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东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东的成语
成语 解释 出处
dōng yě bài jià东野败驾春秋时善御者东野稷见重于鲁庄公。其御左右旋转,合规之圆;进退抑扬,中绳之直。自矜其能,驱马转百圈而不止,结果马力竭尽,以失败而告终。后以此比喻自恃才高,弄巧成拙。春秋时善御者东野稷见重于鲁庄公。其御左右旋转,合规之圆;进退抑扬,中绳之直。自矜其能,驱马转百圈而不止,结果马力竭尽,以失败而告终。
dōng yáo xī bǎi东摇西摆形容走路不稳。比喻容易动摇、不坚定。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8回:“只见那边妖妇妖尼,笑吟吟的将拂子东摇西摆。”
dōng dǎo xī wāi东倒西歪歪歪倒倒的。形容站立不稳;或位置不正;倾斜欲倒的样子。也形容杂乱无章。元 萧德祥《杨氏女杀狗劝夫》:“他两个把盏儿吞,直喝得醉醺醺的,吃得东倒西歪。”
chāi dōng bǔ xī拆东补西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为了应急而牺牲这个弥补那个。宋 陈师道《次韵苏公西湖徙鱼》:“小家厚敛四壁立,拆东补西裳作带。”
dào dōng shuō xī道东说西见“道西说东”。《刘知远诸宫调·知远别三娘太原投事》:“自入舍做女婿,觑俺咱似儿戏,使着后,道东说西畅憋气。”
dōng xī nán shuò东西南朔指居处无定之人。同“东西南北”。
dōng táo xī cuàn东逃西窜四处逃亡与逃避。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因那年避乱南奔,被官兵冲散了女儿瑶琴,夫妻两口,凄凄惶惶,东逃西窜,胡乱的过了几年。”
dōng cāi xī chuāi东猜西揣谓多方猜测。清·袁枚《与杨兰坡明府书》:“然李义山《锦瑟》一篇,宁使后人东猜西揣,聚讼纷纷,而当时绝不多下一注,亦可想见古人之落落大方矣。”
dōng hǎi shì bō东海逝波东逝大海的波涛。比喻大势已去,无法挽回。明·刘若愚《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纵有真心为国、束身自好者,恐亦孤掌难鸣也。东海逝波,其奈之何哉!”
dà jiāng dōng qù大江东去长江的水往东奔流而去。后借用为词牌名。多表示陈迹消逝,历史向前发展。宋·苏轼《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dōng yě bā rén东野巴人古代楚国民间通俗歌曲,又称《下里巴人》。汉·陈琳《答东阿王笺》:“夫听《白雪》之音,观《绿水》之节,然后《东野巴人》,蚩鄙益著。”吕延济注:“东野,下里之音。”宋玉以问曰:“客有歌于郢中都中,其始曰《下里巴人》也。”
dōng zhāng xī wàng东张西望这里那里地到处看。形容寻找东西或心神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三巧儿只为信了卖卦先生之语,一心只想丈夫回来,此时经常走向前楼,在帘内东张西望。”
dōng ái xī wèn东捱西问谓四处探问、打听。《平妖传》第十五回:“这些众人当一场生意,见神见鬼,东捱西问,那有消息。”
xī wāi dōng dǎo西歪东倒歪:偏斜。指身不由己,倾斜不稳。也形容物体倾斜不牢固。明·胡文焕《群音类选·刘郎中<粉蝶儿一套>》:“柱肚撑肠酒力催,西歪东倒脚高低。”
nǐ dōng wǒ xī你东我西指分手离去。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九卷:“谁想当面一番错过,便如此你东我西,料想那还有再会的日子!”
