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zhēn bù jué sú贞不绝俗 | 谓品性高洁而不与世俗隔绝。 | 《后汉书 郭太传》:“或问汝南范滂曰:‘郭林宗何如人?’滂曰:‘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它。” |
jiàng xīn shùn sú降心顺俗 | 降低心志,随顺流俗。 | 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欲降心顺俗,则诡故不情,亦终不能获无咎无誉。” |
fèn shí jí sú愤时疾俗 | 同“愤世嫉俗”。 | 《明史·姜士昌传》:“居恒愤时疾俗,欲以身挽之。” |
fēng sú xí guàn风俗习惯 | 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 |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不尊重人家的风俗习惯,自以为是,看不起人家。” |
ē shí qū sú阿时趋俗 | 阿:迎合。迎合时尚和世俗。 | 恽代英《再复毕几庵书》:“故办杂志者,当研究社会心理(然此决非阿时趋俗,只以顺其势而利导之耳)。” |
suí sú yǎ huà随俗雅化 | 随着时俗风尚恰到好处地改变装饰。 | |
jī xí chéng sú积习成俗 | 一种做法反复多次实施就成了习俗。 | 晋 申绍《上疏陈时务》:“宰相侯王,迭以侈丽相尚,风靡之化,积习成俗,卧薪之谕,未足甚焉。” |
xiāng xí chéng sú相习成俗 | 习:习惯于。相互因袭,而形成一种习俗。 | 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理》:“今虽至愚人,悖戾恣睢,其处断一事,责诘一人,莫不辄曰理者,自宋以来,始相习成俗。” |
shāng jiào bài sú伤教败俗 | 见“伤化败俗”。 | 明·马中锡《罪言》:“今诸小道家浅陋无理,葬得善地,虽杀人巨盗,亦可获福;课得美占,虽弑父与君,亦无大害。伤教败俗,莫过于此。” |
zhēn gāo jué sú贞高绝俗 | 高尚坚贞的节操超出普通人。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陶列传》:“窃见故冀州刺史南阳朱穆,前乌桓校尉臣同郡李膺,皆履正清平,贞高绝俗。” |
chū jiā qì sú出家弃俗 | 弃:放弃;俗:尘俗。弃舍俗家去做僧尼或道士。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62回:“我已出家弃俗,家中之事,公主自为主之,我何苦又去管他?” |
cū sú zhī bèi粗俗之辈 | 指庄稼人或佃农,现指缺乏文化教养、行为、意识粗野庸俗的人。 | |
chāo fán tuō sú超凡脱俗 | 超出常人,脱离凡俗。指与众不同。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53章:“眼睛里闪烁着超凡脱俗的光芒,艰难地爬蜒着走向圣地麦加……” |
wéi shí jué sú违时绝俗 | 违背世俗常情,与众不同。 | 《后汉书·独行传·范冉》:“冉好违时绝俗,为激诡之行。” |
kuāng miù zhèng sú匡谬正俗 | 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 唐·颜师古有《匡谬正俗》八卷。田北湖《与某生论韩文书》:“嗟呼!后人之于古人,人誉亦誉,人毁亦毁,因其一节之长,遗其全体之短,习非胜是,好恶不公,有起而匡谬正俗者,辄谓伤忠厚焉。” |
chāo chén bá sú超尘拔俗 | 尘、俗:佛教称尘世、人间;拔:超出。原指佛教徒修行功夫深;已超出人世。后指超出一般人之上;不同凡俗。 | 宋 黄庭坚《与王周彦长书》:“盖登太山而小天下,观于海者难为水也。企而慕者,高而远虽其不逮,犹足以超世拔俗矣。” |
yí shì bá sú遗世拔俗 | 见“遗世越俗”。 | 明·张居正《与司成马孟河书》:“夫遗世拔俗者,逸民之所操;明道济物者,大贤之宏量也。” |
yí fēng zhèn sú移风振俗 | 改变风气,振兴习俗。 | 《新唐书 刘祥道传》:“以去就之官,临苟且之民,欲移风振俗,乌可得乎?” |
wéi shì guāi sú违世乖俗 | 同“违时绝俗”。 | 清·管同《饿乡记》:“故非违世乖俗,廉耻礼义之士,不得至是乡。” |
