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mǎ shǒu yù dōng马首欲东 | 谓东归;返回。语本《左传·襄公十四年》:“栾黡曰:‘晋国之命,未是有也。余马首欲东。’乃归。”杨伯峻注:“秦兵在西,东则归矣。” | 语出《左传·襄公十四年》:“栾黡曰:’晋国之命,未是有也。余马首欲东。’乃归。”杨伯峻注:“秦兵在西,东则归矣。” |
hé dōng shī zǐ hǒu河东狮子吼 | 河东:古郡名。比喻嫉妒心强剽悍的妻子发怒,对丈夫大吵大闹。一般借此嘲笑惧内的男人。 | 宋 洪迈《容斋三笔 陈季常》:“陈慥字季常……自称‘龙丘先生’,又曰‘方山子’。好宾客,喜畜声妓,然其妻柳氏绝凶妒,故东坡有诗云:‘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师(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
dōng yáng dà hǎi东洋大海 | 东洋:东边的大海。泛指无边无际的大海。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7卷:“弄得神魂颠倒,意乱心迷,将前妻昔日恩义,撇向东洋大海。” |
xī chú dōng dàng西除东荡 | 荡:荡平。到处征剿敌人。 | 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折:“俺也曾西除东荡,把功劳立下几桩桩。” |
dōng nán què fēi东南雀飞 | 比喻夫妻分离。 | 乐府诗《孔雀东南飞》 |
dōng fēng huà yǔ东风化雨 | 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 |
wén dōng wǔ xī文东武西 | 汉初叔孙通定的朝仪,文官位东,武官位西。指文武官员的排列位次。 | 西汉·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列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 |
nán zhēng běi zhàn,dōng dàng xī shā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 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 晋剧《打金枝》第二场:“父王的江山,是他郭家父子南征北战,东荡西杀,十大汗马功劳争来的。” |
dōng fēng yā dǎo xī fēng东风压倒西风 | 原指封建大家庭里对立的两方,一方压倒另一方。现比喻革命力量对于反动势力占压倒的优势。 | 清 曹雪琴《红楼梦》第82回:“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 |
shǔ dōng guā,dào qié zǐ数东瓜,道茄子 | 形容说话罗唆,没完没了。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二回:“那珍哥狂荡了一日回来,正要数东瓜,道茄子,讲说打围的故事。” |
dōng fēng mǎ ěr东风马耳 | 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 唐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钓有怀》诗:“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
guān dōng chū xiàng,guān xī chū jiàng关东出相,关西出将 | 关:函谷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民风好文,多出宰相;函谷关以西的地区,民风好武,多出将帅。 | 《晋书·姚兴载记》:“古人有言,关东出相,关西出将,三秦饶儁佚异,汝异多奇士。” |
guān xī chū jiàng,guān dōng chū xiàng关西出将,关东出相 | 关:函谷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民风好文,多出宰相;函谷关以西的地区,民风好武,多出将帅。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虞诩传》:“谚曰:‘关西出将,关东出相。’观其习兵壮勇,实过余州。” |
dōng fēng guò ěr东风过耳 | 见“东风射马耳”。 | 清·容闳《西学东渐记》:“学生在美国……绝无敬师之礼,对于新监督之训,若东风之过耳。” |
liáo dōng shǐ辽东豕 | 辽东:地名,今辽宁省辽河以东;豕:猪。比喻知识浅薄,少见多怪。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朱浮传》:“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若以子之功论于朝廷,则为辽东豕也。” |
dōng fēng rù lǜ东风入律 | 谓春风和畅,律吕调协。常用以称颂盛世。 | |
dōng āi xī zhuàng东挨西撞 | 同“东奔西撞”。 |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终日间靠着些东涂西沫,东挨西撞,也济不得甚事。” |
