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tōng qián chè hòu通前彻后 | 从开头到结尾。全部,整个。 |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经四》:“大凡读书须要通前彻后看,故得圣人之意。” |
wū què tōng cháo乌鹊通巢 | 乌:乌鸦;鹊:喜鹊;通:通“同”,共同。乌鸦与喜鹊同巢。比喻异类和睦相处。 | 《隋书·郭隽传》:“家门雍睦,七叶共居,犬豕同乳,乌鹊通巢,时人以为义感之应。” |
bā xiān guò hǎi,gè xiǎn shén tōng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 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办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领互相比赛。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81回:“正是八仙过海,独自显神通。” |
yān huì guàn tōng淹会贯通 | 犹融会贯通。 | 明·高启《〈史要类钞〉序》:“遂使义理之微不备,事变之实不详,无以淹会贯通,明其同异而辨其得失矣。” |
hàn gé bù tōng扞格不通 | 扞格:互相抵触,格格不入。固执成见,不能变通。 |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一回:“其余十八行省,那一处不是执迷不化,扞格不通呢?” |
wú suǒ bù tōng无所不通 | 通:知道。没有什么不知道的。 | 《孝经 感应》:“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
róng huì guàn tōng融汇贯通 | 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 秦牧《艺海拾贝 独创一格》:“郑板桥学习任何东西,都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融汇贯通,发扬创造性。” |
tōng rú shuò xué通儒硕学 | 犹言通儒达士。 | 《南史·贺瑒传》:“通儒硕学,复见贺生。今且还城,寻当相屈。”又《儒林传·顾越》:“弱冠游学都下,通儒硕学,必造门质疑,计论无倦。” |
bā miàn yuán tōng八面圆通 | 形容为人处事圆滑,处处应付周全。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8回:“第二要嘴巴会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了官场说官场上的话,见了生意人说生意场中的话,真正要八面圆通,十二分周到,方能当得此任。” |
tōng xiāo chè dàn通宵彻旦 | 见“通宵彻昼”。 | 《九尾鱼》第169回:“秋谷知道自己寒热来得厉害的时候,他们两人都是通宵彻旦的伏侍,心上十分感激。” |
tōng shāng huì gōng通商惠工 | 通商:便利各地货物交流;惠:给人以好处。使贸易畅通,给工商业者带来好处。 | 《左传·闵公二年》:“务材训农,通商惠工。” |
shí tōng yùn tài时通运泰 | 泰:平安。时运通泰。形容时世遭遇都很顺利安泰。 | 《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且忍耐在家里,俟时通运泰必有发迹的分也。” |
huò rán guàn tōng豁然贯通 | 豁然:开阔通达的样子;贯:贯穿;通:通晓。一下子就彻底明白;通晓了。 | 宋 朱熹《大学章句》:“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 |
tōng lì hé zuò通力合作 | 不分彼此;共同努力。通:联合。 | 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盍彻乎”宋 朱熹注:“一夫受田百亩,而与同沟共井之人,通力合作,计亩均收。” |
qióng tōng dé shī穷通得失 | 穷:不得志;通:畅达。遭遇的坎坷与顺利,利益的得与失。指人生遭遇。 | 清·胡泉《<聊斋志异>续题》:“快平生,穷通得失,悲欢笑骂假荒唐。” |
qìng diào bù tōng庆吊不通 | 庆:贺喜;吊:吊唁。不予贺喜、吊唁。指不与人来往 | 章炳麟《平等论》:“是四类者,庆吊不通,婚媾不遂,载在册府,世世无有移易。” |
tōng yì dà dōu通邑大都 | 同“通都大邑”。 | 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 |
tōng dū dà yì通都大邑 | 都:都市;邑:城。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 | 唐 韩愈《守戒》:“今之通都大邑,介于屈强之间,而不知为备。” |