dōng chuáng kuài xù东床快婿指为人豁达,才能出众的女婿。是女婿的美称。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郗太傅在京品,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dōng zhē xī yǎn东遮西掩指左右遮掩,隐瞒真相。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别件事,或者有些东扯西拽,东遮西掩,东三西四,不容易说话。”
dōng mén huáng quǎn东门黄犬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事见《史记·李斯列传》。后以“东门黄犬”作为官遭祸,抽身悔迟之典。《史记·李斯列传》载: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dōng chōng xī jué东冲西决形容洪水四处冲决泛滥。清·江藩《汉学师承记·胡渭》:“近日治河,乃遏之使不得北,而南入于淮,以便运耳。南行非河之本性,东冲西决,率无宁岁。”
dōng xī yì miàn东西易面指东西方向颠倒。后比喻是非颠倒,视听淆乱。汉 贾谊《新书 审微》:“事之適乱,如地形之惑人也,机渐而往,俄而东西易面,人不自知也。故墨子见衢路而哭之,悲一跬而缪千里也。”
fú dōng dǎo xī扶东倒西扶:扶持,搀扶。比喻随他人的意志转移,自己没主见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31卷:“张魏公才极短,虽大义极分明而不全晓事,扶得东边,倒了西边;知得这里,忘了那里。”
dōng xī jì jià东曦既驾曦:曦和,神话中驾日车的神。指太阳已经在东方升起。比喻驱散黑暗,光明已见。亦作“东曦既上”。
dōng láo xī yàn东劳西燕劳:伯劳。比喻情侣、朋友离别。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杂曲歌辞八 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dōng héng xī dǎo东横西倒形容杂乱。刘复《晓》诗:“回看车中,大家东横西倒,鼾声呼呼。”
dōng lín xī shè东邻西舍住在左右前后的街坊邻居。唐 戴叔伦《女耕田行》:“东邻西舍花发尽,共惜余芳泪满衣。”
dōng piāo xī dàng东飘西荡指不固定,没有着落。也指无定向地漂浮。明 无名氏《苏九淫奔》第一折:“去汴梁买马,不想东飘西荡,将本钱尽行折了。”
dōng xián xī là东挦西撦谓到处张罗。
shī zhī dōng yú失之东隅早上丢失了(晚上又收回来);比喻开始失败(最后取得成功)。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dōng zhēng xī yuàn东征西怨语本《书·仲虺之诰》:“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本谓商汤向一方征伐,则另一方人民埋怨他不先来解救自己。后因以“东征西怨”谓帝王兴仁义之师为民除害,深受百姓拥戴。语出《书·仲虺之诰》:“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
dōng shān zài qǐ东山再起东晋时谢安退职后曾在会稽东山隐居(今浙江上虞县);后来又出任要职。现以此比喻隐退后再度任职或失势后又重新得势。唐 杜甫《暮秋……呈苏涣侍御》:“无数将军西第成,早作丞相东山起。”
dōng cuàn xī tiào东窜西跳跳来跳去。
dōng liàng xī shé东量西折量:称量。折:亏损。指量入量出的谷物总难免有折耗。元·高明《琵琶记·义仓赈济》:“相公,小人招不得,自古道:‘东量西折’,难教小人赔偿。”
fú rú dōng hǎi,shòu bǐ nán shān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南山:终南山。比喻人福气像东海的水一样浩大,寿命如终南山一样长久。明·柯丹邱《荆钗记·庆诞》:“齐祝赞,愿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dōng mò xī tú东抹西涂见“东涂西抹”。清·龚自珍《金缕曲·沈虹桥广文小像题词》词:“只东抹西涂还肯。两载云萍交谊在,更十行斜墨匆匆印。”
dōng zǔn xī jié东撙西节谓从各方面节省。郭沫若《塔·万引》:“他在这样踌蹰时,他的家计却一天一天地逼迫拢来了,亏他的夫人挖肉补疮,东撙西节地还能勉强维持着。“
dōng pīn xī còu东拼西凑东一点;西一点零零碎碎地拼凑起来。也形容经济小为应急需到处挪借。清 曹雪芹《红楼梦》:“因是儿子的终身大事所关,说不得东拼西凑,恭恭敬敬封了二十四两贽见礼。”
chāi dōng qiáng bǔ xī qiáng拆东墙补西墙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中国民歌资料 纳布鞋》:“拆东墙,补西墙,先要顾前方。”
dōng chuáng zhī xuǎn东床之选谓佳婿的人选。五代·危德兴《寻阳长公主墓志》:“潜应坦腹之姿,妙契东床之选。”
dōng yáng dà hǎi东洋大海东洋:东边的大海。泛指无边无际的大海。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7卷:“弄得神魂颠倒,意乱心迷,将前妻昔日恩义,撇向东洋大海。”
dōng bō xī liú东播西流谓流落四方。南朝·陈·徐陵《在北齐与扬仆射书》:“又闻本朝王公,都人士女,风行雨散,东播西流。”
dōng zhī xī wú东支西吾谓说话办事含糊敷衍。《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妙观]下第三局时,频频以目送情。小道人会意,仍旧东支西吾,让他过去。”
dōng shān fù qǐ东山复起同“东山再起”。明·张煌言《祭建国公郑羽长鸿逵文》:“悬拟壮猷,东山复起。夫何讣闻,遽骑箕尾?”