shī zhī dōng yú失之东隅 | 早上丢失了(晚上又收回来);比喻开始失败(最后取得成功)。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dōng dàng xī chí东荡西驰 | 犹言东征西讨。 | 《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汉王乘那项王火咸阳,弑义帝,降子婴,东荡西驰的时候,早暗地里间道入关,进位称王。” |
dōng fāng jiāng bái东方将白 | 天将破晓。 | |
dōng fāng qí东方骑 | 指女子的如意郎君。也泛指身份煊赫者。 | 唐·褚亮《烛花》诗:“言是东方骑,来寻南陌车。” |
dōng fāng qiān jì东方千骑 | 旧指女子的如意郎君。 | 汉·乐府《陌上桑》诗:“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
dōng gé dài xián东阁待贤 | 特地开东门接待贤人。 | 东汉·班固《汉书·公孙弘传》:“于是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与参谋议。” |
dōng fēng hào dàng东风浩荡 | 东风:春风。指吹着强劲的春风。形容春风吹拂大地,大地即将万象更新,面貌焕然。 | 唐·李咸用《春日》:“浩荡东风里,裴回无所亲。危城三面水,古树一边春。” |
dōng líng xī suì东零西碎 | 指零碎,分散,不集中。 | 郭沫若《文艺论集 自然与艺术》:“他们把他们父亲的财产东零西碎地铺满了一堂,没有丝毫处理的手腕。” |
dōng chí xī jī东驰西击 | 谓指挥不统一,几路军队各自行动。 | 清·魏源《圣武记》卷九:“各专责成,互相援应,毋东驰西击,各不相顾。” |
dōng jiàn nán jīn东箭南金 | 东方的竹箭,南方的铜,古时都认为是上品。比喻可宝贵的人才。 | 唐 罗隐《秋夜寄进士顾荣》诗:“空羡良朋尽高价,可怜东箭与南金。” |
dōng fēng shè mǎ ěr东风射马耳 | 射:射出。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充耳不闻,无动于衷。 | 唐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
wú dào dōng yǐ吾道东矣 | 道:主张。自己的学术主张得人继承和推广。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郑玄传》:“问毕辞归,融喟然谓门人曰:‘郑生今去,吾道东矣!’” |
dōng tú xī mǒ东涂西抹 | 涂、抹:原喻从事文辞。比喻用笔随便写写画画。 |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报道莫贫相!阿婆三五少年时,也曾东涂西抹来。” |
dōng jiā qiū东家丘 | 丘:孔丘。孔子的西邻不知孔子的学问,称孔子为“东家丘”。指对人缺乏认识,缺乏了解。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邴原传》:“原从行,卒。”裴松之注引《邴原别传》:“君乃舍之,蹑屣千里,所谓以郑为东家丘者也。” |
sān shí nián hé dōng,sān shí nián hé x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 三十年前风水在河的东面,而三十年后却在河的西面。比喻世事变化,盛衰无常。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大先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像三十年前,你二位府上何等优势,我是亲眼看见的。” |
jiāng dōng dú bù江东独步 | 江东:长江东部地区;独步:独一无二。泛指杰出人才。 | 《晋书·王坦之传》:“盛德绝伦郗嘉宾,江东独步王文度。” |
dōng mén huáng quǎn东门黄犬 | 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事见《史记·李斯列传》。后以“东门黄犬”作为官遭祸,抽身悔迟之典。 | 《史记·李斯列传》载: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
xī jiān dōng dié西鹣东鲽 | 鹣:比翼鸟;鲽:比目鱼。泛指四海珍异之物。 | 南朝·宋·刘勰《文心雕龙·封禅》:“然则西鹣东鲽,南茅北黍,空谈非征,勋德而已。” |
fú rú dōng hǎi福如东海 | 福气象东海之水浩瀚无边;旧时祝颂用语。 | 明 洪楩《清平山堂话本 花灯轿莲女成佛记》:“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佳期。从今后,儿孙昌盛,个个赴丹墀。” |
dōng yáo xī bǎi东摇西摆 | 形容走路不稳。比喻容易动摇、不坚定。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8回:“只见那边妖妇妖尼,笑吟吟的将拂子东摇西摆。” |
