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国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国的成语
成语 解释 出处
wù guó yāng mín误国殃民给国家人民带来祸害。明·杨继盛《请诛贼臣疏》:“臣观大学士严嵩,盗权窃柄,误国殃民,其天下之第一大贼乎。”
guó jiā xīng wáng,pǐ fū yǒu zé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匹夫:平民男子。指国家兴亡大事,每个平民都有责任。周作人《杨柳》:“大抵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一类的大题目,文章又照例是空泛的。”
fǔ guó fú jiā黼国黻家谓国家文教之治,美如锦绣。
yōu guó rú jiā忧国如家忧:忧虑。忧虑国事,就像忧虑家事一样。汉·汉成帝《赐翟方进册》:“君其孰念详计,塞绝奸原,忧国如家,务便百姓,以辅册。”
wáng guó nú亡国奴指已经亡国或所在国土被侵占、受外国侵略者奴役的人。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现在他们眼看就要当亡国奴了,除了反抗,再没有出路。”
jīng bāng wěi guó经帮纬国经、纬:本指丝织物的纵线和横线,引申为治理、规划;邦:国家。指治理国家。唐·李世民《授长孙无忌司徒诏》:“是以经邦纬国必俟曹之勋,燮理阴阳允归锺华之望。”
guó bì zì fá,ér hòu rén fá zhī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伐:讨伐。一个国家必定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然后别人才来攻伐。比喻事情变化要从内部找原因。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fù guó qiáng mín富国强民使国家富足;民力强盛。先秦 商鞅《商君书 壹言》:“故治国者,其抟力也,以富国强兵也。”
tǐ guó jīng yě体国经野体:划分;国:都城;经:丈量;野:田野。把都城划分为若干区域,由官宦贵族分别居住或让奴隶平民耕作。泛指治理国家。《周礼 天官 序官》:“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高官分职,以民为极。
fù mǔ zhī guó父母之国自己出生的国家。指祖国。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大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了何为莫出?”
wáng guó zhī yīn亡国之音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西汉 戴圣《礼记 乐记》:“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cù guó sàng shī蹙国丧师蹙:迫促;师:军队。形容国家受难,军队失利。《晋书·陆晔、何充等传论》:“未有嘉谋善政,出总戎律,惟闻蹙国丧师,是知风流异贞固之才,谈论非奇正之要。”
yǐ shēn bào guó以身报国把身体献给国家。指宁愿为国家的安危奉献自己的生命。《魏书 辛雄传》:“卿等备位纳言,当以身报国。”
xiǎo guó guǎ mín小国寡民国家小,人民少。先秦 李耳《老子》:“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bài guó sàng jiā败国丧家败:衰败,沦亡;丧:丧失。使国家沦亡,家庭败落。《晋书 列女传 刘聪妻刘氏》:“自古败国丧家,未始不由妇人者也。”
guó rén jiē yuē kě shā国人皆曰可杀皆:都;可:能。罪大恶极,全国人民都说他该杀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
guó tài mín ān国泰民安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宋 吴自牧《梦梁录 山川神》:“每岁海潮太溢,冲激州城,春秋醮祭,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
jiā wáng guó pò家亡国破国家覆灭、家庭毁灭。晋 刘琨《答卢谌书》:“国破家亡,亲友雕残。”
guó ān mín tài国安民泰安:安定;泰:平安。国家太平,人民安乐。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0回:“再拈信香一炷,愿今国安民泰,岁稔年和,三教兴隆,四方宁静。”
yì guó lì mín益国利民对国家、对人民都有利。《周书·文帝纪下》:“参考变通,可以益国利民便时适治者,为二十四新制。”
mài guó qiú róng卖国求荣荣:荣华富贵。指出卖国家利益谋取个人荣华富贵。宋 洪迈《容斋续笔 朱温之事》:“苏循及其子楷,自谓有功于梁,当不擢用。全忠薄其为人,以其为唐鸱枭,卖国求利,勒循致仕,斥楷归田里。”
guó shì duō jiān国事多艰国家连续出现重大事故。形容国家局势不安定。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7回:“迩者获罪于天,国事多艰,以致胡马长驱,干戈鼎沸。”
guó lì mín fú国利民福利:利益。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幸福。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5回:“如车有辙,如舟有舵,无旁挠,无中阻,以专趋国利民福之一途。”
guó shì tiáo táng国事蜩螗蜩螗:蝉鸣扰人。形容国家处于纷乱不堪的状态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15回:“但是现在国事蜩螗,人心震动,外交失败,内政不修,正是岌岌可危的时候。”
qiáng bīng fù guó强兵富国使兵力强大,国家富足。清·王韬《上当路论时务书》;“西国之所以讲强兵富国者,率以尚器为先。”
guó ěr wàng jiā国耳忘家见“国而忘家”。汉·贾谊《陈政事疏》:“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zhèn guó zhī huàn振国之患振:拯救;患:灾难,祸患。拯救国家的祸息。西汉·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雄,振国家之患。”
qǐ guó zhī yōu杞国之忧同“杞人忧天”。宋·岳珂《桯史·岁星之祥》:“士大夫皆有杞国之忧。”
guó chóu jiā hèn国仇家恨国家被侵略之仇,家园被破坏之恨。陈荫荣《兴唐传·闹花灯》第九回:“孩子,想当初你姑爹……也是为了报国仇家恨呀!”