dōng chāo xī xí东抄西袭胡乱抄袭别人的文章。《文明小史》第三四回:“毓生又会想法,把人家译就的西文书籍,东抄西袭,作为自己译的东文稿子,印出来,人家看得佩服。”
dōng bēn xī cuàn东奔西窜同“东逃西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二回:“钱塘县派差去查过,果然那些狗东奔西窜,践踏田禾。”
dōng bēn xī zhuàng东奔西撞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明·高濂《玉簪记·依亲》:“骤然起兵戈,扰攘。卷尘飞,东奔西撞,娇儿拆散知何往?”
fù dōng liú付东流付:交给;东流:向东的河流。扔在东流的江河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二折:“往常个侍衾裯,都做了付东流。”
dōng bēn xī xiàng东奔西向谓各奔东西,互不相关。明·无名氏《苏九淫奔》第二折:“你也光,我也光,东奔西向,我就养遍濮州城,你也难来拦当。”
zhǐ dōng huà xī指东话西犹言东拉西扯。谓说话文不对题或空言不实。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七回:“三荷包再问问他,他便指东话西,一味支吾。又说:“临时我自来照料。”又说:“连我也不懂得甚么。”三荷包无可奈何,只得辞了出来,又与丁师爷商量。”
dōng tú xī mǒ东涂西抹涂、抹:原喻从事文辞。比喻用笔随便写写画画。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报道莫贫相!阿婆三五少年时,也曾东涂西抹来。”
dōng fēng shè mǎ ěr东风射马耳射:射出。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充耳不闻,无动于衷。唐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yí dōng bǔ xī移东补西用之方面的钱、物弥补那方面的亏空或不足。比喻只求暂时应付,不作长久打算。唐·陆贽《论裴延龄奸蠹书》:“移东就西,便为课续。取此适彼,遂号羡余。”
shǔ dōng guā,dào qié zǐ数东瓜,道茄子形容说话罗唆,没完没了。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二回:“那珍哥狂荡了一日回来,正要数东瓜,道茄子,讲说打围的故事。”
dōng chí xī jī东驰西击谓指挥不统一,几路军队各自行动。清·魏源《圣武记》卷九:“各专责成,互相援应,毋东驰西击,各不相顾。”
dōng zhāng xī zhāng东张西张同“东张西望”。方志敏《可爱的中国》:“三人挤在一个舱角里,看他们的眼睛,偷偷地东张西张的神气。”
rì dōng yuè xī日东月西比喻远隔两地,不能相聚。汉 蔡琰《胡笳十八拍》:“十六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
tuī dōng zhǔ xī推东主西犹言推三阻四。元·郑廷玉《后庭花》第四折:“你休推东主西,可甚么‘三从四德’,那些个‘家有贤妻’。”
dōng kuāng xī piàn东诓西骗指到处说谎诈骗。《孤本元明杂剧 东篱赏菊》第二折:“若论我,半个字也不识,若说道抵换官物,盗使印信,东诓西骗,天下绝魁。”
dōng líng xī suì东零西碎指零碎,分散,不集中。郭沫若《文艺论集 自然与艺术》:“他们把他们父亲的财产东零西碎地铺满了一堂,没有丝毫处理的手腕。”
dōng pèng xī zhuàng东碰西撞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巴金《火》:“刘波好像被困在一条死巷里,他东碰西撞都找不出一个出路。”
dōng kǎn xī zhuó东砍西斫谓四面激战。
dōng shī xiào pín东施效颦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先秦 庄周《庄子 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dōng yāng xī měi东央西浼谓到处恳求请托。《歧路灯》第八四回:“王象荩承主母之命,遵依程公条例,东央西浼,托产行寻售主。”
