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抵背扼喉抵背扼喉的故事

抵背扼喉的成语故事


拼音dǐ bèi è hóu

基本解释抵:按住;扼:掐住。按住脊背,掐住咽喉。比喻控制要害之地。

出处唐太宗李世民《赐诏》:“抵背扼喉,塞其归路。”


暂未找到成语抵背扼喉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抵背扼喉)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倒背如流 郭沫若《苏联纪行日记 六月廿七日》:“她把说明小册子的英文部分似乎已经读得来倒背如流了。”
芒刺在背 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
背腹受敌 《新五代史 南唐世家 李昪》:“吾无水战之具,而使淮兵断正阳浮桥,则我背腹受敌。”
简明扼要 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讲话、演说、写文章和写决议案,都应当简明扼要。”
鸡胸龟背 章炳麟《新方言·释形体》:“《说文》:‘奚,大腹也。’今人谓匈(胸)腹间大者为奚匈,呼如鸡匈,遂有‘鸡胸龟背’之语。”
背乡离井 见“背井离乡”。
背义忘恩 元 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不想他背义忘恩,更待干罢。”
连抵其隙
扼腕叹息 晋 王隐《晋书 刘锟传》:“臣所以泣血宵呤扼腕长叹者也。”
背义负恩 《旧唐书 乔琳传》:“上以其累经重任,顿亏臣节,自受逆命,颇闻讥谐悖慢之言,背义负恩,固不可舍,命斩之。”
如芒刺背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回:“心下踌躇,坐卧不安,如芒刺背。”
汗流浃背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皇后纪下 献帝伏皇后》:“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自后不敢复朝请。”
腹背受敌 北齐 魏收《魏书 崔浩传》:“裕西入函谷,则进退路穷,腹背受敌。”
家书抵万金 唐·杜甫《春望》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离乡背井 元 关汉卿《金线池》:“我依旧安业着家,他依旧离乡背井。”
背道而驰 唐 柳宗元《〈杨评事文集〉后序》:“其余各探一隅,相与背驰于道者,其去弥远。”
黄发骀背 唐·李德裕《上尊号玉册文(会昌二年奉敕撰)》:“于是服冕之士,戴鹖之伦,暨藩侯邦伯,黄发骀背,不谋而进曰……”
面誉背非 《宋史·范杲传》:“杲性虚诞,与人交,好面誉背非。”
耳目喉舌 田流《我上的第一堂党的新闻课》:“报纸是党的耳目喉舌,是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纽带。”
背井离乡 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三折:“背井离乡,卧雪眠霜。”
黄发鲐背 南朝·宋·宗炳《明佛论》:“虽复黄发鲐背,犹自觉所经俄顷,况其短者乎?”
面是背非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9卷:“反比那面是背非,临财苟得,见利忘义,一班峨冠博带的不同。”
背水一战 宋 秦观《将帅》:“韩信之击赵,非素拊循士大夫也,背水一战而擒赵王歇,斩成安君,是不在乎任之久近也。”
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敦煌变文集 卷一 汉将王陵变》:“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汗流夹背 清·昭槤《啸亭杂录·阿文成相度》:“陪臣汗流夹背,出谓人曰:‘此诚宰相语。’”
当面输心背面笑 鲁迅《华盖集续编·海上通信》:“因为中国向来就是‘当面输心背面笑’,正不必‘新的时代’的青年才这样。”
压肩迭背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回:“江州府看的人,真乃压肩迭背,何止一二千人。”
转喉触讳 唐·韩愈《送穷文》:“各有主张,私立名字,捩手覆羹,转喉触讳。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