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bù chǐ xià wèn不耻下问 | 不耻:不以为耻辱;下问:降低身份请教别人。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 |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何晏集解:“下问,谓凡在己下者。” |
bù zài huà xià不在话下 |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 元 秦简夫《赵礼让肥》第四折:“以下各随次第加官赐赏,这且不在话下。” |
luò jǐng xià shí落井下石 | 看见别人落在井里;还往井下丢石头。比喻乘人之危;加以打击、陷害。 | 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
kuà xià pú fú胯下蒲伏 | 蒲伏:通“匍伏”,指伏地爬行。指汉朝韩信年少时有胯下之辱。 | 宋 秦观《人材》:“将如韩信而有胯下蒲伏之辱。” |
měi kuàng yù xià每况愈下 | 每:每一次;逐一;况:状况;愈:更加。比喻情况的发展越来越不好。 |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东坡一》:“非尽如此,后山乃比之教坊司雷大使舞,是何每况愈下,盖其谬耳!” |
yù mǎn tiān xià誉满天下 | 美好的名声天下皆知。亦作“誉满全球”、“誉满寰中”、“誉塞天下”。 | 唐·李华《唐扬州功曹萧颖士文集序》:“君七岁,能诵数经,背碑覆局;十岁以文章知名;十五誉满天下。” |
xià bǐ qiān yán,lí tí wàn lǐ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 写了一大篇文章,但没有接触到主题。 |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其结果,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仿佛像个才子,实则到处害人。” |
shàng zhī tiān wén,xià zhī dì lǐ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 知:晓得,知道。形容学问渊博,无所不至。 | 《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吴国贤臣伍子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经武律,以立其身。” |
shè xià quān tào设下圈套 | 引诱人受骗上当。 | 莫应丰《将军吟》第七章:“头头们进行了形势分析,估计走资派既然设下圈套,是必有阴险目的的。” |
bǐ xià liú qíng笔下留情 | 指写文章时作者的措词和用意委婉留有情面。 | 张贤亮《睡前絮语》:“在‘文革’时期是要判我们刑的,还是请评论家笔下留情为好。” |
zhǐ tīng lóu tī xiǎng,bù jiàn rén xià lái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 比喻只是口头说说,没有实际行动。 | 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三章:“一去就是好些年,说要回来,总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
xià yǎn xiāng kàn下眼相看 | 指瞧不起人。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一卷:“手下人那知言谈好歹,见是樵夫,下眼相看。” |
guī lǎo lín xià归老林下 | 指回到幽雅处所,度过晚年。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翩翩》:“大业已归老林下,意侄已死,忽携佳孙美妇归,喜如获宝。” |
shé qiáo bù xià舌桥不下 | 形容惊讶的神态。 | |
tǎn shàng tè xià忐上忑下 | 谓心神不定,恐惧不安。 | 《宋元戏文辑佚·张资鸳鸯灯》:“吃了万千控持,谙了无限磨难,受了多少忐上忑下。” |
chéng huān xī xià承欢膝下 | 承欢:旧指侍奉父母;膝下:子女幼时依于父母膝下,故表示幼年。旧指侍奉父母。 | 《孝经·圣治》:“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曰严。” |
dá zé jiān shàn tiān xià达则兼善天下 | 达:显贵。得志做了大官,就也把天下治理好。 | 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上》:“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
shàng qì bù jiē xià qì上气不接下气 | 形容因为劳累或焦急而气喘得很厉害。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七回:“一霎时漂流数百里外,直把一个好义急公的老鼠淹得上气不接下气。” |
