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以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以的成语
成语 解释 出处
yǐ yí fá yí以夷伐夷夷:旧指外族或外国。指在军事上利用对方本身的矛盾,使自相冲突,削弱力量。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邓训传》:“议者咸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护。”
shì mù yǐ sì拭目以俟见“拭目以待”。宋·杨万里《答普州李知府》:“伏惟财幸笔櫜之除,方且拭目以俟。”
xié tài shān yǐ chāo běi hǎi挟泰山以超北海挟:夹持;超:跨过。夹着泰山跨过北海。比喻绝对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yǐ zǐ wéi zhū以紫为朱见“以紫乱朱”。明·刘基《官箴中》:“俾好作恶,以紫为朱。”
yǐ gōng shú zuì以功赎罪赎:抵偿。用功劳抵消罪过。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凌统传》:“以功赎罪。”
yǐ duàn tóu luǎn以碫投卵碫:磨刀石。用磨刀石去砸蛋。比喻以强攻弱,必胜无疑。《孙子·势篇》:“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yǐ fáng wàn yī以防万一用以防备难以预料的事情。万一:可能性极小的意外变化。冯德英《迎春花》第14章:“他就又采取以防万一的想法,心想,反正是自愿的事,何必去做?”
yǐ guǎn kuī bào以管窥豹用竹管看豹,只能见其身上的一斑。比喻目光狭隘,见识短浅。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wú yǐ zì róng无以自容容:容纳。没有什么可以藏身。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2卷:“五更酒醒,觉衣衫拘绊,索烛览镜,羞愧无以自容。”
yǐ yí gōng yí以夷攻夷①使夷人自相攻伐。本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实行的一种民族分化政策。②晚清时,亦指利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来对付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汉书·晁错传》:“以蛮夷攻蛮夷,中国之形也。”颜师古注:“不烦华夏之兵,使其同类互相攻击也。”《明史·李材传》:“给事中唐尧钦等亦言:‘材以夷攻夷,功不可泯。’”
zì kuài yǐ xià自郐以下吴国的季礼在鲁国看周代的乐舞,对于各诸侯国的乐曲都有评论,但从刽国以下他就没有再表示意见。比喻从某某以下就不值得评论。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自郐以下无讥焉。”
jiàng gé yǐ qiú降格以求降:降低;格:规格;标准。降低标准来寻求或要求。指不坚持原来的要求和标准。鲁迅《坟 灯下漫笔》:“那么到亲戚朋友那里借现钱去罢,怎么会有?于是降格以求,不讲爱国了,要外国银行的钞票。”
yǐ xuè xǐ xuè以血洗血洗:洗雪。用仇敌的血来洗雪血仇。指杀敌报仇。《旧唐书·源休传》:“我国人皆欲杀汝,唯我不然。汝国已杀突董等,吾又杀汝,犹以血洗血,污益甚尔。”
liáo yǐ zú suì聊以卒岁聊:姑且;勉强;卒:尽;终;岁:一年。姑且这样度过一年。本指逍遥自在地度日。现用以形容生活的艰难。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一年》:“人谓叔向曰:‘子离于罪,其为不知乎?’叔向曰:‘与其死亡若何?诗曰: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知也。’”
yǐ shòu qí jiān以售其奸售:销售。用来推行他的奸计。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例如张国焘,则利用许多党员的无知以售其奸。”
yǐ bù biàn yīng wàn biàn以不变应万变用一种固定来处理变化的事情。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最后的贵族》:“我经历了四个朝代,总结出的经验是‘以不变应万变’。”
yǐ bái wéi hēi以白为黑谓颠倒是非。《吕氏春秋·应同》:“故君虽尊,以白为黑,臣不能听。”
yǐ yí zhì yí以夷制夷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邓训传》:“议者咸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护。”
xǔ yǒu yǐ sǐ许友以死许:应许。朋友以死相许。形容重友谊。《周礼·曲礼上》:“父母存,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
