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桑榆末景桑榆末景的故事

桑榆末景的成语故事


拼音sāng yú mò jǐng

基本解释同“桑榆暮景”。

出处清·顾炎武《与李霖瞻书》:“桑榆末景,或可回三舍之戈。”


暂未找到成语桑榆末景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桑榆末景)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饱经沧桑 王蒙《轮下》:“而你是一个四十六岁的男人,饱经沧桑,眼角皱纹细密如网。”
进本退末 西汉 桓宽《盐铁论 本议》:“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所以进本退末,广利农业便也。”
本末倒置 金 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而牧之者当奉教化宣之于民……然非知治之番,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
顾景惭形 三国·魏·曹植《封二子为公谢恩章》:“天时运幸,得生贵门。遇以亲戚,少荷光宠。窃位列侯,荣曜当世。顾景惭形,流汗反侧。”
离本趣末 汉 徐幹《中论 考伪》:“以此毒天下之民,莫不离本趣末,事以伪成。”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头上末下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19回:“恰似俺们把这桩事放在头里一般,头上末下就让不得这一夜儿!”
末大必折 《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触景生情 清 赵翼《殴北诗话 白香山诗》:“坦易者多触景生情,因事起意,眼前景、口头语,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
强弩之末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韩安国传》:“强弩之末,矢不能穿鲁缟。”
末路穷途 《吴越春秋 王僚伎公子光传》:“子胥曰:‘夫人赈穷途,少饭亦何嫌哉?”
指桑骂槐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他每日那边指桑树骂槐树,百般称快。”
天末凉风 唐·杜甫《天末怀李白》诗:“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沧海桑田 晋 葛洪《神仙传 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云合景从 汉 贾谊《过秦论》: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舍本逐末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孟子 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舍本问末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岂舍本而问末者耶?”
春和景明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舍本求末 《关尹子 一宇》:“殊不知舍源求流,无时得源。舍本求末,无时得本。”
末大不掉 唐·柳宗元《封建论》:“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
去末归本 《后汉书·章帝本纪》:“比年阴阳不调,饥馑屡臻。深惟先帝忧人之本,……诚欲元元去末归本。”
末学肤受 汉 张衡《东都赋》:“如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践目者也。”
末路之难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五》:“‘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
肤末支离 清 方苞《书柳文后》:“彼言涉于道,多肤末支离,而无所归宿。”
见景生情 元 宫天挺《七里滩》第四折:“俺那里水似蓝山如黛,不由我见景生情,睹物伤怀。”
穷途末路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你如今是穷途末路,举目无依。”
末如之何 晋·葛洪《抱朴子·塞难》:“吾所以不能默者,冀夫可上可下者,可引致耳。其不移者,古人已末如之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