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口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口的成语
成语 解释 出处
fēng kǒu làng jiān风口浪尖比喻激烈、尖锐的社会斗争前哨。向春《煤城怒火》第21章:“现在到了风口浪尖,是咱挺身的时候了,为了党,为了人民,为了抗日,一定要干出个英雄样来!”
kǒu shuō wú píng口说无凭单凭口说,不足为据。元 乔吉《扬州梦》第四折:“咱两个口说无凭。”
zàn bù róng kǒu赞不容口赞:称赞。赞美的话嘴里已容纳不下。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39回:“圣公待其书完,接过讽咏,觉情文交至,于无可形容处形容出来,与历来名人所题另是一付杼轴,不禁赞不容口。”
jiān kǒu jié shé缄口结舌闭口不说话。形容理屈词穷说不出话来。也指慑于淫威不敢讲话。明 张煌言《上延平王书》:“而所为若是,则其将何所依倚,故不敢缄口结舌,坐观胜败。”
dù kǒu mù shé杜口木舌杜口:闭口不言;木舌:结舌。闭着嘴说不出话来。比喻缄口不言,形容不敢说话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黄琼传》:“忠臣惧死而杜口,万夫怖祸而木舌。”
fó kǒu shé xīn佛口蛇心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明 梅鼎祚《玉合记 焚修》:“师父不要骂,动了嗔心,要变白蟒哩。好两个佛口蛇心。”
kǒu méi zhē lán口没遮拦指说话没任何顾忌,信口胡言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小孩儿家口没遮拦,一迷的将言语摧残。”
kǒu ěr bìng zhòng口耳并重对说和听的训练同等重视。鲁迅《彷徨·肥皂》:“好容易给他进了中西折中的学堂,英文又专是‘口耳并重’的。”
yáng rù hǔ kǒu羊入虎口羊落到了虎口里。比喻落入险境,有死无生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6回:“犹如驱羊入虎口耳。”
tāo kǒu chán shé饕口馋舌比喻贪吃的人。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33回:“暖烘烘云蒸霞蔚而至;饕口馋舌,雄纠纠排山倒海而来。”
chōng kǒu ér fā冲口而发不加思索地说出口来。明·李贽《焚书·李温陵传》:“滑稽排调,冲口而发,既能解颐,亦可刺骨。”
kōng kǒu shuō kōng huà空口说空话形容光说不做事,或光说而没有实际行动证明。孙中山《说知难行易》:“你们广西有几百万人,不是几个人能够教得成的,也不是空口说空话可以算得事的。”
shǒu kǒu rú píng守口如瓶形容说话谨慎;严守秘密。唐 道世《诸经要集 择交部 惩过》:“防意如城,守口如瓶。”
kǒu zhí xīn kuài口直心快想什么说什么,为人直爽。巴金《家》:“倒是觉慧口直心快,他终于说了出来。”
mù dèng kǒu jié目瞪口结同“目瞪口呆”。王以仁《流浪》:“当他们要我在那张表上填写着我的职业和来杭的目的时,我真是目瞪口结的呆住了。”
zhòng kǒu jiāo gōng众口交攻交:俱,共。许多人一起用话语攻击。《明史·王应熊传》:“言陛下召应熊,必因其秉国之日,众口交攻,以为孤立无党,孰知其同年密契,肺腑深联。”
yì kǒu tóng shēng异口同声异:不同。不同的嘴说出同样的话。形容人们的说法完全一致。也作“异口同音”。晋 葛洪《抱朴子 道意》:“左右小人,并云不可,阻之者众,本无至心,而谏怖者,异口同声。”
kǒu wú zé yán,shēn wú zé xíng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行都合乎礼法,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孝经·卿大夫》:“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
suí kǒu hú zhōu随口胡诌随便搪塞。
jiān kǒu rú píng缄口如瓶缄口:闭口不言。指说话谨慎,严守秘密。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无名氏<香遍满·闺怨>》:“想你掩耳偷铃,为你缄口如瓶。”
zhé jiǎo zhī kǒu折角之口形容人口才很好,善于辩论。东汉·班固《汉书·朱云传》:“五鹿狱狱,朱云折其角。”
shī zī dà kāi kǒu狮子大开口比喻要价或所提条件很高。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2回:“狮子大开口,做一个门户势子,等候来人,上中下三路,皆不能出其匡郭。”