fù zhī dōng liú付之东流 | 扔在东流的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好象随着流水冲走了一样。 | 唐 高适《封丘县》诗:“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 |
dōng chuǎng xī duó东闯西踱 | 谓盲目地四处闯荡。 | 茅盾《子夜》六:“他很想跑开,但想到不吴芝生作伴,到底比起独自东闯西踱较为‘有聊’,便又舍不得走。” |
qí dōng yě yǔ齐东野语 | 齐东:齐国的东部;野语:乡下人的话。孟子蔑视农民,认为他们说的话没有根据,听信不得。比喻荒唐而没有根据的话。 |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 |
dōng chà xī wù东差西误 | 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池、错误。形容办事不得力。 |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原约一到任所差人进京图干此事,谁知所去的,多不得力。我这里好不盼望,不甫能勾回个信来,定是东差西误的。” |
dōng fān xī dǎo东翻西倒 | 翻:翻转,倒下;倒:颠倒,翻转。形容四处翻捡找寻。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回:“因先入厨房,搜寻食物,那知这庙中,竟无隔宿之粮,东翻西倒,只有一个腌菜坛。” |
dōng héng xī dǎo东横西倒 | 形容杂乱。 | 刘复《晓》诗:“回看车中,大家东横西倒,鼾声呼呼。” |
dōng xué xī dǎo东踅西倒 | 形容行走艰难。 | 明·冯惟敏《新水令·庚午春试笔》套曲:“看俺这曲脊是腰,手颤头摇,言语刁骚,衣履鏖糟,行动处东踅西倒,一步低一步高。” |
dōng wāi xī dǎo东歪西倒 | 形容身不由己,倾斜不稳。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9回:“日暮挑灯闲徙倚,郎不归来留恋谁家里?及至归来沉醉矣,东歪西倒扶难起。” |
dōng nuó xī còu东挪西凑 | 指各处挪借,凑集款项。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过了两月,又近吉日,却又欠迎亲之费,六老只得东挪西凑,寻了几件衣饰之类,往典铺中解了几十两银子,却也不够使用。” |
xù rì dōng shēng旭日东升 | 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形容朝气蓬勃的气象。旭日:早晨刚出来的太阳。 | 《诗经 邶风 匏有苦叶》:“緇緇鸣雁,旭日始旦。” |
dōng chōng xī zhuàng东冲西撞 | 谓无把握地四处奔走寻找。 | 杨朔《铁骑兵》:“他带着一班人巧妙地摔开了追击的敌人,东冲西撞,想再追上大队。” |
dōng chōng xī jué东冲西决 | 形容洪水四处冲决泛滥。 | 清·江藩《汉学师承记·胡渭》:“近日治河,乃遏之使不得北,而南入于淮,以便运耳。南行非河之本性,东冲西决,率无宁岁。” |
zhāo dōng mù xī朝东暮西 | 朝:早晨。早晨在东,晚上在西。指行踪不定。比喻变来变去,不专一 | 明·徐霖《绣襦记·闻信增悲》:“如今他在那里,朝东暮西,那有踪迹。” |
dōng yú yǐ shì,sāng yú fēi wǎn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 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 | 唐·王勃《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
zhāo xī mù dōng朝西暮东 | 朝:早晨。早晨在西,晚上在东。指行踪不定。比喻变来变去,不专一 | 明·无名氏《四贤记·社会》:“朝西暮东,齐、梁、燕、宋,生涯不同。” |
dōng tán xī shuō东谈西说 | 指议论的面很宽。 | 鲁迅《书信集 致金肇野》:“近来东谈西说,而其实都无深研究,发议论是不对的。” |
dōng piāo xī dàng东飘西荡 | 指不固定,没有着落。也指无定向地漂浮。 | 明 无名氏《苏九淫奔》第一折:“去汴梁买马,不想东飘西荡,将本钱尽行折了。” |
dōng yáng xī dàng东扬西荡 | 谓飘泊无定。 | 《野叟曝言》第四一回:“姐姐若不见怜,怎样着落妹子死后魂灵,不至东扬西荡。” |
dōng dào zhǔ东道主 |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 左丘明《左传 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
chāi dōng qiáng bǔ xī qiáng拆东墙补西墙 | 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 | 《中国民歌资料 纳布鞋》:“拆东墙,补西墙,先要顾前方。” |
dōng shī xiào pín东施效颦 |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 先秦 庄周《庄子 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