zhì zú yǐ jù jiàn,yán zú yǐ shì fēi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智:智谋,指巧诈,诡辩;谏:规劝。巧诈足够拒绝别人的规劝,言辞足够掩饰自己的过失。西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
yǐ sǐ jì zhī以死济之不惜一死来把某事继续下去。形容决心很大,不可动摇。章炳麟《电湘救赵》:“炎公受省宪付托之重,更当以死济之。”
xū jǐ yǐ tīng虚己以听形容接受意见的态度诚恳。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二卷:“君子盛德而卑,虚己以受人。”
è è yǐ chāng谔谔以昌谔谔:直言争辩的样子。百官敢于直言争辩,国家就会兴盛。西汉 司马迁《史记 商君列传》:“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武王谔谔以昌,殷纣墨墨以亡。”
yǐ wéi kǒu shí以为口实口实:话柄。作为谈话的资料。指作为指责、攻击或嘲笑的话柄。春秋·鲁·左丘明《国语·楚语下》:“使无以寡君为口实。”
shí xí yǐ cáng什袭以藏什:形容多;袭:重迭。一层又一层把东西包裹起来。形容十分珍重地收藏好物品。同“什袭而藏”。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九十五回:“人家竞相传钞,什袭以藏。”
bēi yǐ zì mù卑以自牧指以谦卑自守。语出《易 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王弼注:“牧,养也。”高亨注:“余谓牧犹守也,卑以自牧谓以谦卑自守也。”
zhì bīng yǐ xìn治兵以信治兵:管理军队,训练军队。指要用信义来统驭军队《握奇经·八阵总述》:“治兵以信,求胜以奇;信不可易,战无常规。”
bù yǐ wéi chǐ不以为耻不认为是可耻。指不知羞耻。《邓析子 转辞》:“今挂劓不以为耻,斯队之所以乱多治少也。”
yǐ máo xiāng mǎ以毛相马根据毛色判断马的优劣。比喻从表面上看问题,其所得认识往往与实际不符。汉·桓宽《盐铁论·利议》:“故以言举人,若以毛相马,此其所以多不称举。”
wàng qí suǒ yǐ忘其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一来看见大郎殷勤,道是敬他人才,安然托大,忘其所以。”
wú yǐ sè zé无以塞责自谦之语。无法弥补自己应负的责任。《汉书 东方朔传》:“妾幸蒙陛下厚恩,先帝遗德,奉朝请之礼,备臣妾之仪,列为公主,赏赐邑人,隆天重地,死无以塞责。”
zuò yǐ dài dàn坐以待旦旦:天亮。坐着等待天亮。比喻勤勉。《尚书 太甲上》:“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旁求俊彦。”
gǔn yī yǐ guī衮衣以归衮衣:古代君王穿的礼服;归:回来。立下赫赫战功,官拜高位回来。唐·刘禹锡《贺门下裴相公启》:“绣斧既定,衮衣以归。”
zhèng yǐ huì chéng政以贿成形容旧社会政治腐败,官场黑暗,不行贿就办不成事。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年》:“今自王叔之相也,政以贿成,而刑放于宠。”
yǐ xū wéi shí,yǐ shí wéi xū以虚为实,以实为虚表面上很空虚,实际上作好了充分准备;表面看来准备很充分,实际上是虚张声势。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32章:“但臣与逆贼周旋三年,深知逆贼狡计甚多,常常以虚为实,以实为虚。”
yǐ huá zhì huá以华制华华:中国人;制:控制。用中国人控制中国人。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它将更厉害地进行其‘以华制华’的政治进攻和‘以战养战’的经济侵略。”
yǐ yǎng shāng shēn以养伤身为了获得养育自己的条件,反而使身体受到损害。比喻得不偿失。《庄子·让王》:“夫人王亶父,可谓能尊生矣。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惑哉!”按,此语亦见《吕氏春秋·审为》与《淮南子·道应训》。
zì yǐ wéi rán自以为然然:这样。自己认为自己是对的。形容主观、不虚心的态度。
chā yǐ háo lí,shī zhī qiān lǐ差以毫厘,失之千里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yǐ bào yì luàn以暴易乱用残暴者代替残暴者。指统治者换了,暴虐的统治没有改变。南朝·宋·范晔《宦者传论》:“虽袁绍龚行,芟夷余,然以暴易乱,亦何云及。”
shī zhī háo lí,chà yǐ qiān lǐ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指细微的失误,可导致巨大的差错。《陈书 虞荔传》:“夫安危之兆,祸福之机,匪独天时,亦由人事。失之毫厘,差以千里。是以明智之士,据重位而不倾,执大节而不失,岂惑于浮辞哉?”