yuè xià huā qián月下花前 | 本指游玩休息之处。后指男女幽会的地方。 | 唐 白居易《老病》诗:“尽听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 |
děng ér xià zhī等而下之 | 比这一等更差的。指事物递减;后面的比前面的差一级;低一等。 | 宋 楼钥《攻愧集》:“乡之贫者,或不及于此,则以此法等而下之。” |
shàng xià tóng mén上下同门 | 上下:指上一辈与下一辈。姑婿与侄婿的互称。 | 唐·赵璘《因话录》卷三:“杨仆射於陵在考功时,与李师稷及第。至其子相国嗣复知举,门生集候仆射,而李公在坐,时人谓之杨家上下门生。”自注:“代有姑之婿与侄之婿,谓之上下同门。” |
gè bù xiāng xià各不相下 | 各:各自;下:位置低。双方相比分不出高下。指双方对峙分不出胜负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5回:“与申大善士一帮旗鼓相当,彼此各不相下。” |
shí bù xià yàn食不下咽 | 食物虽在口中但咽不下去。形容忧心忡忡,不思饮食。 | 唐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霁云(南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 |
jī féi bù xià dàn鸡肥不下蛋 | 比喻条件太好了反而做不出成绩。 | |
mán shàng bù mán xià瞒上不瞒下 | 瞒:也作“漫”,欺骗,蒙蔽。瞒着上面,不瞒下面。指通同作弊,不使上级知道。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六回:“现在是上头堂官晓得了这桩事情。不瞒老哥说:这些事情原是瞒上不瞒下,常常有的,就是家兄及兄弟也常常替人家经手。” |
zòng héng tiān xià纵横天下 | 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 | 元 陈以仁《存孝打虎》第一折:“黄巢纵横天下,朝中文武并不以社稷为重。” |
shì chē xià zǒu释车下走 | 释:放下,放开。下车徒步跑。形容遇事不冷静。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行数百数,以驹为不疾,夺辔代之;御可数百步,以马为不进,尽释车而走。” |
chuáng xià niú dòu床下牛斗 | 听到床下蚂蚁动,误以为牛在相斗。形容体衰耳聪,极度过敏。 | 《晋书·殷仲堪传》:“仲堪父尝患耳聪,闻床下蚁动,谓之牛斗。” |
píng zhì tiān xià平治天下 | 平:平定;天下:指全中国。治理国家,使天下太平。 | 《孟子·公孙丑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
dī sān xià sì低三下四 | 指地位、工作等很卑下;低人一等。也指神态恭顺卑屈。 | 清 孔尚任《桃花扇 听稗》:“你嫌这里乱鬼当家别处寻主,只怕到那里低三下四还干旧营生。” |
lèi xià rú yǔ泪下如雨 | 泪水如同雨水一样流下来,形容十分悲伤。 | 《敦煌变文集 搜神记》:“姑忆念新妇,声彻黄天,泪下如雨。” |
diū xià pá er nòng sào zhǒu丢下耙儿弄扫帚 | 放下这样,又做那样。比喻事情总做不完。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7回:“上上下下,那不是他操心?你一个媳妇,虽然帮着,也是天天‘丢下耙儿弄扫帚’。” |
quán xià zhī kè泉下之客 | 泉:黄泉。指做鬼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1回:“想起宋万这人,虽然不曾立得奇功,当初梁山泊开创之时,多亏此人。今日作泉下之客!” |
tiān xià xiōng xiōng天下恟恟 | 形容局势动荡不安,群情喧扰。 | 《旧唐书·任瑰传》:“后主残酷无道,征役不息,天下恟恟,思闻拯乱。” |
tiān xià dà luàn天下大乱 | 天下:指中国或世界。全国或全世界的局势动荡不安。 | 《后汉书·曹节传》:“天下大乱,曹节、王甫幽杀太后,常侍侯览多杀党人,公卿皆尸禄,无有忠方者。” |
àn nà bù xià按捺不下 | 按捺:抑制,忍耐。无法抑制。 |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3卷:“舜美身心按捺不下,急忙关闭房门,径往夜来相遇之处。” |
tiān shàng tiān xià,wéi wǒ dú zūn天上天下,惟我独尊 | 惟:只有;尊:地位或辈分高。形容人妄自尊大,目空一切。 | 《敦煌变文集·太子成道经》第一卷:“天上天下,惟我独尊。” |
jiǔ jū rén xià久居人下 | 现指处境或职务长期处于他人之下。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隐士听了,大叫:“妙极!弟每时谓兄必必非久居人下者,……。” |
