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附骥尾附骥尾的故事

附骥尾的成语故事


拼音fù jì wěi

基本解释附着在千里马的尾巴上。比喻仰仗别人而成名。常作谦词。

出处汉 王褒《四子讲德论》:“附骥尾则涉千里,攀鸿翮则翔四海。”


暂未找到成语附骥尾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附骥尾)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牵强附会 清 曾朴《孽海花》第11回:“后儒牵强附会,费尽心思,不知都是古今学不分明的缘故。”
畏首畏尾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云:‘畏首畏尾,身其余几?’”
流离琐尾 《诗经 邶风 旌丘》:“琐兮尾兮,流离之子”。
攀龙附凤 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颍阴商贩,曲周庸夫,攀龙附凤,并乘天衢。”
翘尾巴 毛泽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一万年也不要骄傲,永远不要翘尾巴。”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尾生之信 《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史记·苏秦列传》:“信如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
春冰虎尾 《尚书·君牙》:“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吴头楚尾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职方乘序》:‘吴头楚尾。’”
牛骥同槽 汉·焦赣《易林·升之小畜》:“牛骥同槽,郭氏以亡。”
首尾两端 《后汉书 西羌传》:“初,饥五同种大豪卢匆,忍良等千余户别留允街,而首尾两端。”
虎头蛇尾 元 康进之《李逵负棘》第二折:“则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转背言词说是非,这厮狗行狼心,虎头蛇尾。”
尾生丧身 战国·宋·庄周《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穿凿附会 宋 洪迈《容斋续笔》第二卷:“用是好知奇者,欲穿凿附会,固各有说云。”
蚕头燕尾 宋·赵佶《宣和画谱·颜真卿》“惟其忠贯白日,识高天下,故精神见于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后之俗学,乃求其形似之末,以谓蚕头燕尾,仅乃得之。”
尾巴难藏
摇尾乞怜 唐 韩愈《应科目与时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摇尾涂中 战国时,楚王派大夫去请庄子做官,庄子对楚大夫说:听说楚国有神龟,死去已三千年,现在把它用匣子装起来藏在庙堂之上。你看此龟是留下骨头让人珍藏好呢,还是活着曳尾于泥涂中好?大夫说:当然是活着曳尾于涂中好。庄子说:那末我将曳尾于涂中。见
彻头彻尾 宋 朱熹《答程正思书》:“盖圣贤之学,彻头彻尾,只是一个敬字。”
尾大不掉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藏头露尾 元 王晔《桃花女》第二折:“劝周公莫便生嗔,将酒礼强勒成亲,不争我藏头露尾,可甚的知恩报恩。”
龙头蛇尾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30卷:“如在欧公文集序,先说得许多天来底大,恁地好了,到结束处,却只如此,盖不止龙头蛇尾矣。”
年头月尾 宋·林光朝《痴顽不识字》诗:“年头月尾无一是,咄咄痴顽不识字。”
摇头摆尾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临济门下有个赤梢鲤鱼,摇头摆尾,向南方去。”
魂不附体 元 乔吉《金钱记》第一折:“一个好女子也,生得十分大有颜色,使小生魂不附体。”
首尾相应 先秦 孙武《孙子 九地》:“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
彻首彻尾 宋 朱熹《答陈安卿书》:“今此于既学适道之后却言笃信何也?恐信字彻首彻尾不可分先后。
首尾共济 《明史·方逢时传》:“两人首尾共济,边境遂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