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奸狡诡谲奸狡诡谲的故事

奸狡诡谲的成语故事


拼音jiān jiǎo guǐ jué

基本解释奸:奸诈;狡:狡猾;诡谲:狡猾。指为人奸诈狡猾。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四卷:“却说城中有一人姓张,名委,原是个宦家子弟,为人奸狡诡谲,残忍刻薄。”


暂未找到成语奸狡诡谲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奸狡诡谲)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老奸巨猾 《宋史·食货志上》:“老奸巨猾;匿身州县;舞法扰民;盖甚至前日。”
诈奸不及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回:“正在五岳楼下来,撞见个奸诈不及的,把娘子拦住了不肯放。”又第五十二回:“那厮带将许多诈奸不及的三二十人,迳入家里,来宅子后看了,便要发遣我们出去,他要来住。”
奸夫淫妇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7回:“奸夫淫妇,虽该重罪,已死勿论。其余一干人犯,释放宁家。”
云谲波诡 汉 扬雄《甘泉赋》:“于是大厦云谲波诡,摧摧而成观。”
怪诞诡奇
奸淫掳掠 清·吴趼人《痛史》第七回:“谁知仍是强赊硬抢,掳掠奸淫,无所不至。”
狼狈为奸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诗翁画客狼狈为奸,怨女痴男鸳鸯并命。”
破柱求奸 《后汉书·党锢传·李膺》:“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道,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弟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杀之。”
狡兔三窟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虚词诡说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虽多虚词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
铢两之奸 东汉·班固《汉书·赵广汉传》:“广汉精于吏务,善为购距,铢两之奸,皆告之。”
奸人之雄 战国·赵·荀况《荀子·非相》:“夫是之谓奸人之雄。”
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自古道:‘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你那哥哥的尸首又没了,你又不曾捉得他奸。”
矢口狡赖
诡谲无行 宋·洪迈《夷坚丙志·河北道士》:“而宋诡谲无行,且懒惰,不肯竟其学。”
诡谲多变 晋·张协《玄武馆赋》:“于是崇墉四匝,丰厦诡谲,烂若丹霞,皎如素雪。”
狡兔死,良犬烹 《东周列国志》第八三回:“吾闻‘狡兔死而良犬烹’。敌国如灭,谋臣必亡。”
狡焉思启 《左传·成公八年》:“夫狡焉思启封疆以利社稷者,何国蔑有?”
擒奸讨暴 三国·魏·曹操《褒扬泰山太守吕虔令》:“卿在郡以来,擒奸讨暴,百姓获安。”
进善惩奸 唐·周昙《咏史诗·虞舜》:“进善惩奸立帝功,功成揖让益温恭。”
诡雅异俗 章炳麟《与人论文书》:“使奇耦之言,文章之议,日竞于世,失其所以■(木敬),而诡雅异俗者据之,斯亦非足下之所惧邪!”
朋比为奸 宋 高登《高东溪集》:“此曹当尽伏诛,今且偃自恣,尚欲朋比为奸,蒙蔽天日。”
兵行诡道 先秦 孙武《孙子 计》:“兵者,诡道也。”
揣奸把猾 元·无名氏《十样锦》第二折:“因某生前揣奸把猾,死后永做饿鬼。”
革奸铲暴
剪恶除奸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0回:“似你我行侠尚义,理应济困扶危,剪恶除奸。”
狡兔死,良狗烹 《韩非子 内储说左下》:“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狡焉思肆 晋·潘岳《关中诗》:“蠢尔戎狄,狡焉思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