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指佛教徒牺牲自己的肉体,以表示佛法的大慈大悲的精神。后亦用于为国家、人民和正义事业而牺牲自己。参见:舍身。
佛教徒为宣扬佛法,或为布施寺院,自作苦行,谓之“捨身”。六朝时此风最盛。
引《梁书·武帝纪下》:“大通 元年……三月辛未,舆驾幸 同泰寺 捨身。”
《隋书·五行志上》:“是时帝崇尚佛道……数诣 同泰寺,捨身为奴,令王公已下赎之。”
宋•陶穀 《清异录·圆通居士》:“比丘 海光 住 庐山 石虎菴,夜梦人长清瘦而斑衣,言捨身为菴中供养具。”
清•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城隍出巡》:“出巡之时,皆以八人肩舆,舁藤像而行。有捨身为马僮者,有捨身为打扇者。”
牺牲自己。
引明•叶宪祖 《鸾鎞记·秉操》:“我 鱼惠兰,只为姊妹情深,捨身相代。”
本指佛教徒牺牲自己的肉体,以表示佛法的大慈大悲的精神。后亦用于为国家、人民和正义事业而牺牲自己。 陈去病 《辑<陆沉丛书>初集竟题首》诗:“誓死肯从穷髮国,舍身齐上断头臺。”
为事物尽力而不惜牺牲自己。
引《儒林外史·第一二回》:「自今以后,我的心事已了,便可以舍身为知己者用了。」
出家为僧,或为弘扬佛法而牺牲己身。
引《梁书·卷三·武帝本纪下》:「三月辛未,舆驾幸同泰寺舍身。」
本指佛教徒牺牲自己的肉体,以表示佛法的大慈大悲的精神。后亦用于为国家、人民和正义事业而牺牲自己。
1.此时获救的莉莉丝丝没有丝毫获救的愉悦,满脑子全是爸爸在暴雨中舍身将自己推向浮木,然后被洪流冲走的场景。
2.那位女孩舍身救助丹顶鹤的故事,一时被传为美谈。
3.记者采访了那位舍身救助落水儿童的少年。
4.三千将士舍身为国,寡人自然会重重抚恤,将军之求一应满足,但将军之功不可不赏。
5.到那时,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中国各地都有舍身崖了。
6.据*弯今日新闻网消息,美国纽约州小镇彭菲尔德日前传出一名8岁小男孩舍身救人,不幸命丧火窟的悲剧。
7.诗人们渴望到边塞去,胸怀着一种气吞山河、舍身报国的雄心壮志,建功立业,青史流名。
8.“何以称英雄,识以领其先”,这里强调英雄的远见卓识;“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这里重视英雄舍身成仁;“裹尸马革英雄事,纵死终令汗竹香。
9.舍身成仁!舍身成仁!不舍去肉身的枷锁,又怎么能成就仁义之名;不舍去自身成就,又哪知道心灵的无限。
10.将能舍身、兵不畏死、动静有法、行止如一,实属天下少有。
11.舍身成仁左权参谋长战死沙场。
12.至于那些数点忘宗族之流,崇洋媚外,甚至卖国求荣之辈,大可以狗视之,舍身为奴者,人必以奴使之……
13.布施,有财施、法施、内施、外施、一切施;如舍身成仁、释迦舍身肉饲鹰,皆是布施的表现。
14.百般无奈之下,老记者周亮只好“舍身堵枪眼”,对他说:“采访你对我有不平凡的意义,今天是我的生日……”。
15.入土为安,也算是对舍身成仁的先辈的一点敬意,毕竟那一段血泪的抗争史,正是有了这样一批又一批的先烈,中华民族才得以存续的。
16.位于舍身崖的瞻鲁台,传孔子曾登此瞻鲁都曲阜。
17.烈火干柴风雪夜,舍身相救恩情深。
18.连江“最美农妇”舍身救人日前,在连江蓼沿乡仁坂村村口,一名4岁的小女孩横穿马路时,一辆农用车快速驶来。
19.以前曾是众人仰慕的大明星,这时为了民族大义身陷敌巢,敢于舍身掩护唐生明,徐来之所为是十分让人钦佩的。
20.三乡人民众志成城,舍身报国,在中山抗战历史中写下了光辉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