dōng niǔ xī niē东扭西捏扭捏作态,不爽快。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一:“及至准算与他,又要减你的价钱,准算过,便有几两赢余,要他找绝,他又东扭西捏,朝三暮四,没有得爽利与你。”
mǎ ěr dōng fēng马耳东风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宋 苏轼《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五首》诗:“青山自是绝世,无人谁与为容。说向市朝公子,何殊马耳东风。”
dōng guān xù shǐ东观续史东观:汉代官家藏书的地方。原指汉代女史学家班昭奉诏就东观续成其兄班固没有完成的《汉书》。后用以指女子才学高深。《后汉书·曹世叔妻传》:“扶风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名昭,字惠班,……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
dōng shǎn xī nuó东闪西挪形容有所畏惧,躲躲闪闪。《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褚一官平日在泰山跟前还有个东闪西挪,到了他的娘子跟前,却是从来说一不二。”
dōng shǎn xī duǒ东闪西躲闪:侧身急避;躲:躲避。形容四处躲避。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1回:“卢俊义挺着朴刀,随后赶去,李逵在林木丛中东闪西躲。”
xù rì dōng shēng旭日东升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形容朝气蓬勃的气象。旭日:早晨刚出来的太阳。《诗经 邶风 匏有苦叶》:“緇緇鸣雁,旭日始旦。”
dōng xǐ xī qiān东徙西迁同“东迁西徙”。清·江藩《汉学师承记·黄宗羲》:“宗羲窜匿草莽,东徙西迁,屡濒于危。”
dōng chě hú lú xī chě piáo东扯葫芦西扯瓢说话东扯西拉。柯蓝《浏河十八弯》:“你少东扯葫芦西扯瓢,抗旱就抗旱,怎么又发癫,想起去查账了。”
dōng nuó xī jiè东挪西借指到处挪借款项。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6回:“来京引见的人,有几个腰里常常带着几十万银子?不过也是东挪西借,得了缺再去还人家。”
dōng mén zhú tù东门逐兔见“东门黄犬”。《史记·李斯列传》载: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dōng gé dài xián东阁待贤特地开东门接待贤人。东汉·班固《汉书·公孙弘传》:“于是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与参谋议。”
jīn wū xī zhuì,yù tù dōng shēng金乌西坠,玉兔东升金乌:太阳;坠:落下;玉兔:月亮。太阳落山,月亮升起。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3回:“一路说,一路行,不多时,早已金乌西坠,玉兔东升。”
qiū shōu dōng cáng秋收东藏秋天收获,冬天存储。泛指常规的农事活动。《荀子 王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
dōng tōu xī mō东偷西摸指暗中干不正当的事。清 曾朴《孽海花》第30回:“她还是馋猫儿似的东偷西摸。”
dōng chuáng jiā xù东床佳婿同“东床娇婿”。陈国凯《代价》:“他成了总工程师的东床佳婿以来,厂里的那些科长、主任们,对他似乎比过去客气多了。”
dōng nán bàn bì东南半壁半壁:半边。指长江中下游及其以东、以南的半边江山。元·施君美《幽闺记·虎狼扰乱》:“金朝那解番狼将,血溅东南半壁天。”
dōng duǒ xī pǎo东躲西跑躲:躲藏,避开。形容四处逃散,分头躲藏。形容极为惊慌。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五回:“这番遇了秦叔宝,里外夹攻,杀得东躲西跑,南奔北窜。”
dōng suō xī wàng东睃西望同“东张西望”。《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程相公此时两只眼睛不够使的,正在东睃西望,又听得那为吆喝:‘吃酪罢!好干酪哇!’”