cháo zhāng guó gù朝章国故朝廷与国家的典章制度。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孔另境编〈当代文人尺牍钞〉序》:“日记或书信,是向来有些读者的。先前是在看朝章国故,丽句清词,如何抑扬,怎样请托,于是害得名人连写日记和信也不敢随随便便。”
pò jiā wēi guó破家危国损毁家庭危害国家。三国·魏·钟会《母夫人张氏传》:“嫡庶相害,破家危国,古今以为鉴诚。”
ān guó níng jiā安国宁家指治理国家。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大丈夫将终,不问安国宁家之术,乃作儿女子相问。”
kāi guó yuán lǎo开国元老元老:政界年辈资望高的人。指建国时资历声望高的人。《北史·赵普传》:“伏见山南东道节度使赵普,开国元老,参谋缔构,厚重有识。”
yǐ shēng xǔ guó以身许国许:预先答应给与。把身体献给国家。指尽忠报国;临难不苟。《南史 羊侃传》:“久以淡为死,犹复在邪?吾以身许国,誓死行阵,终不以尔而生进退。”
fù mǔ guó父母国指祖国。战国·邹·孟轲《孟子·万章下》:“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
guó jiā duō nàn国家多难难:灾难。国家多次遭到灾难。形容国家政局不稳。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上》:“虽然,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
yǐ shēn xùn guó以身殉国忠于自己的国家而献出生命。南朝 梁 沈约《宋书 沈文秀传》:“伯宗曰:\'丈夫当死战场,以身殉国,安能归死儿女手中乎?\'”
guó kùn mín qióng国困民穷困:贫困。指国家贫困,人们穷苦。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3章:“我想到我国的上层社会,虽然国困民穷,却非外国货不买的情形,不禁使我面红耳赤。”
zuǒ guó zhī móu佐国之谋佐:协助;谋:谋略。协助治国的谋略。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第五伦传》:“拔于囚虏之中,信其佐国之谋。”
guó zhī cún wáng,pǐ fū yǒu zé国之存亡,匹夫有责匹夫:平民男子。指国家兴亡大事,每个平民都有责任。
dà dào qiè guó大盗窃国窃:盗取。形容坏人窃取国家政权。战国·宋·庄周《庄子·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wáng guó dà fū亡国大夫《礼记·射义》:“贲军之将、亡国之大夫与为人后者不入,其余皆入。”孔颖达疏:“亡国之大夫者,谓亡君之国,言不忠且无智也。”后因以“亡国大夫”指不忠不智的前朝遗臣。《礼记·射义》:“贲军之将、亡国之大夫与为人后者不入,其余皆入。”孔颖达疏:“亡国之大夫者,谓亡君之国,言不忠且无智也。”
fù guó yù mín富国裕民使国家和人民富裕。刘大白《龟——为任君茂梧题画》诗:“你大肚彭亨,好像个财神。但身没半文,说什么富国裕民!”