jīng shì jué sú惊世绝俗 | 谓卓绝特异,使世人震动。 | 宋·苏轼《王元之画像赞》:“公之所为,必将惊世绝俗,使斗筲穿窬之流心破胆裂。” |
suí sú wéi biàn随俗为变 | 俗:风俗。到什么地方就随什么风俗。 | 西汉·司马迁《史记·扁鹊列传》:“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 |
jīng shì hài sú惊世骇俗 | 世、俗:指一般人。使一般人感到惊骇。 | 明 刘基《贾性之市德斋记》:“是皆为惊世骇俗,而有害于道。” |
jīng shì zhèn sú惊世震俗 | 见“惊世骇俗”。 | 宋·王安石《余姚县海塘记》:“今世吏者,其愚也固不知所为,而其所谓能者,务出奇为声威,以惊世震俗。” |
qí fēng yì sú奇风异俗 | 奇特的习惯和风俗。 | 郭沫若《苏联纪行·七月十二日》:“街头每见奇风异俗。每有女子头顶一件大罩袍,脸前垂一黑色厚纱幔。” |
chāo rán jué sú超然绝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谓远过于寻常之辈。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宋·陆游《与姜特立书》:“《茧庵记》及《初营》、《落成》二诗,大老手笔,超然绝俗。” | 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 |
rù jìng wèn sú入境问俗 | 进入别的国家;先问明有哪些禁止的事;以免违犯。 |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
xí sú yí xìng习俗移性 | 风俗习惯可以改变人的习性。 | 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杂上》:“晏闻:汩常移质,习俗移性。” |
biàn fēng gǎi sú变风改俗 | 指改变旧的风气和习俗。 | 汉 王符《潜力夫 论三式》:“故凡欲变风改俗者,其行赏罚者也,必使足惊心破胆,民乃易视。” |
cūn jīn sú gǔ村筋俗骨 | 村:粗俗;俗:庸俗。形容人品粗俗不堪。 | 明·无名氏《苏九淫奔》第四折:“不解他粉黛蛾眉心上事,这才是村筋俗骨下场头。” |
fàn fū sú zǐ贩夫俗子 | 贩夫:指贩卖货物的小商人。泛指商贩等下层平民。 | 明 顾大典《青衫记 茶客娶兴》:“况且刘员外是个为客的人,贩夫俗子,教我怎生伴着他。” |
jué guó shū sú绝国殊俗 | 绝国:异国。殊俗:不同的风俗。指身在异国不同风俗的地方。 | 《文子·精诚》:“天下莫不仰上之德,象主之旨,绝国殊俗,莫不重译而至,非家至而人见之也。” |
dùn sú wú mèn遁俗无闷 | 见“遁世无闷”。 | 唐·王勃《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遁俗无闷,因时有待。” |
chāo shì bá sú超世拔俗 | 见“超尘出俗”。 | 《西湖佳话·灵隐诗迹》:“自从这亭子造了,游人都要到亭子上息足片时,说些超世拔俗的话。” |
jiǎo guó gé sú矫国革俗 | 匡正国事,改革敝俗。 | 《战国策 齐策六》:“矫国革俗于天下,功名可立也。”司马贞索隐:“矫正国事,改更弊俗也。” |
jīng yú hài sú惊愚骇俗 | 使愚昧鄙俗之人感到震惊。 | 清·李绂《裕州观祷雨》诗:“神或附人称马子,惊愚骇俗走相使。” |
fù sú zhī lèi负俗之累 | 因不谐于流俗而受到的讥议。 | 汉·袁康《越绝书·越绝外传记范伯》:“有高世之材,必有负俗之累。” |
qì sú chū jiā弃俗出家 | 弃:放弃;俗:尘俗。放弃世俗出家为僧尼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今有这个表弟姓鲁,是关西军汉出身,因见尘世艰辛,情愿弃俗出家。” |
bì sú qū xīn避俗趋新 | 避:舍弃;趋:奔赴,趋向。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 | 叶圣陶《未厌集 苦辛》:“‘拜年’有什么意义呢?无非是崇尚虚文的陋俗罢了。于是相率不‘拜年’,表示避俗趋新。” |
bì shì lí sú避世离俗 | 逃避浊世,超脱凡俗。 | 东汉 王充《论衡 定贤》:“以清节自守,不降志辱身为贤乎?是则避世离俗,长沮、桀溺之类也。” |
