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piàn yán zhǐ zì
基本解释不多的几句话,极少的几个字。指零碎的文字材料。
出处晋 陆机《谢平原内史表》:“片言只字,不关其间;事踪笔迹,皆可推校。”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字一句 | 林兰《红棉袄》:“三婶子一点一点撕着那发了黑的棉花,一字一句地说:‘老三那孩子言不出语不进的,写不上,算不上,工作团咋派上他这个老实疙瘩。’” |
一字一板 | 老舍《二马》:“温都太太把房钱,吃饭的时间,晚上锁门的时候,和一切的规矩,都当着伊牧师一字一板的交待明白了。” |
一字一泪 | 明·李贽《焚书·书答·与焦漪园》:“写至此,一字一泪,不知当向何人道,当与何人读,想当照旧剃发归山去矣!” |
一字一珠 | 唐 薛能《赠歌者》诗:“一字新声一颗珠,转喉疑是击珊瑚。” |
一字不差 |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17回:“春香把香盒送与了他,把楚楚吩咐言语一字不差传与老孔。” |
一字不易 | 《新唐书 文艺传中 孙逖》:“而逖尤精密,张九龄视其草,欲易一字,卒不能也。” |
一字不爽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7回:“所责之事,皆系平日私语一字不爽。” |
一字不苟 |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6卷:“杜子美改罢长吟,一字不苟。” |
一字不落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3回:“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
一字不识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那主儿或是年老的,或是貌丑的,或是一字不识的村牛,你却不肮脏了一世。” |
一字之师 | 明 张岱《与周伯戬之书》:“张乖崖以萧楚才为一字之师。” |
一字值千金 | 宋·戴复古《望江南》词:“结屋三间藏万卷,挥毫一字值千金。” |
一字兼金 | 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四:“苏、黄遗墨流传至今者,一字兼金。” |
一字千秋 |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一》:“夫诗以一字千秋者也,史以千秋一字者也。” |
一字千金 | 南朝 梁 钟嵘《诗品 古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
一字千钧 | 南朝 梁 钟嵘《诗品 古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
一字师 | 五代 王定宝《唐摭言 切磋》载李相读《春秋》,叔孙婼之“婼”应读“敕略切”,李误为“敕晷切”,小吏言之,公大惭愧,“命小吏受北面之礼,号曰‘一字师’”。 |
一字褒贬 | 晋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 |
一字连城 | 《魏书·彭城王勰传》:“黄门侍郎崔光读暮春群臣应诏诗。至勰诗,高祖仍为之改一字……勰曰:‘臣闻《诗》三百,一言可蔽。今陛下赐刊一字,足以价等连城。’” |
一字长城 | 明 汤显祖《牡丹亭 折寇》:“仗恩台一字长城,借寒儒八面威风。” |
一字长蛇阵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8回:“听的里面雷声高举,四七二十八门,一齐分开,变作一字长蛇之阵,便杀出来。” |
一家之言 |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
一时戏言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卷:“这话虽然有的,止不过一时戏言,难道奴家终身之事,只在两局棋上结果了不成!” |
一概而言 | 晋·葛洪《抱朴子·释滞》:“各从其志,不可一概而言也。” |
一派胡言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2回:“这畜生说什么乘人不备逃出来,那全是他一派胡言罢了。” |
一片丹心 | 宋 苏轼《过岭寄子由》:“一片丹心天日下,数行清泪岭云南。” |
一片冰心 |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一片宫商 |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韦八座岫谓朝贤曰:‘此赋乃一片宫商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