shàng xià fān téng上下翻腾 | 使上升又落下。 | |
guā tián bù nà lǚ,lǐ xià bù zhèng guān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 比喻避嫌疑。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 《艺文类聚》卷四一引三国 魏 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
mào tiān xià zhī dà bù wéi冒天下之大不韪 | 不韪:不是,错误。去干普天下的人都认为不对的事情。指不顾舆论的遣责而去干坏事。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
děng mǐ xià guō等米下锅 | 比喻生活困难,缺少钱用。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6回:“岂但不肯多出钱,照时值估价,还要少几两,分明知道我等米下锅,要杀我的巧。” |
jiàng xīn xià qì降心下气 | 虚心下气。 | 清·陈天华《警世钟》:“降心下气,和那平民党维新党,同心同德,不分畛域,共图抵制外国,一切大祸可免。” |
zài rén ǎi yán xià,zěn gǎn bù dī tóu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头 | 比喻受制于人,只得顺从。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8回:“古人道:‘不怕官,只怕管。’‘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头。’只是小心便是。” |
qī shàng mán xià欺上瞒下 | 对上欺骗,博取信任;对下隐瞒,掩盖真相。 | 唐 元结《奏免科率状》:“忝官尸禄,欺上罔下,是臣之罪。” |
xià bǐ rú shén下笔如神 | 指写起文章来,文思奔涌,如有神力。形容文思敏捷,善于写文章或文章写得很好。 | 《旧唐书 陆贽传》:“其于议论应对,明练理体,敷陈剖判,下笔如神,当时名流,无不推挹。” |
dōng yī xià xī yī xià东一下西一下 | 指做事无计划。比喻行动漂忽无定。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使木板子东一下,西一下,撺这一二百下子。” |
shàng fāng bù zú,xià bǐ yǒu yú上方不足,下比有余 |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晋书 王湛传》:“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下比魏舒有余。” |
shàng xià jiāo kùn上下交困 | 指上面(政府)下面(人民)都处于困难的境地。 | 《清史稿 食货志一》:“以中国所有财产抵借外债,积数十年不能清偿。摊派加捐,上下交困。” |
zhù rén xià shí助人下石 | 帮助别人去作害人的事。 | 鲁迅《三闲集·通信》:“对于他们,攻击的人又正多,我何必再来助人下石呢。” |
mǎi mǐ xià guō买米下锅 | 家中没有米,要去买米才能做饭。指生活贫困。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回:“退还给他,我不等他这二两银子买米下锅。” |
chéng xià zhī méng城下之盟 | 盟:盟约;和约。因强敌兵临城下而被迫签订的屈辱性和约。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桓公十二年》:“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 |
yuè xià lǎo月下老 | 唐·李复言《续幽怪录·定婚店》记载:唐朝韦固路过宋城,遇一老人在月光下翻检婚姻簿子。指媒人。 | 明·无名氏《女真观》第三折:“你权做个撮合山主亲的月下老,俺两个衔环之报,成就了碧桃花下凤鸾交。” |
líng shàng xià nüè陵上虐下 | 陵:通“凌”,欺侮;虐:残暴,侵害。欺侮在上的人,侵害在下的人。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裴松之引诸葛亮集:“为笑千载,皆不以义,陵上虐下故也。” |
jì rén mén xià寄人门下 | 寄:依靠。寄居在别人家中。比喻依附别人生活。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19章:“像她这样一个寄人门下的二十二岁的姑娘,目前的处境可想而知。” |
nǎn yán hàn xià赧颜汗下 | 赧:因羞愧而脸红。颜:面容。形容羞愧到极点。 |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七回:“公子誉之过情,令人赧颜汗下。” |
xià mǎ féng fù下马冯妇 | 以之比喻重操旧业的人。 | 《孟子 尽心上》:“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禺,莫之敢撄;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 |