fán tāi sú gǔ凡胎俗骨 | 凡:平庸,寻常。指人间普通平庸的人。 | 明·无名氏《蕉帕记》第三出:“向来偏觅多人,皆系凡胎俗骨,无可下手。” |
wù yīn sú fù物殷俗阜 | 物产丰盛,风俗淳厚。 | 唐·郑启《开天传信记》:“天下大治,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
wéi xiāng fù sú违乡负俗 | 离别家乡,违背世俗。 | 南朝·陈·徐陵《劝进梁元帝表》:“昔苏季、张仪违乡负俗,尚复招三方以事赵,请六国以尊秦。” |
wéi shì yì sú违世异俗 | 同“违时绝俗”。 | 《宣和书谱·宣召纪》:“米芾性好洁,世号‘水淫’,违世异俗,每与物迕,人又名米颠。” |
wéi shì jué sú违世绝俗 | 同“违时绝俗”。 | 宋·陈师道《上苏公书》:“谢公江海之士,违世绝俗乃其常耳。” |
kuāng shí jì sú匡时济俗 | 匡:纠正;济:救助。拯救社会时局和风气,使之归于正道。 | 唐 元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一道》:“故禹拜昌言而嘉猷罔伏,汉征极谏而文学稍进,匡时济俗,罔不率繇。” |
bù luò sú tào不落俗套 | 落:停留,定正。不因袭陈旧的格式。 | 臧克家《京华练笔三十年》:“我学习写点评论性质的文章,给自己立两个标准。一个是独立思考,另一个是不落俗套。” |
chāo shì jué sú超世绝俗 | 见“超俗绝世”。 | 《宣和书谱·送先辈诗》:“及乘兴一寓于挥洒,自然有超世绝俗之态矣。” |
jī tān lì sú激贪厉俗 | 谓抑制贪婪之风,劝勉良好的世俗。 | 《梁书·萧颖达传》:“在于布衣,穷居介然之行,尚可以激贪厉俗,惇此薄夫。” |
jiù shí lì sú救时厉俗 | 匡救时弊,纠正风气。 | 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先秦学者生当乱世,目击民艰,其立论大率以救时厉俗为主。” |
gāo shì hài sú高世骇俗 | 高世:超出世人;骇:惊吓,震惊。具有令一般人吃惊的才能。比喻才智超群。 | |
bù sēng bù sú不僧不俗 | 僧:指和尚。指不三不四,不伦不类。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张廷秀逃生救父》:“倘一时没眼色,配着个不僧不俗如醉如痴蠢物,岂不误了终身?” |
bài sú shāng fēng败俗伤风 |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 参见“败俗伤化”。 |
diào fēng biàn sú调风变俗 | 犹言移风易俗。 | 《南齐书·崔祖思传》:“详察朝士,有柴车蓬馆,高以殊等;雕墙华轮,卑其称谓。驰禽荒色,长违清编,嗜音酣酒,守官不徙,物识义方,且惧且劝,则调风变俗,不俟终日。” |
biàn gǔ yì sú变古易俗 | 改变传统的法制和习俗。 | 《楚辞 九辩》:“变古易俗兮世衰,今之相者兮举肥。” |
shāng fēng bài sú伤风败俗 | 伤:损伤;败:败坏。败坏社会风气。多用来谴责道德败坏的行为。 | 《魏书 游明根传附肇》:“肇,儒者,动存名教,直绳所举,莫非伤风败俗。” |
dūn shì lì sú敦世厉俗 | 使民俗敦厚,世风振兴。 | 宋 苏轼《御试制科策》:“欲兴利除害,则无其人,欲敦世厉俗,则无其具。” |
yí shì jué sú遗世绝俗 | 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 宋·苏轼《前赤壁赋》:“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
rù xiāng suí sú入乡随俗 | 到一个地方;就顺从当地习俗。常用以形容随遇而安。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大宁道宽禅师》:“虽然如是,‘且道入乡随俗一句作么生道?’良久曰:‘西天梵语,此土唐言。’” |
yí fēng yì sú移风易俗 | 移、易:改变;俗:长期积累、沿袭下来的民俗习惯等的总和。指改变旧的风俗习惯。 | 西汉 戴圣《礼记 乐记》:“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