tōng dōu dà bù通都大埠 | 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同“通都大邑”。 | 燕斌《<中国新女界杂志>发刊词》:“近年以来,朝野上下,始从事于女子教育问题,通都大埠之间,女校相继成立。” |
mài luò guàn tōng脉络贯通 | 脉络:人体内的经络。比喻事物前后连贯,条理清楚。 | 宋·朱熹《<中庸>序》:“然后此书之旨,支分节解,脉络贯通。” |
sì tōng wǔ dá四通五达 | 四通八达。形容交通畅达无阻。 | 西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地。” |
bó shí duō tōng博识多通 | 博:广博。识:学识。通:精通事理。指学识广博,精通事理。 | |
gè xiǎn shén tōng各显神通 | 比喻在各自工作中显身手。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1回:“正是八仙过海,独自显神通。” |
tōng fēng tǎo xìn通风讨信 | 犹言通风报信。 | 明·沈鲸《双珠记·京邸叙亲》:“宫城中不比民家,虽皇后贵妃,难与父母往来,况宫女禁闭在内,谁能通风讨信。” |
tōng yōu dòng líng通幽洞灵 | 通晓、洞察幽冥灵异之事。 | 南朝·梁·陆倕《新刻漏铭》:“尚辨天意,犹测地情。况我神造,通幽洞灵。” |
cái yùn hēng tōng财运亨通 | 运:运气;命运;亨通:顺利;通畅。发财的运气好;钱赚得顺利;痛快。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70回:“谁知财运亨通,飘到长人国,那酒坛竟大获其利。” |
tōng yōu gòng huàn通忧共患 | 共同承担忧患。 | 康有为《上皇帝第二书》:“尝推先王之意,非徒集思广益,通达民情,实以通忧共患,给民合志。” |
tōng shí dá biàn通时达变 | 同“通权达变”。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01回:“客新有从山东来者,曰蔡泽,其人有王伯之才,通时达变,足以寄秦国之政。” |
tòu gǔ tōng jīn透古通今 | 透:通过。贯通古今。 | 元·王吉昌《行香子·木金间隔》:“杳冥时,踪迹难寻,无中显有,透古通今。” |
tōng sú yì dǒng通俗易懂 |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 邓小平《跃进中原的胜利形势与今后的政策策略》:“这十六个字,通俗易懂。” |
tōng gōng yì shì通功易事 | 分工合作,互通有无,拿多余的换没有的。 |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子不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布。” |
tōng xiǎn chàng jī通险畅机 | 使险要之地畅通无阻。 | 郑观应《上晋抚胡蕲生中丞条陈》:“今欲通险畅机,诚非火车铁路不为功。” |
róng huì tōng jiā融会通浃 | 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 宋 叶適《司农卿湖广总领詹公墓志铭》:“已而遍观诸书,博求百家,融会通浃,天文、地理、象数、异书,无不该极。” |
páng tōng qǔ chàng旁通曲畅 | 亦作“旁通曲鬯”。普遍通达。 | |
tōng rú dá shí通儒达识 | 见“通儒达士”。 | 《南齐书·礼志》:“汉之于周,世代于此,通儒达识,不以为非。” |
tōng yōu dòng míng通幽洞冥 | 通晓、洞察幽冥之事。 | 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文成作师,通幽洞冥。” |
tōng cái zhī yì通财之谊 | 谊:交情。在钱财上互通有无、互相支援的交情。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你虽是个便家,况你我还有通财之谊;只是你在差次,那有许多银子?” |
tōng zhēn dá líng通真达灵 | 与神仙交往。 | 《云笈七签》卷四七:“太上四明,九门发精,耳目玄彻,通真达灵。” |
tōng dá gǔ jīn通达古今 | 通:通晓;达:到达。通晓古代和现代的事物。形容知识渊博,见闻广博。 | 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赞》:“唯孟轲、孙况、董仲舒、司马迁、刘向、扬雄,此数公者,皆博物洽闻,通达古今。” |
tōng xiāo dá dàn通宵达旦 | 整整一夜到天亮。通宵:整夜;达:到;旦:天亮。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独孤生归途闹梦》:“狮蛮社火,鼓乐笙箫,通宵达旦。” |