bù kuì xià xué不愧下学 | 愧:惭愧。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愧下学。” |
fù yǒu tiān xià富有天下 | 有:享有,占有;天下:指全国。充分享有全国的财富。形容帝王最为富有。 | 战国·赵·荀况《荀子·荣辱》:“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所同欲也。” |
táo lǐ bù yán,xià zì chéng xī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 。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李将军列传论》:“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
tiān xià wú nán shì天下无难事 | 只要有决心去做,世上再困难的事也能办成。 | 宋·秦观《李训论》:“天下无难事,得其人则易于反掌。” |
cháo yě shàng xià朝野上下 | 朝野:指朝廷和民间;上下:从中央到地方。指从中央到地方,从做官的到老百姓。 | 清 魏源《治篇十一》:“其朝野上下,莫不玩细娱而苟近安,安其危而利其害。 |
xià bǐ chéng zhāng下笔成章 | 章:文章。形容富有才华;思路敏捷。一动笔就能写成文章。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陈思王植传》:“言出为论,下笔成章。” |
gāo xià rèn xīn高下任心 | 见“高下在心”。 | 《晋书·王敦传》:“进人退士,高下任心,奸狡饕餮,未有隗(刘隗)比。” |
kuà xià zhī rǔ胯下之辱 | 胯下:两条腿之间。从胯下爬过的耻辱。 | 《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
tiān xià wéi lóng天下为笼 | 笼:牢笼。旧时比喻为世事所束缚。 | 《庄子·庚桑楚》:“以天下为之笼,则雀无所逃。是故汤以胞人笼伊尹,秦穆公以五羊之皮笼百里奚。是故非以其所好笼之而可得者,无有也。” |
zhēn xià qǐ yuán贞下起元 | 用以表示天道人事的循环往复,周流不息。 | 《易 干》:“元亨利贞。”尚秉和注:“元亨利贞,即春夏秋冬,即东南西北,震元离亨兑利坎贞,往来循环,不忒不穷。” |
tiān xià wú nán shì,zhǐ pà yǒu xīn rén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 指只要有志向,有毅力,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9回:“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可知俗语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
dī shǒu xià qì低首下气 | 形容有所畏惧而不得不屈服。 | |
shàng hé xià mù上和下睦 | 谓长幼之间或上下级之间相处得很好。 | 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二折:“常则是户静门清,上和下睦,立计成家,众口流传。” |
shǒu xià kāo gāo首下尻高 | 头向下,屁股翘起。跪拜磕头的样子。 | 唐·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走官阶下,首下尻高。” |
tiān xià wū yā yī bān hēi天下乌鸦一般黑 | 比喻不管哪个地方的剥削者压迫者都是一样的坏。 |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天下乌鸦一般黑,这儿黑暗、龌龊,别处还不是一样。” |
shàng màn xià bào上慢下暴 | 谓君上骄慢,下民强暴。 | 《周易·系辞》:“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 |
bǐ xià chāo shēng笔下超生 | 超生:佛家语,指人死后灵魂投生为人。为了免使他人受难,书写时,在用意和措词方面都给予宽容或开脱。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实是不忍他含冤负屈,故此来到台前控诉,乞老爷笔下超生。” |
xià qiáo rù yōu下乔入幽 | 原指鸟儿从高树上下来,钻进幽深的山谷。比喻弃明从暗,或从良好的处境转入恶劣的处境。 |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幽谷者。” |
wǎng shàng nüè xià罔上虐下 | 罔:欺骗;虐:侵害。指瞒上欺下。 | 明·宋濂《元史·耶律楚材传》:“此贪利之徒,罔上虐下,为害甚大。” |
xià zhài ān yíng下寨安营 | 寨:防守用的栅栏;安:安置;营:营房。指军队驻扎下来。比喻建立临时的住宿或基地。 | |
