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纳污含垢纳污含垢的故事

纳污含垢的成语故事


拼音nà wū hán gòu

基本解释纳:接受;垢:污秽。包藏容纳污秽的东西。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暂未找到成语纳污含垢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纳污含垢)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含辛茹苦 宋 苏轼《中和胜相院记》:“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囚首垢面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上》:“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
秽德垢行 宋 叶适《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中材解体,销声灭影,秽德垢行,以避此名。”
蓬头垢面 《魏书 封轨传》:“君子整其衣冠,尊其瞻视,何必蓬头垢面,然后为贤?”
同流合污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乱首垢面 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世文大将军凤病,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
去故纳新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以迎新年,相聚酣饮,留宿岁饭,至新年十二日,则弃之街衢,以为去故纳新也。”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三国 魏 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藏垢纳污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艺文类聚》卷四一引三国 魏 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蓬首垢面 《北齐书 任城王湝传》:“妃卢氏赐斛斯徵,蓬首垢面,长斋不言笑。”
污七八糟 老舍《四世同堂》:“可是,整个的北平都在污七八糟中,她所知道的\'能人\'们,都闭着眼瞎混。”
贪污腐化 《周恩来选集 上卷 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一切高傲的出头的空谈的恶习,以至贪污腐化的生活,必须克服与排除。”
出污泥而不染 宋 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含沙射影 晋 干宝《搜神记》第12卷:“其名曰‘蜮’,一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则身体筋急,头痛,发热;剧者至死。”
风木含悲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鼓腹含和 严复《主客平议》:“煕皞之民,耕三馀一,鼓腹含和,无过庶过富之通患。”
贪官污吏 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四折:“一应贪官污吏,准许先斩后闻。”
深文周纳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与赵禹共定诸律令,务在深文。”
纳屦踵决 《庄子·让王》:“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
纳履决踵 明 程登吉《幼学琼林 贫富》:“曾子捉襟见肘,纳履决踵,贫不胜言。”
含糊其辞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7回:“二人先受岸贾之嘱,含糊其词,不肯替赵氏分辨。”
射影含沙 清·许奉恩《里乘》第七卷:“输金获兔,犹属幸事,祸人转以福人,射影含沙,徒劳心计。”
招财纳福 伊索《伊索寓言·赫耳墨斯的雕像》:“他看见自己的像,心想自己是个掌管招财纳福的天使,人们一定要出高价来买,就问值多少钱。”
栉垢爬痒 唐·韩愈《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君随往改试大理评事摄监察御史观察判官,栉垢爬痒,民获苏醒。”
匿瑕含垢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瑾瑜匿瑕,国君含垢。”
纳贡称臣 《清史稿·太宗本纪》:“宜要其纳贡称臣,以黄河为界。”
含冤莫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