fēi tōng xiǎo kě非通小可 | 非:不;通:同“同”;小可:寻常,一般。指情况严重或事情重要,不能忽视。 | 《永乐大典戏文·<小孙屠·朱令史诬陷孙必达>》:“这的是人命事,非通小可。” |
zhōng tōng wài zhí中通外直 | 莲的茎中心有孔可通上下,其外正直,不弯不曲。比喻人的心胸宽广,行为端正。 | 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
gǒu pì bù tōng狗屁不通 | 指责别人说话或文章极不通顺。 |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35回:“柳老赖婚狼心推测,冯生联句狗屁不通。” |
tōng nán chè běi通南彻北 | 谓贯穿南北。 | 赵树理《三里湾》:“又往前走,就看见东山根通南彻北的一条河从北边的山缝里钻出来,又钻进南边的山缝里去。” |
tōng tiān dá dì通天达地 | 犹言顶天立地。 |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三六回:“俺是通天达地,有一无二,带管本山山寨头名寨主女将军。” |
róng yè guàn tōng融液贯通 | 犹融会贯通。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 清 秦笃辉《平书 文艺下》:“殆于圣贤之义理,心领神会,融液贯通,然后参之经史子集,以发其光华,范之规矩准绳,以密其法律,而后乃称为文。” |
yǒu wú xiāng tōng有无相通 | 互通有无,互相接济。 | 宋·文天祥《刘定伯墓志铭》:“朋友有无相通,急难于我乎赴。” |
sì tōng bā dá四通八达 | 通、达:畅通无阻。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便利。 | 《子华子 晏子问党》:“其涂之所出,四通而八达,游士之所凑也。” |
guàn tōng róng huì贯通融会 | 犹言融会贯通。 | 宋·袁燮《〈象山先生文集〉序》:“自始知学,讲求大道,弗得弗措,久而寝明,又久而大明,此心此理,贯通融会,美在其中,不劳外索。” |
xuè mài xiāng tōng血脉相通 | 血脉:血统。指有血缘亲属关系。比喻关系极为亲密。 | 唐·卢氏《逸史·治针道士》:“人血脉相通如江河,针灸在思其要津。” |
shū tōng èr yǒu书通二酉 | 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据说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见《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后因以此为喻。 | 语出《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 |
wén tōng cán jǐn文通残锦 | 比喻剩下不多的才华。典出《南史·江淹传》。南朝梁江淹,字文通,年轻时就很有才华。传说他晚年梦见晋张协对他说:“前以一匹锦相寄,今可见还。”江淹把几尺残锦奉还,张大怒说:“那得割截都尽。”江淹的文才从此大不如前。 | 典出《南史·江淹传》。南朝梁江淹,字文通,年轻时就很有才华。传说他晚年梦见晋张协对他说:“前以一匹锦相寄,今可见还。”江淹把几尺残锦奉还,张大怒说:“那得割截都尽。”江淹的文才从此大不如前。 |
yī niàn tōng tiān一念通天 | 十分专注的一个心念可以和上天沟通。指心念专一 | 汉·魏伯阳《参同契》:“精勤不退,一念通天。” |
tōng qián chè hòu通前澈后 | 见“通前彻后”。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6回:“只要这等通前澈后一算,就知道这书不是脱岔露空了。” |
mù jiāo xīn tōng目交心通 | 以眼色传情,心中相互沟通。 | 宋·无名氏《鬼董》第二卷:“卜居西湖,邻邸有白衣少妇来寓,艳冶而慧,始见犹自匿,稍久,目交心通。” |
tōng jīn bó gǔ通今博古 | 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现代和古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多。形容知识渊博。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回:“兼且通今博古,出口成文。” |
shǒu wěi guàn tōng首尾贯通 | 首尾:前后。指前后连贯相通。 | 宋·王观国《学林·古赋题》:“盖亦拟张衡《二京》而为《三都赋》……此赋首尾贯通,亦一赋也。” |
mù dá ěr tōng目达耳通 | 形容感觉灵敏,非常聪明。 | 汉·袁康《越绝书·外传记策考》:“噽为人览闻辩见,目达耳通,诸事无所不知。” |
tōng qú dà yì通衢大邑 | 同“通都大邑”。 | 清·王瑬《钞币议》:“又令通衢大邑设立官局,民以他省钞至者,验明准其换本省钞行用。” |