chǐ jū rén xià耻居人下 | 以地位在人之下为耻,形容胸怀大志。 | 宋 陈亮《谢曾察院启》:“伏念某本无他长,耻居人下。常想英豪之行事,堕乃尘凡。” |
yán yǔ miào tiān xià言语妙天下 | 形容言语非常精妙。 | 东汉 班固《汉书 贾捐之传》:“君房下笔,言语妙天下。” |
shàng wú piàn wǎ,xià wú chā zhēn zhī dì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 头顶上没有一片瓦,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 |
fù shàng wǎng xià附上罔下 | 附:附和;上:君王,罔:欺骗;下:臣下。亲附君王,欺骗臣下。 | 汉·刘向《说苑·臣术》:“泰誓曰:‘附下而罔上者死,附上而罔下者刑。’” |
dī xīn xià yì低心下意 | 谓小心谨慎、专注不移。 | 《朱子语类》卷四四:“下学是低心下意做,到那做得超越,便是上达。” |
fàng xià bāo fú放下包袱 | 放:安放,搁置。丢开思想包袱,消除精神上的负担。 | 毛泽东《学习和时局》:“为了争取新的胜利,要在党的干部中间提倡放下包袱和开动机器。” |
tiān xià mò dí天下莫敌 | 见“天下无敌”。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至是凡五十年,而公破绍,天下莫敌矣。” |
zhí shàng zhí xià直上直下 | ①上下一贯。②从上到下,从头到脚。③形容陡直。 | 《朱子全书》卷四:“凡事都分做两边,是底放一边,非底放一边。是底是天理,非底是人欲。是即守而勿失,非即去而不留:此治一身之法也。治一家则分别一家之是非,治一邑则分别一邑之邪正,推而一州一路以至天下,莫不皆然:此直上直下之道。” |
shàng zhī suǒ hào,xià bì cóng zhī上之所好,下必从之 | 好:喜爱。在上的人喜欢什么,在下的人就一定会跟着做。 | 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
nǔ xià táo jiàn弩下逃箭 | 比喻近者反能免遭祸殃。因弩箭射远不射近,故有此比喻。 | 宋文莹《湘山野录》卷下:“今若匿得吾一身,则脱汝辈数家之祸,然万无搜近之理,所谓‘弩下逃箭’也。” |
zú shàn tiān xià卒擅天下 | 卒:终于;擅:独揽,据有。指终于得到天下。 |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故文王果收功于吕尚,卒擅天下,而身立为帝王。” |
xià bǎn zǒu wán下坂走丸 | 在山坡上往下滚弹丸。比喻顺势无阻,敏捷而无停滞。 | 汉 荀悦《汉纪 高祖纪一》:“则边城皆喜,相率而降,此由以下阪而走丸也。” |
tiān xià dà zhì天下大治 | 指国泰民安。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一卷:“尧舜时操五弦琴,歌《南风》诗,天下大治。” |
líng shàng nüè xià凌上虐下 | 凌:欺负。欺侮在上的人,虐待在下的人。 | 《三国志·魏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昔项籍总一强众,跨州兼土,所务者大,然卒败垓下,死于东城,为笑千载,皆不以义,凌上虐下故也。” |
tiān xià yī jiā天下一家 | 视天下人为一家,和睦相处。也指全国统一。 | 《礼记·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 |
bù qī dì xià不欺地下 | 地下:黄泉之下。指人刚正不阿,坚持原则。 | |
hēi dēng xià huǒ黑灯下火 | 形容黑暗没有灯光的情景。 | 老舍《骆驼样子》十二:“你始终也没进去。黑灯下火的教鞭教我和太太瞎抓。” |
tiān xià xiōng xiōng天下匈匈 | 形容局势动荡不安,群情喧扰。 |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天下匈匈数岁,成败未可知。” |
míng mǎn tiān xià名满天下 | 天下闻名。形容名声极大。 | 先秦 管仲《管子 白心》:“名满于天下,不若其已也。” |
jiāng hé rì xià江河日下 | 日:一天天;下:低处。江河一天天流向低处;比喻事物日益衰落或局势越来越糟。 | 清 顾炎武《答徐甥公肃书》:“昊天不吊,大命忽焉,山岳崩颓,江河日下,三风不儆,六逆弥臻。” |
xià lín wú jì下临无际 | 临:居高处朝向低处。从高往下看,望不见底。形容地势极其陡峭。 | |
mǎi shàng gào xià买上告下 | 贿赂上司,央告下人。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6回:“宋太公自来买上告下,使用钱帛。” |
jù gāo lín xià据高临下 | 凭借高处俯控低处,指凭仗优势地位足以控制别人。 | 清 郑观应《盛世危言 边防一》:“盖有土垒,则据高临下,敌必不克骤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