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
[唐代]:李白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杆。
“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译文及注释
译文
绝代佳人与红艳牡丹相得益彰,美人与名花常使君王带笑观看。
此时心中有再大的怨恨,只要和贵妃一起来到这沉香亭畔的牡丹园,也会被消散得无影无踪了。
注释
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之遗声。
倾国:指绝代佳人
得:使
春风:代指君王
“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鉴赏
简析
这一首,总承一、二两首,把牡丹和杨贵妃与君王揉合,融为一体:首句写名花与倾国相融;二句写君王的欢愉,“带笑看”三字,贯穿了三者,把牡丹、贵妃、明皇三位一体化了。三、四句写君王在沉香亭依偎贵妃赏花,所有胸中忧恨全然消释。人倚阑干、花在栏外,多么优雅,多么风流!全诗语言艳丽,句句金玉,字字流葩,人花交映,迷离恍惚。无怪乎深为玄欣赏,贵妃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在长安为翰林时所作。有一次,唐明皇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因命李白作新乐章,李白奉旨作了这章。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李白的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李白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 李白的诗(143篇)〕
唐代:
李白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杆。
清代:
王士祯
凉夜沉沉花漏冻,欹枕无眠,渐觉荒鸡动。此际闲愁郎不共,月移窗罅春寒重。
忆共锦衾无半缝,郎似桐花,妾似桐花凤。往事迢迢徒入梦,银筝断续连珠弄。
涼夜沉沉花漏凍,欹枕無眠,漸覺荒雞動。此際閑愁郎不共,月移窗罅春寒重。
憶共錦衾無半縫,郎似桐花,妾似桐花鳳。往事迢迢徒入夢,銀筝斷續連珠弄。
宋代:
刘铉
垂杨影里残红。甚匆匆。只有榴花、全不怨东风。暮雨急。晓鸦湿。绿玲珑。比似茜裙初染、一般同。
垂楊影裡殘紅。甚匆匆。隻有榴花、全不怨東風。暮雨急。曉鴉濕。綠玲珑。比似茜裙初染、一般同。
明代:
陈子龙
轻阴池馆水平桥,一番弄雨花梢。微寒著处不胜娇,此际魂销。
忆昔青门堤外,粉香零乱朝朝。玉颜寂寞淡红飘,无那今宵
輕陰池館水平橋,一番弄雨花梢。微寒著處不勝嬌,此際魂銷。
憶昔青門堤外,粉香零亂朝朝。玉顔寂寞淡紅飄,無那今宵
清代:
王国维
罗袜悄无尘,金屋浑难贮。月底溪边一晌看,便恐淩波去。
独自惜幽芳,不敢矜迟暮。却笑孤山万树梅,狼藉花如许。
羅襪悄無塵,金屋渾難貯。月底溪邊一晌看,便恐淩波去。
獨自惜幽芳,不敢矜遲暮。卻笑孤山萬樹梅,狼藉花如許。
清代:
纳兰性德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见残红舞。不忍覆馀觞,临风泪数行。
粉香看又别,空剩当时月。月也异当时,凄清照鬓丝。
催花未歇花奴鼓,酒醒已見殘紅舞。不忍覆馀觞,臨風淚數行。
粉香看又别,空剩當時月。月也異當時,凄清照鬓絲。
唐代:
李商隐
下苑他年未可追,西州今日忽相期。
水亭暮雨寒犹在,罗荐春香暖不知。
舞蝶殷勤收落蕊,有人惆怅卧遥帷。
章台街里芳菲伴,且问宫腰损几枝?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
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
万里重阴非旧圃,一年生意属流尘。
前溪舞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
下苑他年未可追,西州今日忽相期。
水亭暮雨寒猶在,羅薦春香暖不知。
舞蝶殷勤收落蕊,有人惆怅卧遙帷。
章台街裡芳菲伴,且問宮腰損幾枝?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愁人。
玉盤迸淚傷心數,錦瑟驚弦破夢頻。
萬裡重陰非舊圃,一年生意屬流塵。
前溪舞罷君回顧,并覺今朝粉态新。
唐代:
李正封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丹景春醉容,明月问归期。
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丹景春醉容,明月問歸期。
五代:
李煜
樱桃落尽春将困,秋千架下归时。漏暗斜月迟迟,花在枝(原文此处缺十二字)。彻晓纱窗下,待来君不知。
櫻桃落盡春将困,秋千架下歸時。漏暗斜月遲遲,花在枝(原文此處缺十二字)。徹曉紗窗下,待來君不知。
唐代:
吴融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一枝紅杏出牆頭,牆外行人正獨愁。
長得看來猶有恨,可堪逢處更難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淺香寒蝶未遊。
更憶帝鄉千萬樹,澹煙籠日暗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