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出处 |
fēng liú yùn jiè风流蕴藉 | 蕴藉:平和宽厚;含蓄内秀。风度潇洒;才华含蕴也可用来形容文章诗画意趣飘逸含蓄。 | 《北齐书 王昕传》:“学识有风训,生九子,并风流蕴藉,世号王氏九龙。” |
shù yùn qǐng huǒ束蕴请火 | 见“束缊请火”。 | 《韩诗外传》:“即束蕴请火去妇之家,曰:‘吾犬争肉相杀,请火治之。’” |
shù yùn qǐ huǒ束蕴乞火 | 同“束缊请火”。 | 东汉·班固《汉书·蒯通传》:“故里母非谈说之士也,束蕴乞火非还妇之道也,然物存相感,事有适可。” |
dòng jiàn dǐ yùn洞见底蕴 | 洞:深入,透彻;底蕴:事物的内容。透彻地观察到事物的内容和内情。 | 宋·刘克庄《待制徐侍郎神道碑》:“拘摧检核,洞见底蕴,不胜钦叹。” |
chán mián yùn jiè缠绵蕴藉 | 蕴藉:含蓄而不直露。形容风格情调委婉细腻,含蓄而有节制。 | 清 刘熙载《艺概 词曲概》:“观彼所制,圆溜潇洒,缠绵蕴藉,于此事固若有别材也。 |
yùn qí dài jià蕴奇待价 | 蕴:积聚,藏蓄。积聚珍奇的宝物,等待适当的价钱。比喻怀藏奇才,等待施展的机会。 | 《梁书·武帝纪》:“若怀宝迷邦,蕴奇待价,蓄响藏真,不求闻达。” |
dòng xī dǐ yùn洞悉底蕴 | 洞:深入,透彻;悉:知道;底蕴:事物的内容。透彻地观察到事物的内容和内情。 | 清·钱泳《履园丛话·耆旧·十兰判官》:“先生自幼通于小学,及长,博极群书,于汉、唐先儒之学,无不洞悉底蕴。” |
wǔ yùn jiē kōng五蕴皆空 | 五蕴:佛家语,指色、受、想、行、识。众生由此五者积集而成身,故称五蕴。五蕴都没有了。指佛家修行的最高境界。 | 《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船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