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履险蹈危履险蹈危的故事

履险蹈危的成语故事


拼音lǚ xiǎn dǎo wēi

基本解释谓经历危险。

出处《明史·外国传·日本》:“外夷修贡,履险蹈危,来远,所费实多。”


暂未找到成语履险蹈危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履险蹈危)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三千珠履 西汉·司马迁《春申君列传》:“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以见赵使,赵使大惭。”
不衫不履 前蜀 杜光庭《虬髯客传》:“既而太宗至,不衫不履,裼裘而来,神气扬扬,貌与常异。”
不避艰险 《三国志 蜀志 关羽传》:“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临危下石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59回:“夸谈经济者,少甚么看风使舵、临危下石之人。”
临危不乱 梁实秋《槐园梦忆》:“此次事件端赖季淑临危不乱,镇定应付,使我得以幸免于祸灾。”
临危不惧 《邓析子 无厚》:“死生有命,贫富有时。怨夭折者,不知命也;怨贫贱者,不知时也。故临难不惧。”
临危不惮 唐·司空图《华帅许国公德政碑》:“临危不惮,赴救远征。”
临危不挠 《周书·李棠柳桧传论》:“李棠、柳桧并临危不挠,视死如归,其壮志贞情,可与青松白玉比质也。”
临危不苟 老舍《四世同堂》:“我手无缚鸡之力,不能去杀敌雪耻,我只能临危不苟。”
临危不顾 《三国志 魏志 陈留王传》:“和、琇、抚皆抗不挠,拒会凶言,临危不顾。”
临危制变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明帝纪》:“司马懿临危制变,擒渊可计日待也。”
临危受命 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临危履冰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90卷:“故圣人当言而惧,发言而忧,常如临危履冰,以大居小,以富居贫。”
临危授命 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临危效命 宋·欧阳修《谢复龙图阁直学士表》:“徒因学古之勤,粗识事君之节,苟临危效命,尚当不顾以奋身,况为善无伤,何惮竭忠而报国。”
临危自悔 元·郑光祖《钟离春智勇定齐》第三折:“您今日遭陷擒缚,方才是临危自悔。”
临危自省 明·无名氏《云台山》第二折:“我与你指迷途,临危自省,我教你得平安,福禄如增。”
临危自计 后晋·刘昫《旧唐书·吴溆传》:“人臣食君之禄,死君之难,临危自计,非忠也。”
临危致命 先秦 孔子《论语 子张》:“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
临深履冰 晋·葛洪《抱朴子·君道》:“诚能事过乎俭,临深履冰,居安不忘乘奔之戒,处存不废虑亡之惧。”
临深履尾 晋·鲍敬言《元君论》:“王者临深履尾,不足喻危。假寐待旦,日昃旰食,将何为惧祸及也。”
临深履薄 《诗经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乘人之危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盖勋传》:“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
乘虚蹈隙 《老残游记》第十回:“黄龙举起磬击子来,在磬上铿铿锵锵的乱击,协律谐声,乘虚蹈隙。”
乘险抵巇 《新唐书·刘栖楚传》:“然其性诡激,敢为怪行,乘险抵巇,若无顾藉。‘
事危累卵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十过》:“故曹小国也,而迫于晋楚之间,其君之危,犹累卵也。”
于安思危 《战国策 楚策四》:“臣闻之《春秋》,于安思危,危则虑安。”
人人自危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李斯列传》:“法令诛罚日益深刻,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