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释谓在文风上崇尚雅正,摈弃浮华。
出处《新唐书·文艺传序》:“玄宗好经术,群臣稍厌雕瑑,索理致,崇雅黜浮,气益雄浑。”
例子艾氏乃不顾时忌,昌言正论,崇雅黜浮,而承学有志之士,闻艾氏之风而兴起者,比户接踵。清·戴名世《九科大题文总序》
拼音chóng yǎ chù fú
注音ㄔㄨㄥˊ 一ㄚˇ ㄔㄨˋ ㄈㄨˊ
感情崇雅黜浮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作文等。
成语 | 解释 |
---|---|
不登大雅之堂 |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
从俗浮沉 | 顺着世俗或浮或沉。指能够随着世俗或时势的变化而变化。 |
举止娴雅 | 娴: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 |
雅俗共赏 |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
随俗雅化 | 随着时俗风尚恰到好处地改变装饰。 |
虚文浮礼 | 没有意义的,表面应酬的礼数。 |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 | 指救人性命功德无量。 |
浮石沉木 | 见“浮石沉木”。 |
大雅之堂 | 高雅的厅堂。比喻高的要求;完美的境界。 |
沤浮泡影 | 沤:水泡。水中气泡。比喻虚幻不实或易于消失的事物。 |
弓影浮杯 | 形容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
崇山峻岭 | 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陡险的山岭。也作“高山峻岭”。 |
上下浮动 | 短促而反复地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地移动。 |
浮光掠影 | 浮光:水面上的反光。掠影: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 |
浮想联翩 | 浮想:漂浮变幻的想象。联翩:鸟飞的样子;比喻连续不断。漂浮不定的想象像鸟飞一样。指思绪连续不断地涌现出来。 |
人浮于事 | 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
随俗浮沉 | 自己没有一定的想法,随着潮流走。 |
掠影浮光 | 指浮光掠影,浮于表面不深入。 |
附庸风雅 | 附庸:依傍;追随;风雅:原始《诗经》中的“国风”和“大雅”、“小雅”;引申为吟诗缀文之类的事和文士学者的风度。指一些缺乏文化修养的人;偏去结交文人学者;参与文化活动;借以装点门面;扮出有教养;有风度;斯文儒雅的样子。 |
温文尔雅 | 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尔雅:文雅。 |
崇洋媚外 | 崇:崇拜;推崇;媚:谄媚。崇拜外国的一切事物;向外国人献媚。 |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 指救人性命功德无量。 |
扬风扢雅 | 品评诗文。 |
权重望崇 | 权力大而威望高。 |
才望高雅 | 形容人富有才学,享有很高的声望,不同流俗。 |
崇论谹议 | 见“崇论闳议”。 |
不登大雅 | 大雅:高贵典雅。不能登上高雅的厅堂。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
诡雅异俗 | 和雅正相背,与常俗相违。谓异端邪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