刎wěn(ㄨㄣˇ)
⒈ 〔刎颈之交〕旧称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如“卒相与欢,为刎刎刎刎”。
⒉ 抹脖子:自刎。
刎字UNICODE编码U+520E,10进制: 21006,UTF-32: 0000520E,UTF-8: E5 88 8E。
刎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 刎 wěn
〈动〉
(1) (形声。从刀,勿声。本义:割脖子)
(2) 同本义 [cut one's throat]
刎,刭也。——《说文新附》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种霸越而灭吴兮,终刎颈于属镂。—— 刘基《述志赋》
(3) 又如:自刎(割颈部自杀);刎脰(刎颈。割脖子,自杀)
(4) 割断 [cut off]
刎,断也。——《博雅》
刎,亡粉切,割也。——《玉篇》
马前不得进,后不得退,遂避而逸,因下抽刀而刎其脚。——《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刎【子集下】【刀部】 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武粉切,音吻。《說文》剄也。《玉篇》割也。《禮·檀弓》不至者刎其人。《史記·張耳餘傳》兩人相與,爲刎頸交。《韻會》或作歾。
刎【卷四】【刀部】
剄也。从刀勿聲。武粉切
(歾)終也。白起王翦列傳曰。偷合取容。以至歾身。徐廣云。歾音。按今歾譌圽。集韵傅㑹之云。圽、埋也。从。勿聲。莫勃切。十五部。
()歾或从。按?死字當作此。入水有所取曰?。湛於水曰。內頭水中曰?。此許之分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