jiǎo jīn dōng lù角巾东路 | 《晋书·羊祜传》:“尝与从弟琇书曰:‘既定边事,当角巾东路,归故里,为容棺之墟。’”意谓辞官退隐,登东归之路。后用以为归隐的典故。 | 《晋书·羊祜传》:“尝与从弟琇书曰:‘既定边事,当角巾东路,归故里,为容棺之墟。’” |
dōng qiān xī xǐ东迁西徙 | 谓四处迁移,居止不定。 | 《明史西域传二·沙州卫》:“尔居沙州三十年……但当循分守职,保境睦邻,自无外患。何必东迁西徙,徒取劳瘁。” |
dōng xǐ xī qiān东徙西迁 | 同“东迁西徙”。 | 清·江藩《汉学师承记·黄宗羲》:“宗羲窜匿草莽,东徙西迁,屡濒于危。” |
dōng piāo xī xǐ东飘西徙 | 谓到处漂流,迁徙无定。 | 明·陆采《明珠记·江会》:“几年间东飘西徙,今日里天教重会。大海船头,果有相撞时。” |
dōng chě xī lā东扯西拉 | 形容说话离题,没有中心。 | 《官场现形记》第五三回:“制台问了几句话,亏他东扯西拉,居然没有露出马脚。” |
dōng lā xī chě东拉西扯 | 拉、扯:闲谈。没有明确话题地聊天;也指说话写文章条理紊乱;不紧扣中心议题。 | 清 曹雪芹《红楼梦》:“更有一种可笑的,肚子里原没有什么,东拉西扯,弄的牛鬼蛇神,还自以为博奥。” |
dōng fú xī dǎo东扶西倒 | 从这边扶起,却又倒向那边。比喻顾此失彼。也形容坏习气太多,纠正了这一点,那一点又冒头了。 | 宋 杨万里《过南荡》诗:“笑杀槿篱能耐事,东扶西倒野酴醿。” |
dōng dǎo xī wāi东倒西歪 | 歪歪倒倒的。形容站立不稳;或位置不正;倾斜欲倒的样子。也形容杂乱无章。 | 元 萧德祥《杨氏女杀狗劝夫》:“他两个把盏儿吞,直喝得醉醺醺的,吃得东倒西歪。” |
dōng zhāng xī wàng东张西望 | 这里那里地到处看。形容寻找东西或心神不安;注意力不集中。 |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三巧儿只为信了卖卦先生之语,一心只想丈夫回来,此时经常走向前楼,在帘内东张西望。” |
dōng nán zhī xiù东南之秀 | 谓东南地方的杰出人才。 | 《南史·王筠传》:“筠曰:‘陆平原东南之秀,王文度独步江东,吾得比踪昔人,何所多恨。’乃欣然就职。” |
dōng bēn xī táo东奔西逃 | 同“东逃西窜”。 | 曹禺《王昭君》第二幕:“他打过多少次败仗,东奔西逃,最后决定了与汉家和好的大计。” |
tuī dōng zhǔ xī推东主西 | 犹言推三阻四。 | 元·郑廷玉《后庭花》第四折:“你休推东主西,可甚么‘三从四德’,那些个‘家有贤妻’。” |
dōng lái xī qù东来西去 | 谓行人来来往往。 | 唐·李商隐《关门柳》诗:“永定河边一行柳,依依长发故年春。东来西去人情薄,不为清阴减路尘。” |
dōng fāng bù liàng xī fāng liàng东方不亮西方亮 | 比喻这里行不通,别的地方尚有回旋余地。 |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国是一个大国——‘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不愁没有回旋的余地。” |
shuō dōng tán xī说东谈西 | 见“说东道西”。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然后蹭到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板凳上,说东谈西呢。” |
dōng chuáng jiāo kè东床娇客 | 同“东床娇婿”。 | 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三折:“东海龙神差老僧来做媒,招你为东床娇客。” |
dōng zhī xī wú东支西吾 | 谓说话办事含糊敷衍。 |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妙观]下第三局时,频频以目送情。小道人会意,仍旧东支西吾,让他过去。” |
dōng nán bàn bì东南半壁 | 半壁:半边。指长江中下游及其以东、以南的半边江山。 | 元·施君美《幽闺记·虎狼扰乱》:“金朝那解番狼将,血溅东南半壁天。” |
dōng zǒu xī gù东走西顾 | 比喻顾虑多。 | 《古诗源》卷三:“茕茕白兔,东走西顾。” |
dōng chuǎng xī zǒu东闯西走 | 指没有目的和方向地四处闯荡。 | 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二回:“都是你这老不贤,养这祸根,终日纵他性子,任他东闯西走,惹祸招非,如今弄出事来了。” |
dōng zǒu xī zhuàng东走西撞 | 同“东奔西撞”。 | 《四游记·华光闹东岳庙》:“闻你不是好人,东走西撞,无事不为,今来我东岳庙则甚。” |
dōng bēn xī zǒu东奔西走 | 到处奔跑。形容四处奔忙或为某个目的而四下活动。也形容到处逃窜。走:跑。 | 元 魏初《沁园春 留别张周卿韵》:“甚年来行役,交情契阔,东奔西走,水送山迎。遥望神州,故人千里。” |
dōng tǎo xī fá东讨西伐 | 同“东征西讨”。 | 唐·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由是南驰北走,东讨西伐,运之无旁,按之无下。” |