tōng gōng yì shì通工易事 | 见“通功易事”。 | 清·魏源《默觚·治篇》:“车马之驰驱,衣裳之曳娄,酒食鼓瑟之愉乐,皆巨室与贫民所以通工易事,泽及三族。” |
tōng wén dá yì通文达艺 | 多才多艺,知识渊博。 | 《西游补》第一回:“我们老和尚是个通文达艺之人,却又慈悲太过。” |
fēng tōng dào huì风通道会 | 风:风俗,风气;通:通“同”,共同;会:共同。指风俗人情有共同之处。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穆帝永和十二年》:“晋王与君邻藩,虽山河阻绝,风通道会,故来修好,君何怪焉!” |
tōng wén diào wǔ通文调武 | 谓卖弄文才和武艺。 | 明·无名氏《精忠记·严刑》:“我这里是甚麽衙门?谁许你通文调武,可恶!” |
xīn yǒu líng xī yī diǎn tōng心有灵犀一点通 | 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双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灵犀:古人说犀牛是一种灵兽;它的角上有条白纹从角尖通向头脑;感应灵敏;所以称灵犀。 | 唐 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
hū xī xiāng tōng呼吸相通 | 比喻认识一致,利害相关。 | 《清史稿 颜伯焘传》:“闽粤互为唇齿,呼吸相通。” |
tōng dōu jù yì通都巨邑 | 同“通都大邑”。 | 郑观应《致家塾潘教习论朱星源小大学书》:“通都巨邑虽有大学,而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事不问矣。” |
páng tōng qǔ chàng旁通曲鬯 | 见“旁通曲畅”。 | |
lǐ tōng wài guó里通外国 | 里通:暗中勾结。与国外反动势力暗中勾结;盗卖本国的情报或国家利益。 | 鲁迅《且介亭杂文 病后杂谈之余》:“ 大则指为‘里通外国’,就是现在之所谓‘汉奸’。” |
tōng xíng wú zǔ通行无阻 | 阻:阻碍。顺畅通行,没有阻碍。 | 邹韬奋《抗战以来·审查父老对社会科学也有贡献》:“这种新发明恐怕只能在现状下的中国可以通行无阻。” |
dí guó tōng zhōu敌国通舟 | 同船的人都成了敌人。比喻众叛亲离。 | 清·黄遵宪《由轮舟抵天津作》诗:“敌国通舟今日事,太仓稊米自家身。” |
tōng yōu dòng wēi通幽动微 | 见“通幽洞微”。 | 《敦煌变文集·叶净能诗》:“推五岳即须臾,制约宇宙,造化之内,无人可皆,通幽动微。” |
tán yuán shuō tōng谈圆说通 | 论说权变之道。 | 明·高攀龙《答叶台山书》:“宁禀前哲之矩,硁硁为乡党自好,而不敢谈圆说通,自陷于无忌惮之中。” |
bó gǔ tōng jīn博古通今 | 博:广博;知道得多;通:通晓。通晓古代和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渊博。 | 《晋书 石崇传》:“君侯博古通今,察远照迩,愿加三思。” |
gèn gǔ tōng jīn亘古通今 | 亘:横贯;通:贯通。指从古到今。 | 南朝·宋·鲍照《河清颂》:“亘古通今,明鲜晦多。” |
tōng cái dá shí通材达识 | 指博学多才、见识练达的人。 | 宋·曾巩《寄欧阳舍人书》:“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 |
dá shì tōng rén达士通人 | 通人:学识渊博贯通古今的人。指心胸豁达,学识渊博的人。 | 宋·陆游《雍煕请机老疏》:“伏望尊官长者,达士通人,共燃续慧命灯,不惜判虚空笔,起难遭想,结果胜缘。” |
lěi shì tōng jiā累世通家 | 累:接连;通家:世交。世世代代互相交好。 | 《续汉书》:“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也。” |
shǒu yǎn tōng tiān手眼通天 | 比喻办法多,手段高明。 | 老舍《四世同堂》:“这并不是她相信丈夫的能力,而是相信她自己的手眼通天。” |
shēng qì xiāng tōng声气相通 | 彼此串通,互通消息。 | |
bù tōng shí yí不通时宜 | 不明白当时的形势潮流 | 明·郎瑛《七修类稿·方头》:“今人言不通时宜而无顾忌者曰方头。” |
shuǐ xiē bù tōng水楔不通 | 见“水泄不通”。 | 《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敕既下,水楔不通,川县相知,榜标道路。” |
tōng biàn dá quán通变达权 | 同“通权达变”。 |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二公通变达权,皆可为长民者之法也。” |
yī qiào tōng,bǎi qiào tōng一窍通,百窍通 | 窍:孔。关键的一窍通了,百窍都通。形容关键的一点明白了,所有的也随之而明白。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这猴王也是他一窍通时百窍通,当时习了口诀,自修自炼。” |
