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急吏缓民急吏缓民的故事

急吏缓民的成语故事


拼音jí lì huǎn mín

基本解释对官员严格,对百姓宽和。

出处宋·苏舜钦《论五事》:“急吏缓民,则吏不可纵,政之大功也。”


暂未找到成语急吏缓民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急吏缓民)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急中生智 唐 白居易《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序》:“今足下果用所长,过蒙见君,然敌则气生,急则智生。”
十万火急 老舍《赵子曰》:“赵子曰的脑府连发十万火急的电报警告全国。”
物阜民安 《后汉书·刘陶传》:“夫欲民殷财阜,要在止役禁夺。”
辙鲋之急 战国·宋·庄周《庄子·外物篇》:“车辙中有鲋鱼焉,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为民请命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因民之欲,西向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
节用裕民 荀况《荀子 富国》:“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劳民伤财 《元史 李元礼传》:“而又劳民伤财,以奉土木。”
危急关头 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我对她也很好,一方面是感激她在危急关头毫不犹豫地站在我一边。”
心急如焚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7回:“我越发觉得心急如焚,然而也是没法的事,成日犹如坐在针毡上一般。”
性急口快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那何小姐性急口快,便道:‘娘这话也说得是,那么着,我就在家里服侍婆婆,叫我妹子跟了他去。’”
民不畏死 《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祸国误民 邓小平《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足以祸国误民。”
国泰民安 宋 吴自牧《梦梁录 山川神》:“每岁海潮太溢,冲激州城,春秋醮祭,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
风急浪高 《文汇报》1992.3.2:“出海口附近波涛汹涌,风急浪高。”
急功近利 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卷九 对胶西王》: “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理不急功。”
刻不容缓 清 李汝珍《镜花缘》:“胎前产后以及难产各症,不独刻不容缓,并且两命攸关。”
轻重缓急 先秦 管仲《管子 国蓄》:“岁有凶穰,故谷有贵贱;令有缓急,故物有轻重。”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11章:“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一旦听说要考试了,三位大臣立时着了慌。”
倒悬之急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当今之世,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如解倒悬也。”
化外之民 《唐律疏义·名例》:“诸化外之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
民生国计 《荀子 富国》:“如是则上下俱富,交无所藏之,是国计之极也。《左传 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民情物理 清·钱泳《履园丛话·廿一经》:“民情物理之隐微,无不了如指掌。”
官偪民反
急流勇退 宋 苏轼《赠善相程杰》诗:“火色上腾虽有数,急流勇退岂无人。”
间不容缓 龚振黄《青岛潮》第十章:“是否赞同,迅祈赐覆。千钧一发,间不容缓也。”
急起直追 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35回:“急起直追,犹虞不及。”
民以食为天 东汉 班固《汉书 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食为民天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