kǒu duō shí guǎ口多食寡吃饭的人多,但是食物很少。唐·韩愈《答胡生书》:“愈不善自谋,口多而食寡。”
qiǎo yán lì kǒu巧言利口巧妙的言辞,锋利的口辩。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三人皆诈伪,巧言利口以进其身。”
shì fēi kǒu shé是非口舌因说话引起的误会或纠纷。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若是为田地上坏了手足亲情,到不如穷汉赤光光没得承受,反为干净,省了许多是非口舌。”
kǒu mì fù jiàn口蜜腹剑嘴里说得动听;心里却盘算着坏主意。形容嘴甜心狠;阴险毒辣。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yī kǒu xī jìn xī jiāng shuǐ一口吸尽西江水原是一气呵成、贯通万法的意思。后比喻过于性急,想一下子就达到目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居士庞蕴》:“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zhòng kǒu shuò jīn众口烁金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谣言多可以混淆是非。汉·荀悦《汉纪·景帝纪》:“众口烁金,积毁销骨。”
shé kǒu fēng zhēn蛇口蜂针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shùn kǒu kāi hé顺口开河犹言信口开河。不假深思,不负责任地随口乱说。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十回:“我原来是私访,为何顺口开河?”
yí rén kǒu shí贻人口实贻:给;口实:话柄;即可让人利用的口实。指做事说话不小心;给人留下话柄。清 唐才常《上欧阳中鹄书》:“安得有此巨款?如此事果成,必贻人口实。”
jīn shé bì kǒu金舌蔽口比喻闭口不说话。《荀子 正论》:“金舌蔽口,犹将无益也。”
zhé chōng kǒu shé zhī jiān折冲口舌之间折冲:引申为进行外交谈判;口舌:争吵。在辩论、争吵中进行外交谈判。宋·苏洵《送石昌言为北使引》:“折冲于口舌之间”
fàn lái kāi kǒu饭来开口见“饭来张口”。唐·元稹《放言》诗:“酒熟餔糟学渔父,饭来开口似神鸦。”
mù dèng kǒu dāi目瞪口呆瞪:睁大眼睛直视;呆:发愣。眼睛大睁;眼珠发直;张嘴说不出话来。形容因恐惧而失神发愣的样子。元 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
kǒu huì ér shí bù zhì口惠而实不至惠:给人以好处;至:到。只在口头上答应给别人好处;而实际的利益却到不了别人身上。西汉 戴圣《礼记 表记》:“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身。”
xián kǒu diàn bèi衔口垫背衔口:给死尸嘴含珍珠等物;垫背:给死尸背上放钱。借指死亡。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2回:“凤姐道:‘我又不等着衔口垫背,忙什么呢!’”
hǔ kǒu bá xū虎口扳须扳:拉。从老虎嘴边拔胡须。比喻冒极大的风险。清·陈瑞生《再生缘》第55回:“郦老师纵是丽君,我也不敢往虎口扳须,龙头锯角。”
hǔ kǒu bá xū虎口拔须从老虎嘴边拔胡须。比喻冒极大的风险。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一章:“于是就有一些专门拉纤的掮客,壮着胆子来找侦缉队长,想从虎口拔毛。”
yǐ wéi kǒu shí以为口实口实:话柄。作为谈话的资料。指作为指责、攻击或嘲笑的话柄。春秋·鲁·左丘明《国语·楚语下》:“使无以寡君为口实。”
chán kǒu shuò jīn谗口铄金谗言足以熔化金石。极言谗言毁贤害能之厉害。清 冒襄《影梅庵忆语》:“丁亥,谗口铄金,太行千盘,横起人面。”
zài rén kǒu ěr在人口耳指被人们所称道、传颂清·汪琬《答王进士书》:“相距几千百年,犹昭灼在人口耳。”
bèn kǒu zhuō shé笨口拙舌没有口才,不善言谈。秦兆阳《在田野上前进》第一章:“部队作风,说话又尖又硬,丝毫不留情面,又满有一套理论,笨口拙舌的大老粗。”
zhuō kǒu dùn sāi拙口钝腮比喻嘴笨,没有口才。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3回:“二哥,你和我一般,拙口钝腮,不要惹大哥热擦。”
xīn zhuō kǒu bèn心拙口夯心思笨,又不善于说话。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0回:“谁都像我心拙口夯的,由着人说呢!”