hé dōng shī zǐ hǒu河东狮子吼河东:古郡名。比喻嫉妒心强剽悍的妻子发怒,对丈夫大吵大闹。一般借此嘲笑惧内的男人。宋 洪迈《容斋三笔 陈季常》:“陈慥字季常……自称‘龙丘先生’,又曰‘方山子’。好宾客,喜畜声妓,然其妻柳氏绝凶妒,故东坡有诗云:‘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师(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dōng chuāng shì fā东窗事发现泛指阴谋败露或秘密勾当被发觉。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 佞幸盘荒》:“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
fù zhī dōng liú付之东流扔在东流的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好象随着流水冲走了一样。唐 高适《封丘县》诗:“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
dōng chí xī chěng东驰西骋同“东奔西走”。清·贯公《拒约须急设“机关日报”议》:“电传消息,或两国议和,交涉问题,而调查员东驰西骋,察其人心舆论,以知其彼此方针。”
shuō dōng wàng xī说东忘西说了这样忘了那样。形容记忆力差。柳青《狠透铁》:“再加上社员们负责的思想状况,劳神劳得他颠三倒四,说东忘西。”
wàn shì jù bèi,zhǐ qiàn dōng fēng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东风没有刮起来,不能放火。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9回:“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dōng míng xī yīng东鸣西应谓各方面互有联系,互相影响。蔡元培《欧美国学会丛刊发刊词》:“海通以来……自一缕一针之细故,以至政治风俗之大端,无不东鸣西应,速于邮命。”
dōng fān xī dǎo东翻西倒翻:翻转,倒下;倒:颠倒,翻转。形容四处翻捡找寻。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回:“因先入厨房,搜寻食物,那知这庙中,竟无隔宿之粮,东翻西倒,只有一个腌菜坛。”
dōng bēn xī pǎo东奔西跑指到处奔波。杨朔《雪浪花》:“苦人哪,自小东奔西跑的,什么不得干?干的营生多,经历的也古怪。”
dōng qiáo xī wàng东瞧西望指到处乱看。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刘老老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很似打锣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
sòng yù dōng qiáng宋玉东墙喻指貌美多情的女子。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谓宋玉东邻有一女,姣好为楚国之冠,登墙窥视宋玉三年而宋玉不与之交往。
dōng chuǎng xī duó东闯西踱谓盲目地四处闯荡。茅盾《子夜》六:“他很想跑开,但想到不吴芝生作伴,到底比起独自东闯西踱较为‘有聊’,便又舍不得走。”
dōng fāng jiāng bái东方将白天将破晓。
dōng chōng xī tū东冲西突谓四处冲锋突击。《三国演义》第七一回:“曹操见云东冲西突,所向无前……奋然大怒,自领左右将士来赶赵云。”
dōng chí xī zhuàng东驰西撞同“东奔西撞”。《花月痕》第四七回:“那马东驰西撞,不可押勒。”
dōng chuáng jiāo xù东床娇婿对女婿的美称。《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回:“东床娇婿实堪怜,况过青春美少年。”
dōng fēng guò ěr东风过耳见“东风射马耳”。清·容闳《西学东渐记》:“学生在美国……绝无敬师之礼,对于新监督之训,若东风之过耳。”
dōng xué xī dǎo东踅西倒形容行走艰难。明·冯惟敏《新水令·庚午春试笔》套曲:“看俺这曲脊是腰,手颤头摇,言语刁骚,衣履鏖糟,行动处东踅西倒,一步低一步高。”
dōng pǎo xī bēn东跑西奔奔:急走,跑。指到处奔波。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24章:“逃难的老百姓在敌人的炮火下东跑西奔。”
dōng piāo xī bó东飘西泊谓四处漂泊,行踪无定。《荡寇志》第一一二回:“车夫道:‘只有一人想该斗得他过。’徐槐听了,忙问是何人?车夫道:‘这人姓颜,名叫树德……向来东飘西泊,不知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