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赏立诛必赏立诛必的故事

赏立诛必的成语故事


拼音shǎng lì zhū bì

基本解释谓该赏的立即赏,该罚的一定罚。

出处清·侯方域《豫省试策》:“赏立诛必,虽失十左氏无伤也;赏不立,诛不必,虽得十左氏无益也。”


暂未找到成语赏立诛必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赏立诛必)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三十而立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亭亭玉立 《北齐书 徐之才传》:“白云初见空中有五色物,稍近,变成一美妇人,去地数丈,亭亭而立。”
鹤立鸡群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诛求无度 《旧唐书·于頔传》:“擅兴全师,僭为正乐,侵辱中使,擅止制囚,杀戮不辜,诛求无度,臣故定谥为厉。”
当机立断 汉 陈琳《答东阿王笺》:“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
三人行,必有我师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必由之路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宋 朱熹注:“义者行事之宜,谓认路,则可以见其为出入往来必由之路,而不可须臾舍矣。”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茕茕孑立 晋 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有求必应 唐 李煙《妒神颂》:“所求必应,高山仰止。”
立地书橱 《宋史·吴时传》:“每于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成,两学目之曰立地书橱。”
立竿见影 宋 朱熹《参同契考异》中篇:“立竿见影,呼谷传响,岂不灵哉!”
安身立命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僧问:‘学人不据地时如何?’师云:‘汝向什么处安身立命?’”
雅俗共赏 明 孙仁儒《东郭记 绵驹》:“闻得有绵驹善歌,雅俗共赏。”
哀兵必胜 先秦 李耳《老子 德经》第69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三国 魏 王弼注:“抗,举也;加,当也。哀者必相惜,而不趣利避害,故必胜。”
势在必行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80回:“又知此事势在必行,次日一早,便往城外访友去了。”
末大必折 《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援笔立就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6卷:“华安不假思索,援笔立就,手捧所作呈上。”
伏法受诛 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当家立计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零七回:“贾政本是不知当家立计的人, 一听贾母的话,一一领命。”又第一一七回:“那些少年托着老子娘的福吃喝惯了的,那知当家立计的道理。”
著书立说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将南京元(玄)武湖赐与庄尚志著书立说;鼓吹休明。”
车到山前必有路 高玉宝《高玉宝》第四章:“高大哥,‘车到山前必有路’,‘老天爷不会饿死睡家鸟’的。”
应机立断 汉·陈琳《答东阿王笺》:“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
巧立名目 明 李开先《闲居集》:“又将郭宗报出水退正湖地三百顷余,不补原包套征粮地数,巧立名目,作为册外,私自收受。”
傲然挺立 茅盾《白杨礼赞》:“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赏心悦目 《宋史 范镇传》:“凡可以荡心悦目,不宜有加于旧。”
必不可少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9回:“这拜阴寿更是必不可少的。”
见善必迁 唐·陆贽《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以陛下天姿英圣,傥加之见善必迁,是将化蓄怨衔恩,反过差为至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