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真赃真贼真赃真贼的故事

真赃真贼的成语故事


拼音zhēn zāng zhēn zéi

基本解释赃物、罪犯都确凿无疑。指犯罪的证据确凿。

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三回:“黄信道:‘还你一个证见,教你看真赃真贼,我不屈你。左右,与我推将来。’”


暂未找到成语真赃真贼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真赃真贼)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作贼心虚 宋 释悟明《联灯会要 重显禅师》:“却顾侍者云:‘适来有人看方丈么?’侍者云:‘有。’师云:‘作贼人心虚。’”
信以为真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只因他平日冒称是宰相房玄龄之后,在人前夸炫家世,同僚中不知他的来历,信以为真,把他十分敬重。”
认贼作父 清 华伟生《开国奇冤 追悼》:“但是偶一念及那一班贪官污吏,人面兽心,处处为虎作伥,人人认贼作父,……”
千真万确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9回:“匡超人大惊道:‘那有此事!我昨日午间才会着他,怎么就拿了?’景兰江道:‘千真万确的事。’”
患难见真情 邓小平《国家的主权和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患难见真情。”
不明真相 鲁迅《且介亭杂文·关于新文字》:“不过他们可以装作懂得的样子,来胡说八道,欺骗不明真相的人。”
借书留真 《汉书·河间献王传》:“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
真命天子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四卷:“先生二十五六年前,便识透宋朝的真命天子了。”
烂熳天真 元·李伯瞻《殿前欢·省悟》曲:“闲愁心上消磨尽,烂熳天真,贤愚有几人?”
返璞归真 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上帝基督化人,超凡入圣,返璞归真。”
贼人胆虚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1回:“这本是鸳鸯戏语,叫他出来,谁知他贼人胆虚,只当鸳鸯已看见他的首尾了。”
以假乱真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馀分闰位,谓以伪乱真耳。”
货真价实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但不知可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字样没有?”
归真反璞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
做贼心虚 宋 释悟明《联灯会要 重显禅师》:“却顾侍者云:‘适来有人看方丈么?’侍者云:‘有。’师云:‘作贼人心虚。’”
真才实学 宋 王十朋《梅溪王忠公文集》第23卷:“知其所得必真才实学。”
真相大白 《花城》1981年第1期:“要是能把他的疯病治好了,就可以真相大白了。”
贼喊捉贼 陈登科《赤龙与丹凤》第一部:“贼喊捉贼,明明自己是匪,还扛着剿匪的旗号,到处剿匪。”
归全反真 唐·白居易《故侥州刺史吴府君神道碑铭序》:“无室家累,无子孙忧,屈伸宠辱,委顺而已,未尝一日戚戚其心颜,以至于归全反真,故予所谓达人之徒欤?信矣!”
乱臣贼子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反璞归真 《战国策·齐策四》:“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
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自古道:‘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你那哥哥的尸首又没了,你又不曾捉得他奸。”
庐山真面目 宋 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去伪存真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权衡在手,明镜当台,可以摧邪辅正,可以去伪存真。”
真知灼见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真知灼见者尚且有误,何况其他!”
贼去关门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法瑫宗一禅师》:“僧曰:‘若不遇于师,几成走作。’师曰:‘贼去后关门。’”
归真反朴 朱自清《鲁迅先生的中国语文观》:“他(鲁迅)赞成语言的欧化而反对刘半农先生‘归真反朴’的主张。”
怀真抱素 《宋书·孝武帝纪》:“其有怀真抱素,志行清白,恬退自守,不交当世,或识通古今,才经军国,奉公廉直,高誉在民,具以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