guó jiā duō gù国家多故故:事故,变故。国家连续出现重大事故。形容国家局势不安定。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钟会传》:“方国家多故,未遑修九伐之征也。”
chì xīn fèng guó赤心奉国赤:火红色,比喻真纯;赤心:忠心。形容赤胆忠心,为国效力。《敦煌变文集·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莫不赤心奉国,忠孝全身。”
cháo zhāng guó diǎn朝章国典见“朝章国故”。《隋书·牛弘传》:“晋秘书监荀勖定魏《内经》,更著《新簿》。虽古文旧简,犹云有缺,新章后录,鸠集已多,足得恢弘正道,训范当世。属刘、石凭陵,京华覆灭,朝章国典,从而失坠。”
yú mín rùn guó于民润国润:滋益,有利。对人民对国家都有好处。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二折:“蜘蛛有丝,损人利己;蚕腹有丝,于民润国。”
guó jiā jiāng wáng,bì yǒu yāo niè国家将亡,必有妖孽妖孽:妖魔鬼怪。国家将要灭亡必定有某种征兆。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lǐ ràng wéi guó礼让为国治理。以礼所提倡的谦让精神治理国家。春秋·鲁·孔丘《论语·里仁》:“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guó pò jiā wáng国破家亡国家被分割;家室被毁灭。晋 刘琨《答卢谌书》:“国破家亡,亲友雕残。”
zhuān quán wù guó专权误国专权:独断行事。指坏人独揽大权,贻误国家。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40卷:“此指严嵩、严世蕃父子二人也。朕久闻其专权误国……朕当即为处分,卿不可外泄于人。”
huáng qīn guó qī皇亲国戚皇帝的亲戚。比喻极有权势的人。元 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刀斧手且住者,不知是那个皇亲国戚来了也。”
sān xǐ chéng guó三徙成国见“三徙成都”。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贵因》:“舜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国。”
tǐ guó ān mín体国安民体:划分;国:国家。治理国家,安定民众。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唐德宗》:“柳考当日户口虚盈之数,而晏体国安民之心,不可没矣。”
huò guó yāng mín祸国殃民祸、殃:带来灾难;使受损害。危害国家;残害人民。章炳麟《正学报缘起 例言》:“如去岁兖州之变,西报指斥疆臣,谓其祸国殃民,肉不足以啖狗彘。”
gòng shāng guó shì共商国是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zhì guó ān mín治国安民治:治理;安:使安定;这里指使人民各安其业的意思。治理国家;使百姓安定。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上》:“财者,帝王所以聚人守位,养成群生,奉顺天德,治国安民之本也。”
zhì guó qí jiā治国齐家提高自身修养,理好家政,治理好所在的地区,最后使全国安宁西汉·戴圣《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mín kùn guó pín民困国贫人民困苦,国家贫穷。《宋史·河渠志》:“当此天灾岁旱,民困国贫之际,不量人力,不顺天时,知其有大不可者五。”
jīng bāng wěi guó经邦纬国经、纬:本指丝织物的纵线和横线,引申为治理、规划。邦:国家。指治理国家。唐·李世民《授长孙无忌司徒诏》:“是以经邦纬国必俟萧曹之勋,燮理阴阳允归锺华之望。”
pò jiā wáng guó破家亡国国家覆灭、家庭毁灭。唐 杜牧《隋苑(红霞一抹广陵春)》诗:“却笑丘墟隋炀帝,破家亡国誊谁人?”
bìng guó yāng mín病国殃民使国家受害,人民遭受苦难。明·桑绍良《独乐园》楔子:“只因误用了王安石,创立新法,招呼党类,病国殃民,天下骚然。”亦作“祸国殃民”。郭沫若《不读书好求甚解》:“你们的动机不怕就出于利国福民,然而你们的结果必弄到病国殃民。”《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只为李林甫、杨国忠相继为相,妒贤妒能,病国殃民,屈在下僚,不能施展其才。”
wù guó tiǎn mín误国殄民殄:灭绝。让国家受害,人民遭殃。宋·周密《齐东野语·洪君畴》:“贪缪之柏,误国殄民,逐之已晚。”
bìng mín hài guó病民害国病:损坏,祸害。害人民、害国家。清 严复《救亡决论》:“从未问津,致一是云为,自亏自损,病民害国,暗不自知。”
fù guó qiáng bīng富国强兵使国家富足,兵力强大。先秦 商鞅《商君书 壹言》:“故治国者,其抟力也,以富国强兵也。”
ài guó yī jiā爱国一家热爱祖国,像一家人。《人民日报》1958.10.11:“都本着‘爱国一家’的原则,采取既往不咎的态度。”
shě shēn wéi guó舍身为国为国家牺牲自己的生命。
bāng guó tiǎn cuì邦国殄瘁邦国:国家;殄:尽,绝;瘁:病。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诗经 大雅 瞻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wáng guó miè zhǒng亡国灭种国家灭亡,种族灭绝。谓一个国家被彻底毁灭。清·严复《论世变之亟》:“故其端起于大夫士之怙私,而其祸可至于亡国灭种,四分五裂,而不可收拾。”
guó shì rì fēi国是日非国是:国事;非:不是。国家大事一天比一天坏。明·余继登《典故纪闻》第十卷:“自是朝政反复,国是日非,卒至夷虏之祸。”
yōu guó wàng shēn忧国忘身忧:忧虑。一心忧虑国事,忘了自身安危。《晋书·淮南忠壮王允传》:“故淮南王允忠考笃诚,忧国忘身,讨乱奋发,几于克捷。”