kǒu ruò xuán hé口若悬河若:像;悬河:瀑布;激流奔泻。说起话来像河水倾泻一样滔滔不绝。形容口才好;能言善辩。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mù dèng kǒu jiāng目瞪口僵同“目瞪口呆”。郁达夫《迟桂花》:“我那忠厚老实的娘……一听了媒人的这一番说话,目瞪口僵,立刻就滚下了几颗眼泪来。”
shí zì lù kǒu十字路口两条道路交叉的地方。比喻处在对重大事情需要决定怎样选择的境地。鲁迅《华盖集 北京通信》:“但不幸我竟力不从心,因为我自己也正站在歧路上,——或者说得较有希望些:站在十字路口。”
yán kǒu cán chuǎn延口残喘延:把时间向后推移。延长残余的喘息。指挣扎着勉强活下去。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了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
shòu rén kǒu shí授人口实留给别人以话柄。王闿运《致丁亲家书》:“比年频致物论,四督失官,授人口实,宠反为辱。”
chún jiāo kǒu zào唇焦口燥焦:干。形容说话过多而口唇干燥。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qún kǒu shuò jīn群口铄金铄:熔化。众口一词能够把金属熔化。指舆论可以混淆是非。宋·李纲《谢亲笔札子》:“陛下察其心于群口铄金之际,薄其罪于众人欲杀之时。”
yī yán chū kǒu,sì mǎ nán zhuī一言出口,驷马难追驷马:四匹马拉车。话说出了口,就是四匹马拉车也难追回。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宋·欧阳修《笔说·驷不及舌说》:“俗云:一言出口,驷马难追。《论语》所谓‘驷不及舌’也。”
shí bù chōng kǒu食不充口见“食不餬口”。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真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吃了早起的,无那晚夕的。”
mì kǒu jiàn fù蜜口剑腹蜜:比喻甘美。嘴上甜,心里狠。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二》:“李林甫之蜜口剑腹,贾似道之牢笼言路,合而为一,其患可胜道哉。”
xìn kǒu hú zhōu信口胡诌信口:随便开口。毫无根据、不负责任的乱说。比喻不负责任随口乱说。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誓今番泼水难收,到那里问缘由,怎敢便信口胡诌?”