yǐ jiāo tóu qī以胶投漆比喻相合而密不可分。唐·孔颖达《〈春秋正义〉序》:“晋世杜元凯又为《左氏集解》,专取丘明之传以释孔氏之经,所谓子应乎母,以胶投漆,虽欲勿合,其可离乎!”
yǐ lǐ cè hǎi以蠡测海以:用;蠡:贝壳;利用贝壳当瓢;测:量。用贝壳来量海水。比喻观察或了解得很狭窄、片面;也比喻知识浅薄。汉 东方朔《答客难》:“以管窥天,以蠡测海。”
yǐ shēn xùn guó以身殉国忠于自己的国家而献出生命。南朝 梁 沈约《宋书 沈文秀传》:“伯宗曰:\'丈夫当死战场,以身殉国,安能归死儿女手中乎?\'”
zhī yǐ cáng wǎng知以藏往知:通“智”,机智。机智则善于积累往日的经验,以为来日的借鉴。《周易·系辞上》:“神以知来,知以藏往。”
yǐ ruò shèng qiáng以弱胜强凭弱小的力量战胜力量强大的。邓小平《我们有信心把中国的事情做得更好》:“抗日战争打了八年,抗美援朝打了三年,我们有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传统。”
yǐ jiān zhǐ fán以煎止燔用加热来制止燃烧。比喻处理方法不对,反而助长已成之势。汉·桓宽《盐铁论·错币》:“汉初乘弊而不改易,畜利变币,欲以反本,是犹以煎止燔,以火止沸也。”
yǐ huǒ zhǐ fèi以火止沸见“以汤止沸”。汉·桓宽《盐铁论·错币》:“汉初乘弊而不改易,畜利变币,欲以反本,是犹以煎止燔,以火止沸也。”
yǐ shā zhǐ shā以杀止杀用严峻的法律禁止人犯法。《商君书 画策》:“故以战去战,虽战可也。以杀去杀,虽杀可也。”
yǐ ròu qū yíng以肉驱蝇比喻行为和目的自相矛盾,只能得到相反的结果。明·张居正《答南学院周乾明》:“令人不解宽义,一切务为姑息弛纵,贾誉于众,以致士习骄侈,风俗日坏,间有一二力欲挽之,则又崇饰虚谈,自开邪径,所谓以肉驱蝇,负薪救火也。”
yǐ yán qǔ rén以言取人根据人的口才去判断其智能。《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rú yuàn yǐ cháng如愿以偿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6回:“在抚台面前说了许多好话,后来也祥甫竟如愿以偿,补授临清州缺。”
yǐ zhòng bào guǎ以众暴寡以人多势众的一帮去欺凌、迫害人少势弱的一方。《商君书·画策》:“神农既没,以强胜弱,以众暴寡。”
yǐ xiǎo jiàn dà以小见大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老舍《赵子曰》:“这样的事实不能算他的重要建设,可是以小见大,这几件小事不是没有完全了解新思潮的意义的人们所能办到的。”
yī zé yǐ xǐ,yī zé yǐ jù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一方面高兴,一方面又害怕。《论语·里仁》:“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yǐ lù wéi mǎ以鹿为马把鹿说成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汉·陆贾《新语·辨惑》:“秦二世之时,赵高驾鹿而从行,王曰:‘丞相何为驾鹿?’高曰:‘马也。’王曰:‘丞相误邪,以鹿为马也。’高曰:‘乃马也。陛下以臣之言为不然,愿问群臣。’于是乃问群臣,群臣半言马半言鹿。”
yǐ cì shì shì以刺世事以:表示目的的连词。来讽刺当世之事。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yǐ bù jì kě以不济可指用否定错误意见的办法,帮助国君走上成功之路。不,同“否”。济,成。《左传·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杜预注:“否,不可也。献君之否,以成君可。”
yǐ zhàn qù zhàn以战去战用战争消灭战争。先秦 商鞅《商君书 画策》:“故以战去战,虽战可也。”
yǐ jǐng xiào yóu以儆效尤儆:告诫;警戒;效尤:效仿过错;学人家做坏事。用对某些坏人坏事的惩罚来警戒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先秦 左丘明《左传 庄公二十一年》:“郑伯效尤,其亦将有咎!”
