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历史出处 |
一马平川 |
宋 苏轼《东坡诗 卷二十三 游径山》:“势若骏马奔平川。” |
金戈铁马 |
《新五代史 李袭吉传》:“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 |
服牛乘马 |
《周易 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 |
条条大路通罗马 |
艾煊《大江风雷》第五部:“小司书不等何为说完,就打断了她的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 |
改过迁善 |
《周易 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
不过尔尔 |
清 沈复《浮生六记 浪游记快》:“其红门局之梅花,姑姑庙之铁树,不过尔尔。” |
老马识途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
放牛归马 |
《尚书 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
犬马恋主 |
三国·魏·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踊跃之怀,瞻望反侧,不胜犬马恋主之情。”南朝·宋·鲍照《从临海王上荆初发新渚》诗:“狐涂怀窟志,犬马恋主情。” |
旦夕之间 |
汉·无名氏《焦仲卿妻》:“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 |
快马加鞭 |
明 徐姬《杀狗记 看书苦谏》:“何不快马加鞭,迳赶至苍山,救取伯伯。”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元 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则愿得姐姐长命富贵,若有些儿好歹,我少不得报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3回:“这是送上门的。你老人家休错这主意,过这村,就没这店了。” |
过五关,斩六将 |
|
裾马襟牛 |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
走马观花 |
唐 孟郊《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将功补过 |
《晋书 王敦传》:“当令任不过分,役其所长,以功补过,要之将来。” |
秣马厉兵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六年》:“搜乘补卒,秣马利兵,修陈固列。” |
兵荒马乱 |
明 李唐宾《梧桐叶》第四折:“不然,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
肝胆过人 |
|
擦肩而过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2回:“后来彼此又擦肩而过。” |
悬崖勒马 |
元 郑德辉《智勇定齐》:“呀,你如今船到江心补漏迟,抵多少临崖勒马才收骑。” |
万马奔腾 |
宋 刘一止《水村一首示友人》:“秋光有尽意无尽,万马奔腾山作阵。” |
过而能改 |
《左传·宣公二年》:“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
归马放牛 |
《尚书 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
舞刀跃马 |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三卷:“岳胜怒曰:‘好贼奴,敢如此大言!’舞刀跃马,直取天佑。” |
马牛其风 |
《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远去也。” |
汗马功劳 |
韩非《韩非子 五蠹》:“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家困而上弗论,则穷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