cóng sú jiù jiǎ从俗就简 | 依照通俗的做法,以求简易。 | 宋 周辉《清波别志》卷下:“今士人有作一二十字简帖,必旋检本,模仿笔画,从俗就简。 |
fēng sú rén qíng风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 唐 杜牧《唐故范阳卢秀才墓志》:“因言燕赵间山川夷险,教令风俗人情之所短长。” |
chāo sú jué shì超俗绝世 | 谓超出世俗,无人可比。 | 汉·赵壹《非草书》:“夫杜崔张之,皆有超俗绝世之才,博学余暇游手于斯。” |
yī mín tóng sú一民同俗 | 谓使人民的思想风俗齐同。 | 语出《晏子春秋·问上十八》:“古者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故明王修道,一民同俗。” |
fán fū sú zǐ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9回:“瞧我这凡夫俗子,不能交通神明,所以梦都没有一个。” |
dùn shì lí sú遁世离俗 | 谓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 | 《楚辞·九章·悲回风》“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迹”汉·王逸注:“申徒狄也,遇暗君遁世离俗,自拥石赴河,故言抗迹也。” |
sú bù kān nài俗不堪耐 | 俗:庸俗;堪:可;耐:忍受。庸俗得使人受不了。 | 郭沫若《水平线下·到宜兴去》:“但这种俗不堪耐的广告对于我也觉得有几份依依欲动的神气了。” |
dūn fēng lì sú敦风厉俗 | 使民风纯朴敦厚。 | 《魏书 郭祚传》:“是以先王沿物之情,为之轨法,故八刑备于昔典,奸律炳于来制,皆所以谋其始迹,访厥成罪,敦风厉俗,永资世范者也。” |
cóng sú fú chén从俗浮沉 | 顺着世俗或浮或沉。指能够随着世俗或时势的变化而变化。 | 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感。 |
bái dīng sú kè白丁俗客 | 白丁:没有功名的平民。泛指粗俗之辈。 | 明 无名氏《庞掠四郡》第一折:“往来无白丁俗客,谈笑有上士高宾。” |
ān yú gù sú,nì yú jiù wén安于故俗,溺于旧闻 | 俗:习俗。溺:沉溺,陷入。拘守于老习惯,局限于旧见闻。形容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商君列传》:“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 |
jué chén bá sú绝尘拔俗 | 绝尘:冠绝尘世;拔俗:不同凡俗。超出尘世,不同凡俗。 | 宋·杨万里《朝请大夫将作少监赵公行状》:“有绝尘拔俗之逸韵,其文尤长于论事。” |
xí yǐ chéng sú习以成俗 | 俗:习惯。长期以来就是这样做,成了习俗。 | 《魏书 高允传》:“虽条旨久颁,而俗不革变。将由居上者未能悛改,为下者习以成俗,教化陵迟,一至于斯。” |
sú yàn kǒu bēi俗谚口碑 | 俗:通俗。谚:谚语。口碑:指流传的口头俗语。广泛流传的通俗的谚语和俗语。 | |
fēng yí sú gǎi风移俗改 | 移:改变。转移风气,改变习俗。 | 晋·李氏《先贤行状》:“迁济阴太守,以德让为政,风移俗改。” |
zǎo wèi gù sú澡慰故俗 | 澡慰:洗净、熨平。比喻改革旧的风俗。 | 宋·宋祁《成都府新建汉文翁祠堂碑》:“翁之治蜀,开学校以《诗》、《书》教人,澡慰故俗。” |
chāo sú jué wù逴俗绝物 | 犹言超世绝俗。 | 清·周亮工《书影》第五卷:“吾无务为逴俗绝物之行,而天下已不能不群然趋向。” |
yú fū sú zǐ愚夫俗子 | 愚昧凡俗的人。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93回:“只见街坊上,士农工商,文人墨客,愚夫俗子,齐咳咳都道:‘看抛绣球去也!’” |
yáng qīng lì sú扬清厉俗 | 发扬清操,激励世俗。 | 《梁书·处士传·诸葛璩》:“璩安贫守道,悦《礼》敦《诗》,未尝投刺邦宰,曳裾府寺,如其简退,可以扬清厉俗。” |
gǎi sú qiān fēng改俗迁风 | 迁:改。改变风俗习气。 | 《梁书·何胤传》:“兼以世道浇暮,争诈繁起,改俗迁风,良有未易。” |