shì mù yǐ guān拭目以观拭目:擦眼睛。擦亮眼睛看。指仔细观看。宋·邵博《闻见后录》第15卷:“公既在位,中外咸喜,信在言前,拭目以观。”
chā ruò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差若毫厘,谬以千里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礼记 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yǐ yē fèi cān以噎废餐由于吃饭打噎,便不敢再进食。比喻因偶然受到挫折,就停止应做的事情。《南史 贺琛传》:“卿又云‘百司莫不奏事,诡竞求进’。今不许外人呈事,于义可否?以噎废餐,此之谓也。”
yǐ yē fèi guāng以噎废飡由于吃饭打噎,便不敢再进食。比喻因偶然受到挫折,就停止应做的事情。
liáo yǐ zì wèi聊以自慰聊:姑且;自慰:自我安慰。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汉 张衡《鸿赋序》:“余五十之年,忽焉已至,永言身事,慨然其多绪,乃为之赋,聊以自慰。”
xū wèi yǐ dài虚位以待留着位置等待。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宁可虚位以待人,不可以人而滥位。”
liáo yǐ zì yú聊以自娱聊:姑且。姑且用以自我娱乐宽慰。西汉 司马迁《史记 南越列传》:“老臣妾窃帝号,聊以自娱,岂敢以闻天王哉!”
bù yǐ rén fèi yán不以人废言废:废弃。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春秋 孔子《论语 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yǐ sī fèi gōng以私废公由于私情而废弃公务。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六回:“晃回顾众将,厉声大叫曰:‘若取得云长首级者,重赏千金!’公惊曰:‘公明何出此言?’晃曰:‘今日乃国家之事,某不敢以私废公。’言讫,挥大斧直取关公。”
yǐ gǔ zhì jīn以古制今按照古代的成规来处理当今的事务。《战国策·赵策二》:“谚曰:‘以书为御者,不尽于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于事之变。’”
nán yǐ yù liào难以预料预:预先;料:料想,估计。很难预先想到。三国 蜀 诸葛亮《后出师表》:“凡事如是,难以逆料。”
nán yǐ nì liào难以逆料逆:预先;料:料想。很难事先料到。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凡事如此,难可逆料。”
jī zhì yǐ mò赍志以殁见“赍志而殁”。宋·范浚《徐忠壮传》:“而率赍志以殁,义士所为悼叹者也。”
fāng yǐ lèi jù方以类聚谓同类事物相聚一处。《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yǐ róng qǔ rén以容取人只凭容貌来衡量人的品质和才能。《韩非子·显学》:“孔子曰:‘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孔子家语·子路初见》:“以容取人,则失之子羽; 以辞取人,则失之宰予。”
xié tiān zǐ yǐ lìng tiān xià挟天子以令天下挟制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同“挟天子以令诸侯”。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从。”
yǐ guī wéi tiàn以规为瑱规:规劝;瑱:古人冠冕上垂在两侧以塞耳的玉。把规劝的话当作塞耳的瑱。比喻不听别人的规劝。《国语·楚语上》:“赖君用之也,故言。不然,巴浦之犀犛兕象,其可尽乎!其又以规为瑱也。”
yǐ fǎ wéi jiào以法为教以:用;教:教育。引用法律条文充当教育的内容。《韩非子 五蠹》:“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
yǐn shǒu yǐ wàng引首以望抬头远望。形容殷切盼望。《孟子 梁惠王上》:“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新五代史 唐臣传 郭崇韬》:“况今大号已建,自河以北,人皆引首以望成功而思休息。”
shù yǐ wàn jì数以万计数:数目。以万来计算。形容极多。《明史·彭韶传》:“监局内臣数以万计,利源兵柄尽以付之,犯法纵奸,一切容贷,此防微之道未终也。”
