而能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