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正襟危坐正襟危坐的故事

正襟危坐的成语故事


拼音zhèng jīn wēi zuò

基本解释正襟:正一正衣襟;危坐:端正地坐着。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

出处《史记 日者列传》:“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


暂未找到成语正襟危坐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正襟危坐)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一人向隅,满坐不乐 汉 刘向《说苑 贵德》:“故圣人之于天下也,譬犹一堂之上也。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
一坐一起 《吴子·论将》:“观敌之来,一坐一起,其政以理,其追北佯为不及,其见利佯为不知,如此将者,名为智将。”
一坐尽倾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加。相如不得已,强往,一坐尽倾。”按,《汉书》本传颜师古注:“皆倾慕其风采也。”
一坐尽惊 《三国志·魏志·王粲传》:“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
一坐皆惊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张欲自发无端。顷之,长史诸贤来清言,客主有不通处,张乃遥于末坐判之,言约旨远,足畅彼我之怀,一坐皆惊。”
一本正经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6章:“我原是故意闹别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经地对先生说:‘我这个破题做的很恰切,没有做错。’”
一板正经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6章:“我原是故意闹别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经地对先生说:‘我这个破题做的很恰切,没有做错。’”
上梁不正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做的个上梁不正,只待要损人利己惹人憎。”
上梁不正下梁歪 晋 杨泉《物理论》:“上不正,下参差。”
不务正业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这人不甚读书,终日闲游浪荡,一自父母亡后,分外不务正业。”
不当不正 元 无名氏《渔樵记》第三折:“老汉也分开人丛,不当不正,站在那相公马前。”
不正之风 晋 葛洪《抱朴子 辩问》:“移不正之风,易流遁之俗。”
严气正性 《后汉书·孔融传论》:“夫严气正性,覆折而已。”
中正九品 《晋书·刘毅传》:“至于中正九品,上圣古贤,皆所不为,岂蔽于此事而有所不周哉,将以政化之宜无取于此也。”
中正无私 春秋·齐·管仲《管子·五辅》:“为人君者中正而无私,为人臣者忠信而不党。”
中正无邪 西汉·戴圣《礼记·乐记》:“中正无邪,礼之质也。”
临危下石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59回:“夸谈经济者,少甚么看风使舵、临危下石之人。”
临危不乱 梁实秋《槐园梦忆》:“此次事件端赖季淑临危不乱,镇定应付,使我得以幸免于祸灾。”
临危不惧 《邓析子 无厚》:“死生有命,贫富有时。怨夭折者,不知命也;怨贫贱者,不知时也。故临难不惧。”
临危不惮 唐·司空图《华帅许国公德政碑》:“临危不惮,赴救远征。”
临危不挠 《周书·李棠柳桧传论》:“李棠、柳桧并临危不挠,视死如归,其壮志贞情,可与青松白玉比质也。”
临危不苟 老舍《四世同堂》:“我手无缚鸡之力,不能去杀敌雪耻,我只能临危不苟。”
临危不顾 《三国志 魏志 陈留王传》:“和、琇、抚皆抗不挠,拒会凶言,临危不顾。”
临危制变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明帝纪》:“司马懿临危制变,擒渊可计日待也。”
临危受命 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临危履冰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90卷:“故圣人当言而惧,发言而忧,常如临危履冰,以大居小,以富居贫。”
临危授命 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临危效命 宋·欧阳修《谢复龙图阁直学士表》:“徒因学古之勤,粗识事君之节,苟临危效命,尚当不顾以奋身,况为善无伤,何惮竭忠而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