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巴蛇吞象巴蛇吞象的故事

巴蛇吞象的成语故事


拼音bā shé tūn xiàng

基本解释巴蛇:传说中的大蛇。一条蛇想吞吃一条大象。比喻人心不足,贪得无厌。

出处《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


暂未找到成语巴蛇吞象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巴蛇吞象)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有胆气了。”
壮气吞牛 明 孙梅锡《琴心记》第二十出:“男儿汉壮气吞牛,丈夫志岂困荒丘?”
老实巴交 徐光耀《平原烈火》:“一个一个心慈面善,全是老实巴交的。”
翘尾巴 毛泽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一万年也不要骄傲,永远不要翘尾巴。”
杯蛇幻影 《花月痕》第五回:“杯蛇幻影,鬼蜮含沙。萦愁绪以回肠,蔓牵瓜落;拭泪珠而洗面,藕断丝长。”
盲人说象 元 黄溍《书袁通甫诗后》:“吾侪碌碌,从俗浮沉,与先生相去远甚,而欲强加评品,正如盲人说象。”
饿虎吞羊 《清平山堂话本 五戒禅师私红莲记》:“一个初侵女色,由如饿虎吞羊。”
气象万千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气吞牛斗 明 胡文焕《群音类选〈蟠桃记 诞孙相庆〉》:“看兰孙,气吞牛斗,知不是等闲人。”
狼吞虎咽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有一寸见方大小,和在饭里,不上一刻工夫,狼吞虎咽,居然吃个精光。”
服气吞露 明·无名氏《洞玄升仙》第一折:“若论道姑休养,服气吞露,搬离运坎,施仁布义,必有成仙之日也。”
虎头蛇尾 元 康进之《李逵负棘》第二折:“则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转背言词说是非,这厮狗行狼心,虎头蛇尾。”
吞吞吐吐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你一味的吞吞吐吐,支支吾吾;你把我作何等人看待?”
下里巴人 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尾巴难藏
画蛇添足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一章:“寡妇孤儿,恐怕受人欺侮,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老舍《小坡的生日》:“南星摸着头上的大包,颇有点‘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的神气。”
斗折蛇行 唐·柳宗元《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漂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龙蛇飞动 宋 苏轼《西江月 平山堂》词:“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生吞活剥 唐 刘肃《大唐新语 谱谑》:“有枣强尉张怀庆好偷名士文章……人为之谚云:‘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
气吞斗牛
虚与委蛇 先秦 庄周《庄子 应帝王》:“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
壁间蛇影 明 唐顺之《答王龙溪郎中书》:“若于此处稍参不破,则昔人所谓壁间蛇影,足以生疑而致病。”
龙头蛇尾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30卷:“如在欧公文集序,先说得许多天来底大,恁地好了,到结束处,却只如此,盖不止龙头蛇尾矣。”
牛鬼蛇神 唐 杜牧《李贺诗序》:“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包罗万象 《黄帝宅经》上卷:“所以包罗万象,举一千从。”
杯弓蛇影 清 黄遵宪《感事》:“金玦庞凉舍隐痛,杯弓蛇影负奇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