zhī shū tōng lǐ知书通礼 | 有才学,懂礼仪。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6回:“看了柴进、燕青出言不俗,知书通礼,先自有八分欢喜。” |
mài mài xiāng tōng脉脉相通 | 血管彼此相通。比喻关系密切。 | 李大钊《Bolshevism的胜利》:“人间的生活,都在这大机轴中息息相关,脉脉相通。” |
gāo bù tōng qú高步通衢 | 见“高步云衢”。 | 《石季龙载记上》:“朕闻良臣如猛兽,高步通衢而豺狼避路,信矣哉!” |
bù tōng wén mò不通文墨 | 通:精通;文墨:指写文章、著述等。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识字不多。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5回:“小生旧日在那里住了数年,与他相交时,他虽是个不通文墨的人,为见他与人结交真有义气,是个好男子。” |
chù lèi páng tōng触类旁通 | 触类: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互相贯通。指掌握或懂得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就可以由此及彼;了解和掌握同类的其它事物。 | 《周易 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
dà xiǎn shén tōng大显神通 | 神通:原为佛教用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今指极其高超的本领。形容充分显示出高超的本领。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89回:“他三人辞了师父,在城外大显神通。” |
pī gǔ tōng jīn披古通今 | 披:翻阅。通:通晓。研究历史,通晓古今。 | 南朝·梁·简文帝《书案铭》:“敬客礼贤,恭思俨束,披古通今,察奸理俗。” |
tōng rén dá cái通人达才 | 通人:学识渊博的人;达才:通达事理的人。知识渊博通达古今的人才。 | 西汉·司马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易》之为术,幽明远矣,非通人达才熟能注意焉!” |
tōng tóng zuò bì通同作弊 | 作弊:用欺骗的手段做违法乱纪或不合规定的事情。串通一起做坏事。 | 元 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你与孩儿通同作弊,乱我家法。” |
tōng cái shuò xué通才硕学 | 学识通达渊博的人。 | 郑观应《致家塾潘教习论朱星源十大学书》:“一般自命开通之学生,粗得西学皮毛,辄满口名词,自诩为通才硕学……有不可一世之概。” |
shēng rù xīn tōng声入心通 | 声:话音。指一听见圣人的话,就能领悟它的深意。 | 宋·张载《正蒙·三十》:“六十尽人物之性,声入心通。” |
tōng dá ān liàn通达谙练 | 通达:明白;谙练:熟悉,熟练。深知人情事理,处理问题老练。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这人既如此通达谙练,岂有连个礼的轻重过节儿,他也不明白的理?” |
shuò xué tōng rú硕学通儒 | 儒:指读书人。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 | 《后汉书·杜林传》:“博洽多闻,时称通儒。”《南史·顾越传》:“弱冠游学都下,通儒硕学,必造门质疑,讨论无倦。” |
tōng shǒu zhì wěi通首至尾 | 从开始到结尾。犹言原原本本。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83回:“蕙娘将前前后后,通首至尾,说了一遍。” |
tōng cái liàn shí通才练识 | 博学多才,见识练达。 | 唐·崔尚《唐天台山新桐柏观之颂序》:“夫其通才练识,赡学多闻,翰墨之工,文章之美,皆忘其所能也。” |
dá quán tōng biàn达权通变 | 通、达:通晓,懂得;权、变:权宜,变通。做理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懂得变通,不死守常规。 | 《后汉书 贾逵传》:“《左氏》义深于君父,《公羊》多任于权变。 |
shí yùn hēng tōng时运亨通 | 指时运好,诸事顺利。 | 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一折:“终有日时运亨通,封侯拜相,扬名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