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朱栴的诗 > 长相思·秋眺

长相思·秋眺

[明代]:朱栴

水悠悠,路悠悠,隐隐遥山天尽头,关河又阻修。

古兴州,古灵州,白草黄云都是愁,劝君休倚楼。


“长相思·秋眺”译文及注释

这首词选自《宣德宁夏志》(《嘉靖宁夏新志》《弘治宁夏新志》亦收录此词)。长相思,词牌名。②悠悠:遥远。

关河:关口和河防。阻修:既阻隔,又遥远。

古兴州:西夏时的国都,也称兴庆府,即今银川市。秦时属北地郡,汉时设廉县,魏晋南北朝时赫连勃勃建饮汗城,又名果园城、丽子园。北周设怀远县,隋唐时沿革不变,直至北宋改为怀远镇,宋咸平四年(1001年),被党项族首领李继迁攻占。其子李德明改镇为州,号兴州,并定都于此。李元昊称帝建西夏时,升兴州为兴庆府。

古灵州:古州名。两汉曾置灵州县。北魏孝昌二年(526年)以薄骨律镇改置。北周置灵州总管府。隋大业三年(607年)改灵武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改灵州,并置总管府,七年(624年)改都督府。开元九年(721年)于此置朔方节度使。天宝元年(742年)改灵武郡。至德元年(756年)唐肃宗即位于此,升大都督府。乾元元年(758年)复改灵州。北宋咸平五年(1002年)被党项族首领李继迁攻占置西平府。

“长相思·秋眺”鉴赏

朱栴简介

明代·朱栴的简介

朱栴

朱栴一般指朱木旃。朱栴(zhān音毡)(1378.2.6.—1438.8.23.),汉族。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的第16皇子,号凝真、凝真子。明洪武戊午即洪武十一年正月壬午(初九日)(1378年2月6日),出生于明朝最初的都城应天府(即金陵,今江苏南京市)。正统三年八月乙卯初三日(1438 年.8月23日)病逝,享年61岁。逝世后,埋葬在今宁夏同心县韦州明王陵。朱栴死后,被明英宗谥曰“靖”,史称“庆靖王”、“大明庆靖王朱栴”。朱栴是庆王府第一代庆王,他历经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六朝,在宁夏生活45个春秋。

...〔► 朱栴的诗(5篇)

猜你喜欢

渡白沟

元代刘因

蓟门霜落水天愁,匹马冲寒渡白沟。

燕赵山河分上镇,辽金风物异中州。

黄云古戍孤城晚,落日西风一雁秋。

四海知名半彫落,天涯孤剑独谁投?


醉扶归·频去教人讲

元代吕止庵

频去教人讲,不去自家忙。若得相思海上方,不道得害这些闲魔障。你笑我眠思梦想,则不打到你头直上。


烛影摇红·芳脸匀红

宋代周邦彦

芳脸匀红,黛眉巧画宫妆浅。风流天付与精神,全在娇波眼。早是萦心可惯。向尊前、频频顾眄。几回想见,见了还休,争如不见。

烛影摇红,夜阑饮散春宵短。当时谁会唱阳关,离恨天涯远。争奈云收雨散。凭阑干、东风泪满。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深院。


浪淘沙·秋

明代朱栴

塞下景荒凉,淡薄秋光,金风淅淅透衣裳。读罢安仁《秋兴赋》,憀栗悲伤。

廿载住边疆,两鬓成霜,天边鸿雁又南翔。借问夏城屯戍客,是否思乡?


红豆词四首·其三

清代王国维

别浦盈盈水又波,凭栏渺渺思如何?

纵教踏破江南种,只恐春来茁更多。


荡妇秋思赋

南北朝萧绎

荡子之别十年,倡妇之居自怜。登楼一望,惟见远树含烟;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几千?天与水兮相逼,山与云兮共色。山则苍苍入汉,水则涓涓不测。谁复堪见鸟飞,悲鸣只翼?秋何月而不清,月何秋而不明。况乃倡楼荡妇,对此伤情。于时露萎庭蕙,霜封阶砌;坐视带长,转看腰细。重以秋水文波,秋云似罗。日黯黯而将暮,风骚骚而渡河。妾怨回文之锦,君悲出塞之歌。相思相望,路远如何?鬓飘蓬而渐乱,心怀愁而转叹。愁索翠眉敛,啼多红粉漫。已矣哉!秋风起兮秋叶飞,春花落兮春日晖。春日迟迟犹可至,客子行行终不归。


离思

唐代李商隐

气尽前溪舞,心酸子夜歌。

峡云寻不得,沟水欲如何。

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

无由见颜色,还自托微波。


水龙吟·小楼连苑横空

宋代秦观

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朱帘半卷,单衣初试,清明时候。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欲无还有。卖花声过尽,斜阳院落;红成阵,飞鸳甃。

玉佩丁东别后。怅佳期、参差难又。名韁利锁,天还知道,和天也瘦。花下重门,柳边深巷,不堪回首。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向人依旧。


有所思

南北朝萧衍

谁言生离久,适意与君别。

衣上芳犹在,握里书未灭。

腰中双绮带,梦为同心结。

常恐所思露,瑶华未忍折。


点绛唇·花信来时

宋代晏几道

花信来时,恨无人似花依旧。又成春瘦,折断门前柳。

天与多情,不与长相守。分飞后,泪痕和酒,占了双罗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