mù dāi kǒu zā目呆口咂咂:用舌头抵住牙齿发出的声音。目光发呆,口中发出啧啧声。形容吃惊的样子。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2回:“寨中这些兵卒,多是强盗出身,何曾看见如此礼物,见了个个目呆口咂,连尤俊达与连巨真亦啧啧称羡。”
jiāo kǒu zàn yù交口赞誉交:一齐,同时。异口同声地称赞。唐 韩愈《柳志厚墓志铭》:“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们下,交口荐誉之。”
jǐn xiōng xiù kǒu锦胸绣口犹言锦心绣口。清·湘灵子《轩亭冤》序:“锦胸绣口,居然妙绪环生。”
niú kǒu zhī xià牛口之下借指卑下的地位。《史记·商君列传》:“夫五羖大夫,荆之鄙人也。闻秦缪公之贤而原望见,行而无资,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缪公知之,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望焉。”《吕氏春秋·举难》等又载有宁戚饭牛得到齐桓公赏识的事。
yì kǒu tóng cí异口同辞异:不同。大家说得都一样。形容人们的说法完全一致。唐·陈子昂《为乔补阙论突厥表》:“臣具委细问其啧北事,皆异口同辞。”
kǒu zhuì tiān huā口坠天花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品》载,佛祖说法,感动天神,“六欲诸天及天子众,以天福力雨种种华:优钵罗华,波头摩华……于虚空中缤纷乱坠”,“天华乱坠满虚空,众香普熏于大会”。后遂以“口坠天花”喻指以夸诞之词动人听闻或以甘言骗人。华,同“花”。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品》载,佛祖说法,感动天神,“六欲诸天及天子众,以天福力雨种种华:优钵罗华,波头摩华……于虚空中缤纷乱坠”,“天华乱坠满虚空,众香普熏于大会”。华,同“花”。
xìn kǒu kāi hé信口开河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聒,不当一个信口开合知。”
kǒu kuài xīn zhí口快心直有啥说啥;想啥说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语言明快。清 曹雪芹《红楼梦》:“云姑娘,你如今长大了,越发心直嘴快了。”
xīn zhí kǒu kuài心直口快性情直爽;有话就说。直:直爽。元 张国宾《罗李郎》第四折:“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粮军,哥哥是好人。”
xìng jí kǒu kuài性急口快性子急,有话就说。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那何小姐性急口快,便道:‘娘这话也说得是,那么着,我就在家里服侍婆婆,叫我妹子跟了他去。’”
yì kǒu tóng yīn异口同音不同人说同样的话,形容看法、意见完全一致。南朝·梁·沈约《宋书·庾炳之传》:“伏复深思,只有愚滞,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
jīn kǒu yù yīn金口玉音旧时用以指天子之言。后泛指说话正确,不能改变。晋·夏侯湛《抵疑》:“金口玉音,漠然沉默。”
yī kǒu sān shé一口三舌比喻唠叨、话多。汉·焦延寿《易林》卷十:“一口三舌,相妨无益。”
xìn kǒu kāi hē信口开呵见“信口开合”。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你待要着死撞活,将功折过,你休那里信口开呵。”
yī kǒu tóng yīn一口同音犹言众口一词。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一回:“所以听得周三说了一句,大家就一口同音说,以义气为重。”
xiāo yīn kōng kǒu哓音瘏口犹言舌敝唇焦。形容说话之多,费尽口舌。梁启超《本馆第一百册祝辞》:“虽然,菲封不弃,敝帚自珍,哓音瘏口,亦已三年,言念前劳,不欲泯没。”
fēn shēn jiǎn kǒu分身减口见“分房减口”。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家族》:“今有迫于人口多者,每有分身减口之语。”
biàn kǒu lì cí辩口利辞辩口:口才好,善于辩论。指能言善辩,伶牙俐齿。汉 班昭《女诫》:“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
nìng wéi jī kǒu,bù wéi niú hòu宁为鸡口,不为牛后牛后:牛的肛门。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战国策·韩策一》:“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
jí kǒu xiàng sī极口项斯谓满口赞誉。项斯、唐代诗人,为杨敬之所器重,敬之赠诗有“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之句。明·袁宏道《与钱象先生》:“仆极口项斯矣。茂苑虽多士,当今无出公右者。”
gǒu kǒu lǐ tǔ bù chū xiàng yá狗口里吐不出象牙比喻坏人说不出好话。《元曲选 遇上皇》第一折:“父亲和这等东西,有什么好话,讲出什么公理来,狗口里吐不出象牙。”
yá bái kǒu qīng牙白口清比喻说话清楚。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怎当得十三妹定要问他个牙白口清,急得无法。”
kǒu chǐ shēng xiāng口齿生香嘴和牙齿都有香味。比喻所读的作品意味深长,隽永宜人。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6回:“前者捧读诸位姐姐佳作,真令人口齿生香。”
nìng wéi jī kǒu,wù wéi niú hòu宁为鸡口,勿为牛后宁:宁愿;牛后:牛的肛门。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二回:“生员虽贫士也,语云,‘宁为鸡口,勿为牛后。’岂有圣门弟子,贪纨袴之膏粱,而乱朝廷之名教者乎!”
