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辅助皇帝办理重大事宜的机构。
英military-political-affair setup;
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充任,称为军机大臣。其僚属称为军机章京。职掌为每日晋见皇帝,商承处理军国要务,用面奉谕旨的名义对各部门各地方负责官员发布指示。 《清史稿·职官志一》:“初设议政处,令 巩阿岱 等为议政大臣,参画军要。
引雍正 十年,用兵西北,虑儤直者洩机密,始设军机房,后改军机处。”
清辅佐皇帝处理国家军机要务的机关。
引《清史稿·卷一一四·职官志一》:「军机处,军机大臣,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常日侍直,应对献替,巡幸亦如之。」
军机处是清朝官署名,也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于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而设立。雍正帝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泄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雍正十年(1732年),改称“办理军机处”。设军机大臣、军机章京等,均为兼职。乾隆帝时期复设军机处,从此成为清朝的中枢权力机关,一直到清末。
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同时,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
另外,军机处在办公场所和官员设置上没有正式的规定,也无品级和俸禄。需要强调,军机处虽然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但归根结底听命于皇帝,成为封建皇权的统治工具。宣统三年(1911年)四月责任内阁成立后军机处被撤销。
1.在皇帝*制时代,尚书房、军机处之类的皇帝办公机构,一般比三公九卿、宰相六部的权力要大,用咱老百姓的话说,实权都在这些地儿。
2.而朝廷办事规矩繁多,先由军机处阅折再转交该管衙门核议,议毕再上奏皇太后请旨裁定,少说也得耽搁个把月的时间。
3.乾隆皇帝当场将郑信的文书掷还,还命军机处以两广总督李侍尧的名义,回了一封措词严厉的饬文。
4.军机处记名人员,和珅任意撤去,种种专擅,不可枚举,其大罪十二。
5.在内左门外是一片低矮的平房,遥对着隆宗门外的军机处。
6.1884年,礼亲王世铎进入军机处,载漪也曾短时间入职军机。
7.军机处也得麻利一点,上谕、懿旨简单着拟,别那么多废话。
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此乃是军机处荣禄所思之事,我等想的再好皆无用矣。
9.先后任翰林院修纂、军机处章京、右春坊右中允等职。
10.雍正十三年十月,以西北两路大军已撤,大小事件俱交*理事务王大臣办理,遂裁撤办理军机处。*理事务王大臣: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协办*理事务:平郡王福彭、大学士徐本、朱轼(乾隆元年九月卒)、公讷亲,尚书海望。高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