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精雕细刻精雕细刻的故事

精雕细刻的成语故事


拼音jīng diāo xì kè

基本解释精心细致地雕刻。也比喻对文艺创作的苦心琢磨和做事精细。

出处《共青团员;要做八十年代的带头人》(1982年2月5日《中国青年报》社论):“要以平等交心的态度;点点滴滴、精雕细刻;因势利导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暂未找到成语精雕细刻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精雕细刻)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一时一刻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2卷:“可怜今日我无钱,一时一刻如长年。”
刻骨铭心 唐 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和风细雨 南朝 陈 张正见《陪衡阳游耆阇诗》:“清风吹麦垄,细雨濯梅林。”
无时无刻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自是行忘止,食忘餐,却像掉了一件东西的,无时无刻不在心上。”
刻不容缓 清 李汝珍《镜花缘》:“胎前产后以及难产各症,不独刻不容缓,并且两命攸关。”
细水长流 清 翟灏《通俗编 地理》引《遗教经》:“汝等常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
精明强干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况且随带的那些司员,又都是些精明强干、久经审案的能员,那消几日,早问出许多贼款来。”
精兵强将 《晋书·郗鉴传》:“使君若顾二帝,自可不行,宜急下檄文,速遣精兵猛将。”
微故细过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中山恭王衮传》:“此亦大罪恶耳,其微故细过,当掩覆之。”
泥塑木雕 元 无名氏《冤家债主》第四折:“城隍也是泥塑木雕的,有甚么灵感在那里。”
雕梁画栋 元 郑廷玉《看钱奴》第三折:“这的是雕梁画栋圣祠堂。”
无精打采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小红待要过去,又不敢过去,只得悄悄向潇湘馆,取了喷壶而回;无精打采,自向房内躺着。”
刻舟求剑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精明能干 《新唐书 苏弁传》:“弁通学术,吏事精明,承延龄后,平赋缓役,略烦苛,人赖其宽。”
春宵一刻 宋 苏轼《春夜》诗:“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一箭双雕 《北史 长孙晟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
精耕细作 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我们靠精耕细作吃饭,人多一点,还是有饭吃。”
人逢喜事精神爽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回:“人逢喜事精神爽,闷向心来瞌睡多。”
尖酸刻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6回:“舜英姐姐安心要尖酸刻薄,我也不来分辨,随他说去。”
精打细算 冰心《咱们的五个孩子》:“教给他们记帐,看看钱都花在哪里,教给他们精打细算。”
毛举细故 《明史 叶向高传》:“忠贤乃时毛举细故,责向高以困之。”
去粗取精 毛泽东《实践论》:“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
时时刻刻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47回:“因此他两个日夜趋奉,时时刻刻赶着凑趣不迭,都想着要从山西发发财。”
画地刻木 《梁书 王僧儒传》:“盖画地刻木,昔人所恶,丛棘既累,于何可闻,所以握手恋恋,离别珍重。”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精神满腹 《晋书 温峤传》:“深结钱凤,为之声誉;每曰:‘钱世仪精神满腹。’”
微过细故 《三国志·魏书·中山恭王传》:“其微过细故,当掩覆之。”
刻意经营 清·王晫《今世说·规箴》:“此事定须霞思云想,刻意经营,奈何颓唐落墨,便布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