kǒu fú xīn fú口服心服指从内心及口头都表示信服。《人民文学》1977年第9期:“毛主席从革命的根本利益出发,启发我们顾全大局,使我口服心服。”
liú kuài rén kǒu流脍人口谓(诗文等)被人广为传颂称美。明·王世贞《曲藻》:“杨状元慎才情盖世,所著有《洞天玄记》、《陶情乐府》、《续陶情乐府》,流脍人口,而颇不为当家所许。”
xīn fú kǒu fú心服口服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先秦 庄周《庄子 寓言》:“利义陈乎前,而好恶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定天下之定。”
hé mén bǎi kǒu阖门百口指全家所有人。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赵岐传》:“我北海孙宾石,阖门百口,势能相济。”
jiāo kǒu chēng zàn交口称赞交口:众口一辞。异口同声地称赞。《元史 王利传》:“利自幼颖悟,弱冠,与魏初同学,遂齐名,诸名公交口称誉之。”
qīng kǒu bái shé青口白舌指说话不知轻重,触犯忌讳。洪深《五奎桥》第一幕:“这样的好风水,保桥还来不及呢!岂可青口白舌,轻易说拆去么?”
qián kǒu jié shé箝口结舌结舌:舌头转不动。闭口不说话。形容不敢讲话宋·司马光《乞改求谏诏书札子》:“是诏书始于求谏,而终于拒谏也,臣恐天下之士益箝口结舌,非国家之福也。”
dù kǒu jié shé杜口结舌犹言杜口吞声。汉·焦赣《易林·比之咸》:“杜口结舌,心中拂郁,去灾患生,莫所告冤。”
tàn kǒu ér chū探口而出犹言脱口而出。
yǎn kǒu ér xiào掩口而笑捂嘴而笑。多指暗笑,窃笑。晋·陶渊明《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亮以麈尾掩口而笑。”
yī kǒu yǎo dìng一口咬定一口咬住不放。比喻坚持一个廉洁,再不改口。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十回:“先把住持僧慧修,严行审讯,问他将李国斌藏在何处,慧修一口咬定不认得李国斌。”
bǐ fá kǒu zhū笔伐口诛伐:声讨,攻打;诛:痛斥,责罚。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清 忧患余生《<官场现形记>序》:“而吾辈不畏强御,不避斧钺,笔伐口诛,大声疾呼。”
xīn fú kǒu bù fú心服口不服服:信服。心里信服嘴上却不承认。马烽《吕梁英雄传》第43回:“老武听了,还有点心服口不服。”
zhòng kǒu xiāo xiāo众口嚣嚣嚣:喧嚷,吵嚷。大家都吵吵嚷嚷地说着唐·韩愈《子产不毁乡校烦》:“游于乡之校,众口嚣嚣。”
chán kǒu áo áo谗口嚣嚣谗:说别人坏话;嚣嚣:众口谗毁的样子。形容众人以谗言诋毁人。《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无罪无辜,谗口嚣嚣。”
hú kǒu sì fāng餬口四方餬:通“糊”;餬口:寄食。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餬其口于四方。”
shí kǒu xiāng chuán十口相传许多人辗转相传。茅盾《第二天》:“于是接连地来了许多十口相传的‘战报’,日本海军司令部已经被我方占领了。”
jué kǒu bù tí绝口不提绝口:始终不开口;提:举出。指闭口不说话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8回:“见了抚台,绝口不提一字,免得抚台心上生疑。”
liǎng jiān hé kǒu两肩荷口犹言两个肩膀扛张嘴,比喻只会吃饭不会干事。
kǒu chǐ líng lì口齿伶俐口齿:说话、言谈;伶俐:聪明,灵活。谈吐麻利,应付自如。形容口才好。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宝玉素日虽然口角伶俐,此时一心却为金钏儿感伤,恨不得也身亡命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