chā zhī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过犹不及”宋 朱熹集注:“夫过不及,均也。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shī zhī háo lí,miù yǐ qiān lǐ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西汉 戴圣《大戴礼记 保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jì zhī yǐ sǐ继之以死不惜一死来把某事继续下去。形容决心很大。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kě yǐ yì huì,bù kě yán chuán可以意会,不可言传会:领会,理解。只能心领神会,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清·刘大魁《论文偶记》:“凡行文多寡短长,抑扬高下,无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
xié tiān zǐ yǐ zhēng sì fāng挟天子以征四方挟:挟制。挟制皇帝,用朝廷的名来征讨四方。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
yǐ zhǐ náo fèi以指挠沸挠:搅。用手指搅开水。比喻不自量力,一定失败。先秦 荀况《荀子 议兵》:“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挠沸。”
yǐ lí zhì shǔ,yǐ bīng zhì shéng以狸致鼠,以冰致绳用猫招引老鼠,用冰作绳索。比喻事情不能成功。《吕氏春秋 功名》:“以狸致鼠、以冰致绳,虽工不能。”
yǐ zhuī cì dì以锥刺地用锥子刺地来测量地的深浅。比喻见识浅陋,所知甚少。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
xiāng jiàn yǐ chéng相见以诚以真心诚意相对待。郭沫若《相见以诚》:“但今天是应该相见以诚的时候了。”
lǜ yǐ wéi cháng率以为常成为经常的事。《北齐书·司马子如传》:“及其当还,高祖及武明后俱有赉遗,率以为常。”宋·文天祥《与朱太博埴》:“骑马囊饭,朝往夕还,率以为常,而山外事一毫不接耳目矣。”
rì yǐ wéi cháng日以为常经常做某件事,成了惯例常规。金·王若虚《<论语>辨惑》:“不然则予之耽寝,日以为常,记者语简而不尽其详,亦不可知。”
jī yǐ wéi cháng积以为常指习惯成自然。同“习以为常”。《旧唐书 张柬之传》:“今姚府所置之官……唯知诡谋狡算,恣情割剥,贪叨动掠,积以为常。”
záo huài yǐ dùn凿坏以遁谓隐居不仕。语本《淮南子·齐俗训》:“颜阖,鲁君欲相之而不肎,使人以币先焉,凿培而遁之。”《淮南子·齐俗训》:“颜阖,鲁君欲相之而不肎,使人以币先焉,凿培而遁之。”
xiāng xǔ yǐ mò相喣以沫喣:吐口水。彼此吐口水来湿润对方。比喻在困境中以微薄的力量竭力互相帮助。晋·葛洪《抱朴子·诘鲍》:“俭以率物,以为美谈,所谓盗跖分财,取少为让,陆处之鱼,相喣以沫也。”
kǎi dāng yǐ kāng慨当以慷与“慷慨”意思相同,指充满正气,情绪激动。“当以”无实际意义。汉·曹操《短歌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zé jǐ yǐ zhōu,dài rén yǐ yuē责己以周,待人以约周:周到,引申为严格;约:简单,引申为不苛求。要求自己严格,对待别人要宽厚。唐·韩愈《原毁》:“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yǐ yī jǐng bǎi以一儆百见“以一警百”。萧复兴《贴深蓝色海绵的球拍》:“连队的指导员是个复员军人,本想以一儆百,好好批评她一通。”
xí yǐ chéng sú习以成俗俗:习惯。长期以来就是这样做,成了习俗。《魏书 高允传》:“虽条旨久颁,而俗不革变。将由居上者未能悛改,为下者习以成俗,教化陵迟,一至于斯。”
yǐn yǐ wéi róng引以为荣以此事为光荣。老舍《四世同堂》七四:“他们一向规规矩矩,也把儿女们调教的规规矩矩,这是他们引以为荣的事。”
yíng rèn yǐ jiě迎刃以解同“迎刃而解”。《中国近代文论选·论科学之发达可以辟旧小说之荒谬思想》:“准此推之,以真理诘幻状,以实验捣虚情,虽举国若狂,万人同梦,而迎刃以解,涣然冰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