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全军覆灭全军覆灭的故事

全军覆灭的成语故事


拼音quán jūn fù miè

基本解释整个军队全部被消灭。比喻事情彻底失败。

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三回:“梅山七怪化成人形,与周兵屡战,俱被陆续诛灭,复现原形,大失朝廷体面,全军覆没;臣等只得逃回。”


暂未找到成语全军覆灭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全军覆灭)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一举两全 《三国志·魏志·郭淮传》:“兵不远西,而胡交自离,此一举两全之策也。”
一应俱全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那案子上调和作料,一应俱全。”
一日三覆 《孔子家语·弟子行》:“独居思仁,公言仁义。其于诗也,则一日三覆,白圭之玷,是宫绦之行也。”按,《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家语》本此。
万全之策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刘表传》:“故为将军计者,不若举州以附曹公,曹公必将重德将军;长享福祚,垂之后嗣,此万全之策也。”
万全之计 《三国志 蜀志 庞统传》“亲待亚于诸葛亮”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此诚出于险涂,非万全之计也。”
万马千军 元·无名氏《千里独行》第四折:“他恰才万马千军摆下战场,则见他们把门旗放,显出那弃印封金有智量。”
三反四覆 清·蒋士铨《空谷香·杀舱》:“阿呀!这厮三反四覆,可恼,可恼。”
三番四覆 清·敖英《彩雪亭杂言·邝子元》:“或事到跟前,可以顺应,却乃畏首畏尾,三番四覆,犹豫不决。”
三翻四覆 明 张岱《石匮书后集 烈帝本纪》:“先帝焦于治,以致十七年之天下,三翻四覆,夕改朝更。”
不可磨灭 明 胡应麟《诗薮 近体下》:“彼自有不可磨灭者,毋事更屑屑也。”
不生不灭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9回:“舍利子,是诸佛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两全其美 元 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司徒,你若肯与了我呵,堪可两全其美也。”
临军对垒 明·无名氏《万国来朝》第三折:“领将驱兵勇战敌,临军对垒惯相持。”
临军对阵 明·无名氏《庆赏端阳》第一折:“骤马横枪武艺精,临军对阵见输赢。”
买臣覆水 相传汉代朱买臣贫贱时,其妻出走,显达后,其妻又回来,朱买臣泼水于地,令妻收回。
买马招军 明·汤显祖《牡丹亭·牝贼》:“有这等事?恭喜了!借此号令,买马招军。”
云翻雨覆 唐·杜甫《贫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云飞烟灭 宋·辛弃疾《贺新郎·听琵琶》词:“千古事、云飞烟灭。贺老定场无消息,想沉香亭北繁华歇。”
五味俱全 《礼记 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
五毒俱全 王朔《过把瘾就死》:“本来是掏个钱包进了监狱,出来就五毒俱全了。”
亘古不灭
亡国灭种 清·严复《论世变之亟》:“故其端起于大夫士之怙私,而其祸可至于亡国灭种,四分五裂,而不可收拾。”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种人的脑筋,浸透着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他相信这样的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他甚至用这一大套剥削阶级的话,来为他的自私自利和个人主义辩护。”
以偏概全 吴家国《普通逻辑》:“只有分析地阅读,才能学得深透,不致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只有综合地阅读,才能学得完整系统,不致断章取义,以偏概全。”
以公灭私 《书·周官》:“以公灭私,民其允怀。”蔡沈集传:“以天下之公理,灭一己之私情。”
以功覆过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朱据传》:“据以为天下未定,宜以功覆过,弃瑕取用,举清厉浊,足以沮功。”
倾注全力 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以便等到时机一到,就倾注全力,大举反攻,收复失地。”
假途灭虢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6回:“此乃假途灭虢之计也。虚名收川,实取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