dōng bēn xī zhuàng东奔西撞 | 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 | 明·高濂《玉簪记·依亲》:“骤然起兵戈,扰攘。卷尘飞,东奔西撞,娇儿拆散知何往?” |
dōng zǔn xī jié东撙西节 | 谓从各方面节省。 | 郭沫若《塔·万引》:“他在这样踌蹰时,他的家计却一天一天地逼迫拢来了,亏他的夫人挖肉补疮,东撙西节地还能勉强维持着。“ |
wú yán jiàn jiāng dōng fù lǎo无颜见江东父老 | 江东:借指家乡。指因自己的失败而感到羞愧,再也没脸见家乡父老 |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王笑曰:‘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
dōng nán zhú jiàn东南竹箭 | 《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后因以“东南竹箭”比喻优秀人才。 | 《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 |
dōng láo xī yàn东劳西燕 | 劳:伯劳。比喻情侣、朋友离别。 |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杂曲歌辞八 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
gè bēn dōng xī各奔东西 | 各:各自;奔:奔向。各自走各自的路,借指分手。 |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72回:“大家撒腿就跑,各奔东西。” |
dōng yī xià xī yī xià东一下西一下 | 指做事无计划。比喻行动漂忽无定。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使木板子东一下,西一下,撺这一二百下子。” |
dōng mén zhú tù东门逐兔 | 见“东门黄犬”。 | 《史记·李斯列传》载: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
dōng tù xī wū东兔西乌 | 兔、乌:古代神话传说中说,月亮里有玉兔,太阳里有三足金乌,所以用乌、兔代表日月。月亮东升,太阳西落。表示时光不断流逝。 | 宋 吴潜《瑞鹤仙》:“愁高怅远。身世事,但难准。况禁他,东兔西乌相逐,古古今今不问。” |
dōng yě bā rén东野巴人 | 古代楚国民间通俗歌曲,又称《下里巴人》。 | 汉·陈琳《答东阿王笺》:“夫听《白雪》之音,观《绿水》之节,然后《东野巴人》,蚩鄙益著。”吕延济注:“东野,下里之音。”宋玉以问曰:“客有歌于郢中都中,其始曰《下里巴人》也。” |
fù dōng liú付东流 | 付:交给;东流:向东的河流。扔在东流的江河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 | 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二折:“往常个侍衾裯,都做了付东流。” |
dōng xī nán shuò东西南朔 | 指居处无定之人。同“东西南北”。 | |
fú rú dōng hǎi,shòu bǐ nán shān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 南山:终南山。比喻人福气像东海的水一样浩大,寿命如终南山一样长久。 | 明·柯丹邱《荆钗记·庆诞》:“齐祝赞,愿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
shí wǔ dōng xī什伍东西 | 什伍:纵横错杂。原指南斗六星,牵牛六星,箕四星等分布得杂乱无章。后多形容事物错杂纷乱。 | 唐·韩愈《三星行》诗:“名声相乘除,得少失有余。三星各在天,什伍东西陈。” |
dōng tōu xī mō东偷西摸 | 指暗中干不正当的事。 | 清 曾朴《孽海花》第30回:“她还是馋猫儿似的东偷西摸。” |
dōng fēng chuī mǎ ěr东风吹马耳 | 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 唐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
dōng bì yú guāng东壁余光 | 东邻墙壁上透过来的光。表示对他人有好处而对自己并无损害的照顾或好处。 | |
dōng chuāng xiāo xī东窗消息 | 见“东窗计”。 | 明·无名氏《精忠计·东窗》:“心事难凭枉致疑,夫人其实好心机,凭此黄柑无后患,东窗消息少人知。” |
dōng yě bài jià东野败驾 | 春秋时善御者东野稷见重于鲁庄公。其御左右旋转,合规之圆;进退抑扬,中绳之直。自矜其能,驱马转百圈而不止,结果马力竭尽,以失败而告终。后以此比喻自恃才高,弄巧成拙。 | 春秋时善御者东野稷见重于鲁庄公。其御左右旋转,合规之圆;进退抑扬,中绳之直。自矜其能,驱马转百圈而不止,结果马力竭尽,以失败而告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