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圣君贤相圣君贤相的故事

圣君贤相的成语故事


拼音shèng jīng xián xiàng

基本解释圣明的君主与贤良的辅佐大臣。有君臣相契意。相,辅弼之臣,后专指宰相。

出处《荀子 富国》:“若夫兼而覆之,兼而爱之,兼而制之,岁虽凶败水旱,使百姓无冻馁之患,则是圣君贤相之事也。”


暂未找到成语圣君贤相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圣君贤相)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一相情原
一相情愿 金 王若虚《滹南遗老集》:“晏殊以为柳胜韩,李淑又谓刘胜柳,所谓‘一厢情愿’。”
一脉相传 明 汪廷讷《三祝记 叙别》:“纯仁今日将麦舟赈济曼卿,这才是一脉相传,何愁皇天不佑。”
一脉相承 清 李绿园《歧路灯》:“如今这两个侄儿,虽分鸿胪、宜宾两派,毕竟一脉相承,所以一个模样。”
一脉相通 鲁迅《花边文学·谁在没落》:“倘说:中国画和印象主义有一脉相通,那倒还说得下去的。”
七相五公 语出《文选·班固〈西都赋〉》:“冠盖如云,七相五公。”吕向注:“七相:谓车千秋、黄霸、王商、王嘉、韦贤、平当、魏相。五公:张汤、萧望之、冯奉世、史丹、张安世。公侯、御史大夫、将军,通称为公。”
三旨相公 《宋史·王圭传》:“以其上殿进呈,曰取圣旨;上可否讫,云领圣旨;退谕禀事者,曰已得圣旨也。”
三期贤佞 汉王尊任京兆尹,凡三岁,除恶安良,治绩显着,后为御史大夫所诬,免官。湖县三老上书为之辩白:“一尊之身,三期之间,乍贤乍佞,岂不甚哉!”见《汉书·王尊传》。
上下相安 《晋书·束皙传》:“主无骄肆之怒,臣无嫠缨之请,上下相安,率礼从道。”
下眼相看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一卷:“手下人那知言谈好歹,见是樵夫,下眼相看。”
不打不成相识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8回:“你两个今番却做个至交的弟兄。常言道:‘不打不成相识。’”
不打不相识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8回:“戴宗道:‘你两个今番却做个至交的弟兄。常言道:不打不成相识。’”
不按君臣 《水浒传》第一一一回:“解宝身边取出不按君臣的药头,张人眼慢,放在酒壶里。”
不明真相 鲁迅《且介亭杂文·关于新文字》:“不过他们可以装作懂得的样子,来胡说八道,欺骗不明真相的人。”
不相上下 唐 陆龟蒙《蠹化》:“翳叶仰啮,如饥蚕之速,不相上下。”
不相为谋 春秋 孔子《论语 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不相违背 毛泽东《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结束其传统的对外妥协,对内用兵、对民压迫的错误政策,将国民党引导到和人民愿望不相违背的地位。”
不相问闻
不相闻问 东汉 班固《汉书 严助传》:“于是拜为会稽太守。数年,不闻问。
不耻相师
与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九回:“子平听说,肃然起敬道:‘与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真是闻所未闻!’”
与君周旋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晋语》:“其左执鞭弭,右属橐腱,以与君周旋。”
东阁待贤 东汉·班固《汉书·公孙弘传》:“于是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与参谋议。”
两国相战,不斩来使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9回:“自古‘两国相战,不斩来使’。于礼不当。”
两相情原
两相情愿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回:“太公,你也是个痴汉,既然不两相情愿,如何招赘做个女婿。”
两瞽相扶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五:“两瞽相扶,不伤墙木,不陷井穽,则其幸也。”
两虎相争 《战国策 秦策二》:“今两虎诤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史记 春申君列传》:“天下莫强于秦楚,今闻大王欲伐楚,此犹两虎相与斗。”〖示例〗我相公官至下大夫,不知为何,近日只要与上大夫赵正卿争朝,我想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明 徐元《八义记 张维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