jiāo fēng bó sú浇风薄俗 | 指社会风气轻浮庸俗。 | 唐 陈黯《辩谋》:“得之则逸身丰家,不得则嫉时怨命,噫,此真浇风薄俗者之心也。” |
gé fēng yì sú革风易俗 | 改变风气和习俗。 | |
bù tóng liú sú不同流俗 | 流俗:流行的习俗。与世俗习气不同。形容品德高尚。 | 《礼记 射义》:“不从流俗。 |
cǎi fēng wèn sú采风问俗 | 风:歌谣;俗:风俗。采集歌谣,访问风俗。 | 清 俞蛟《梦厂杂著 潮嘉风月》:“采风问俗,纪载宜详;品翠题红,篇章争丽。” |
shāng huà bài sú伤化败俗 | 败坏教化和风俗。 | 《汉书·货殖传》:“又况掘冢搏掩,犯奸成富,曲叔、稽发、雍乐成之徒,犹夏齿列,伤化败俗,大乱之道也。” |
hún sú hé guāng浑俗和光 | 浑俗:与世俗混同;和光:混合所有光彩。比喻不露锋芒,与世无争。也比喻无能,不中用。 | 先秦 李耳《老子》:“挫其锐,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尘。” |
liú fēng yú sú流风余俗 | 指遗留的风气、习俗。 | 宋·王安石《虔州学记》:“同四海于一堂之上,而流风余俗,咏叹之不息,凡以此也。” |
yì zhèng shū sú异政殊俗 | 异政:不同的政教;殊俗:不同的风俗。指偏离正道的正教会风俗。 | 《诗经》大序:“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 |
lí shì jué sú离世绝俗 | 犹言离世异俗。 |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伯夷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可谓离世绝俗矣。” |
rù bāng wèn sú入邦问俗 | 见“入国问俗”。 | 叶圣陶《席间》:“‘入邦问俗,古之道也。’主人唱着古人的调子。” |
yì sú yí fēng易俗移风 | 改变习俗,转移风气。 | 晋·常璩《华阳国志·梓童士女》:“其高者,则严君味道,易俗移风。” |
fēng yí sú biàn风移俗变 | 移:改变。转移风气,改变习俗。 | 《周书·儒林传序》:“虽遗风盛业,不逮魏晋之辰,而风移俗变,抑亦近代之美也。” |
fēi dùn lí sú飞遁离俗 | 飞遁:指隐退。指隐退而远离尘俗。 | 三国 魏 曹植《七启》:“隐居大荒之庭,飞遁离俗。” |
shùn shí suí sú顺时随俗 | 顺应时势,随从习俗。 | 《陈书·姚察传》:“察乃博引经籍,独违群议……其不顺时随俗,皆此类也。” |
yuē dìng sú chéng约定俗成 | 指某些事物名称或行为规范是由人们共同认定或共同习惯形成的。约定:共同认定;俗成:形成习惯。 | 先秦 荀况《荀子 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
zuò zhèn yǎ sú坐镇雅俗 | 坐镇:安坐而以德威服人;雅俗:文雅和粗俗。安坐而可以威服风雅之士或流俗之人。 | 南朝·梁·任乧《为萧扬州荐士表》:“暕坐镇雅俗。弘益已多。” |
yí fēng jiù sú遗风旧俗 | 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习惯。 | 元·揭傒斯《彭州学记》:“土著之姓十亡七八,五方之俗更为宾主,治者狃闻习见,以遗风旧俗为可鄙,前言往行为可鄙。” |
dá shì bá sú达士拔俗 | 达士:达观的人;拔俗:不同凡俗。达观的人总是超凡脱俗。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仲长统传》:“至人能变,达士拔俗。” |
guǐ yǎ yì sú诡雅异俗 | 和雅正相背,与常俗相违。谓异端邪说。 | 章炳麟《与人论文书》:“使奇耦之言,文章之议,日竞于世,失其所以■(木敬),而诡雅异俗者据之,斯亦非足下之所惧邪!” |
xí fēi chéng sú习非成俗 | 指习惯于不好的东西而成风尚。 | 晋·葛洪《抱朴子·疾谬》:“杯觞路酌,弦歌行奏,转相高尚,习非成俗。” |
suí sú chén fú随俗沉浮 | 顺随世俗,没有己见。 | 《晋书 文苑传 王沉》:“少有俊才,出于寒素,不能随俗沉浮,为时豪所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