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示贬于褒示贬于褒的故事

示贬于褒的成语故事


拼音shì biǎn yú bāo

基本解释犹言寓批评于表扬。

出处明沈德符《野获编 礼部 南礼部恤典》:“石以违拂不成为义,张以怀情不尽为义,皆上所亲定。盖圣意示贬于褒也。”


暂未找到成语示贬于褒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示贬于褒)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青出于蓝 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薪贵于桂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无如鬼,王难见如天帝,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
发综指示 《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褒善贬恶 宋 邵博《闻见后录》第21卷:“惟有三四寸竹管子,向口角头褒善贬恶,使善人贵、恶人贱,善人生、恶人死,须是由我始得。”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春秋·齐·管仲《管子·版法解》:“度恕者,度之于己也。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防患于未然 《周易 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乐府诗集 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安于现状 王朝闻《论凤姐》第11章:“这样的梦境,与我那不安于现状又不能改变现状的生活实际有关。”
毁于一旦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融传》:“百年累之,一朝毁之。”
溢于言表 明 朱舜水《答安东守约书三十首》:“来书十读,不忍释手,真挚之情,溢于言表。”
止于至善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之子于归 《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枭首示众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9卷:“汪革照律该凌迟处死,仍枭首示众,决不待时。”
不绝于耳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这是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
决胜于千里之外 《史记 留侯世家》:“运筹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
同归于尽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王瑞》:“天地终乎?与我偕终”卢重玄解:“大小虽殊,同归于尽耳。”
无济于事 清 钱采《说岳全传》:“我岂不知贼兵众盛?就带你们同去,亦无济于事。”
采善贬恶 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而死于安乐也。”
无动于衷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闻之漠然良久,若不能无动于衷者。”
怒形于色 宋 洪迈《夷坚决》:“夫子赐之酒五尊。子夏怒形于色,举足蹴其二。”
疲于奔命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使敌疲于奔命,人不得安业,我未劳而彼已困,不及三年,可坐剋也。”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春秋·鲁·孔丘《论语·泰伯》:“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一年之计在于春 南朝梁 萧统《纂要》:“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拒人于千里之外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距人于千里之外。”
友于兄弟 春秋·鲁·孔丘《论语·为政》:“《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形于言色 《晋书·何无忌传》:“少有大志,忠亮任气,人有不称其心者,辄形于言色。”
胆大于身 语出《旧唐书·李昭德传》载丘愔劾奏李昭德语:“臣观其胆,乃大于身,鼻息所冲,上拂云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