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勤能补拙,俭以养德,诚至金开,智周万物”的校训及“学会关心,学会创造,全面发展,才华初露”的培养目标,已成为全体师生的共同追求。
2.因此,教育改革是消除长期贫困的内在要求,它必须在培养目标、学级构成、投入体制和扶助体系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完善。
3.而具体到“十大培养目标”,即为通情达理、文明有礼、感恩孝顺、健康自信、慎思笃行、坚持原则、终身好学、探究创新、诚信合作、理想责任。
4.对中药专业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进行改革,其重点是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性,使我们的教学内容符合中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
5.根据高职培养目标和行业发展需求,可将课程分成基础理论、行业技能和学科前沿信息三类模块。
6.目的对1998年以来临床28例危重病人,实施达到营养目标的肠内营养支持,并做了短期疗效观察。
7.其培养目标是造就知识与能力并重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8.从制度管理、情感管理、学生自我管理、学生党团组织建设和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入手,以达到培养目标。
9.对此,我国高等教育新近提出了“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和高素质”的培养目标。
10.本文通过对高等院校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建设的研究,在培养目标、学科建设、办学模式等方面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11.科学合理的体育考核内容、标准和方法,应该围绕高校体育教育的培养目标制定。
12.之所以能被广泛地认可在于情境教学本身与英语学科教学特点相适应,符合新课改下高中英语的三维培养目标等。
13.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素质的滑坡严重影响培养目标的有效落实,这是每位教师在每门课程教学过程应当思考的一个问题.
14.工业设计是一门交叉性新兴学科,工业设计专业的建设需要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
15.根据社会需求确定培养目标,根据岗位任职资格的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设置课程。
16.能动主体启发性教学观是全新的教学观,是针对公安院校警体课教学特点与公安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出来的。
17.基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英语教学本身的特点,高职英语教学应充分体现交际性,突出实践性,注重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18.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中等职业教育办出特色、办出品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19.笔者认为,在普通高中的学科课程外开展职业选修课程,能比较顺利地缓解此种分流培养模式的弊端,在不改变普高性质的基础上达到综合高中的培养目标。
20.在以学堂取代科举的选士制度下,法政教育因其独特的培养目标被世人视为入仕的终南捷径,法政学科因此成为求学者的首选科目。
21.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总体培养目标;对于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2.其培养目标必须是地方急需的,理论水平较高的,动手能力强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23.黄色代表温柔恬静;绿色代表养心养目;红色代表喜庆艳丽;咖色代表沉稳成熟;紫色代表幽婉华贵;青色代表邃远深沉;蓝色代表宁静宽阔。
24.医学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医德教育模式不能等同于医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医德教育,也不应当是其“压缩饼干”。
25.根据高职教育两年制数控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提出了“三个基础,两个结合,一条主线”的课程构建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