jìn cuì shì guó尽瘁事国瘁:劳累;尽瘁:竭尽劳苦;事:服务,效力。比喻用尽心思和精力为国家效力。《诗经·小雅·北山》:“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
yāng guó huò jiā殃国祸家殃:造祸为害。使国家家庭受到祸害。南朝·梁·萧衍《净业赋》:“前轮折轴,后车覆轨,殃国祸家,亡身绝祀。”
guó jiā dòng liáng国家栋梁栋梁:支撑房架的大梁。这里比喻责任或作用大。肩负国家重任的人。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三折:“真乃国家栋梁。”
huǐ jiā shū guó毁家纾国见“毁家纾难”。清·钱谦益《清文华殿中书房办事大理寺副汪镳授儒林郎》:“夫毁家纾国,大臣之有事;急病让夷,君子之所贵。”
guó ěr wàng jiā国尔忘家尔:助词。为了国家而不顾家庭。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guó zhī gān chéng国之干城干城:批御敌的武器和工具,这里比喻捍卫者。国家主权的捍卫者。《诗经·周南·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孔颖达疏:“言以武夫自固,为捍蔽如盾,为防守如城然。”
gōng ěr wàng sī,guó ěr wàng jiā公耳忘私,国耳忘家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形容一心为公为国。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生。”
zhǔ shǎo guó yí主少国疑君主年幼初立,人心疑惧不安。《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
mín fù guó qiáng民富国强人民富裕,国家强盛。汉 赵晔《吴越春秋 勾践归国外传》:“越主内实府库,垦其田畴,民富国强,众安道泰。”
wáng guó bài jiā亡国败家指国家覆灭、家人离散。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安其危而利其葘,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
dí guó tōng zhōu敌国通舟同船的人都成了敌人。比喻众叛亲离。清·黄遵宪《由轮舟抵天津作》诗:“敌国通舟今日事,太仓稊米自家身。”
xiāng rěn wèi guó相忍为国忍:容忍。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作一定的让步。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元年》:“鲁以相忍为国也,忍其外不忍其内,焉用之?”
pò guó wáng zōng破国亡宗国家毁灭,宗族消亡。宋·苏轼《东坡志林》第五卷:“用商鞅桑宏羊之术,破国亡宗者皆是也。”
zhì guó ān bāng治国安邦治理国家,使之太平、安定。元·无名氏《猿听经》第一折:“不能勾治国安邦朝帝阙,常只是披霜带月似檐中。”
guó sè tiān xiāng国色天香原指牡丹花色香俱佳;后又指女子容貌出众。唐 李濬《松窗杂录》:“臣尝闻公卿间多吟赏中书舍人李正封诗曰: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
rǔ guó sàng shī辱国丧师指国家蒙受耻辱,军队遭到损失。《明史 彭泽传》:“琼遂劾泽妄增金币,遗书议和,失信启衅,辱国丧师。”
xiōng huái zǔ guó,fàng yǎn shì jiè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怀:怀藏。胸中怀藏祖国,眼光要放远到全世界。张双林《解读北京人》:“上海人过于讲实惠,讲自家的事,而北京人确实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rǔ guó yāng mín辱国殃民使国家受辱,人民遭殃。亦作“辱国殄民”。《古今小说 木绵庵郑虎臣报冤》:“韩侂胄居相位一十四年,陷害了赵愚丞相,罢黜道学诸臣,轻开边衅,辱国殃民。”
guó jì mín shēng国计民生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续黄梁》:“国计民生,罔存念虑。”
tiān xiāng guó sè天香国色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唐 李濬《松窗杂录》:“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
quán guó yī pán qí全国一盘棋指全国各部门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全面安排,互相协作。邓小平《前十年为后十年做好准备》:“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
sì zhàn zhī guó四战之国指四面平坦,无险可守,容易受攻击的地方。《商君书 兵守》:“四战之国贵守战,负海之国贵攻战。”《史记 乐毅列传》:“赵,四战之国也,其民习兵,伐之不可。”
jiǎo guó gé sú矫国革俗匡正国事,改革敝俗。《战国策 齐策六》:“矫国革俗于天下,功名可立也。”司马贞索隐:“矫正国事,改更弊俗也。”
fù guó jiāng bīng富国彊兵使国家富裕,军力强盛。亦作“富国强兵”。
guó fù mín fēng国富民丰国家富有,民众富裕。三国·魏·曹植《七启》:“散乐移风,国富民康。”
qǐ guó yōu tiān杞国忧天同“杞人忧天”。明·何景明《田子行》:“丹诚不回白日照,杞国忧天独劳苦。”
bǎo jiā wèi guó保家卫国保卫家乡和祖国。冰心《跟小朋友谈访埃观感》:“在保家卫国的强烈感情里,我们两国人民是血肉相连的!”
pò jiā wéi guó破家为国为了国家大业,不惜毁坏自己的家庭。比喻无私奉献。汉·侯霸《李通辞位议》:“扶助神灵,辅成圣德,破家为国,忘身奉主。”
jiǎo guó gēng sú矫国更俗匡正国事,改革敝俗。同“矫国革俗”。《战国策 齐策六》:“矫国革俗于天下,功名可立也。”《史记 鲁仲连邹阳列传》作“矫国更俗”。司马贞索隐:“矫正国事,改更弊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