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们就认识论问题展开了唯名论和实在论的争辩。
2.一直到蒯因自然化认识论的提出,弗雷格的反心理主义思想都在逻辑学领域占有权威地位。
3.他提出的“中立主义”思想,既是一种追求真理的认识论,也是在道德领域、乃至在评判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一种方法论。
4.作为一种系统的认识论或道德信念模式,意识形态在各国的外交政策中事实上起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作用。
5.就因为我们心中存有成见,所谓言语道断,你一张嘴就变成话语的自转,就与真理、真实没什么关系甚至越说越远,这是认识论和语言哲学的难题。
6.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
7.巴赫金在早期著作中一方面批评认识论的完成性,一方面阐发个体具存的未完成性。
8.他以“格物致知”阐述其认识论和方法论。
9.史家对“书法不隐”、“秉笔直书”的执着追求和与之相对应的史家自身素养的规范,都显示出中国传统史学中蕴含的丰富的史学认识论思想。
10.通过恩格斯对数学概念、物理学概念、形而上学概念的考察可以看出,恩格斯的自然科学认识论属于实践论。
11.阿尔都塞具体分析了恩格斯的合力说,指出其必然的结果是认识论的真空或者循环论证。
12.实践论是历史观的核心部分,比认识论更重要。
13.对于这一问题,奎因,戈德曼、斯蒂奇、科恩布里奇等自然化认识论者诉诸于工具主义分别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14.“同化”和“顺应”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15.她们认为在科学实践中存在着性别歧视,在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中隐含着性别压迫。
16.英语载体的语用价值主要是使言语经济、清楚、准确、强调、守密,其认识论价值是重视顺序、联系、共性、不平衡等。
17.第一小节,我们研究了历史上非欧几何学发生和发展过程,并对其出现的滞后性和解决问题的前瞻性进行了发生认识论解释。
18.这些攻击或多或少属于哲学范畴,攻击的目标是这门新科学的认识论基础。
19.与其他学说相比,此说更符合民事诉讼认识论以及民事诉讼的目的要求,因此,笔者主张应以相当因果关系说作为因果关系证明的理论基础。
20.从认识论、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考察,心理教育应当与学科教学整合起来,两者是一体的活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