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柔枝嫩叶柔枝嫩叶的故事

柔枝嫩叶的成语故事


拼音róu zhī nèn yè

基本解释柔软娇嫩的枝叶。比喻温柔美貌的妙龄女子。

出处明·郑若庸《玉玦记·忆夫》:“绿茵尽摘不留,且莫惜明年难茂,柔枝嫩叶,多应人采揪。轻舒手,罗裙宽褪腰肢瘦。”


暂未找到成语柔枝嫩叶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柔枝嫩叶)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以柔克刚 三国 蜀 诸葛亮《将苑》:“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
一叶知秋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山川》:“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落叶归根 明 王世贞《鸣凤记》第38出:“落叶归根,丰城剑回。”
枝对叶比 唐独孤及《检校尚书吏部员外郎赵郡李公中集序》:“及其大坏也,俪偶章句,使枝对叶比,以八病四声为梏拳,拳拳守之,如奉法令。”
胡支扯叶
条入叶贯 汉·王充《论衡·薄葬》:“通人知士,虽博览古今,窥涉百家,条入叶贯,不知审知。”
骈拇枝指 庄周《庄子 骈拇》:“骈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于德。”
叶落归根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慧能大师》:“叶落归根,来时无口。”
以柔制刚 三国·蜀·诸葛亮《将苑·将刚》:“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
叶落知秋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天童华禅师法嗣》:“动弦别曲,叶落知秋,举一明三。”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明·罗贯中《平妖传》第八回:“常言道:‘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这小厮怕养不大。”
连枝共冢 晋 干宝《搜神记》第11卷:“便有大梓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
少女嫩妇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九回:“他少女嫩妇的,又没养赡过日子,胡乱守了百日孝。”
比翼连枝 唐 白居易《长恨歌》诗:“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秋风扫叶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十九卷:“[程万里]每日间见元兵所过,残灭如秋风扫叶,心中暗暗悲痛,正是: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
花枝招展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蓬步轻移,如花枝招展一般。”
落叶知秋 宋 唐庚《文录》:“仙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0回:“俗话说的,‘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太太们不亏了凤丫头,那些人还帮着吗?”
叶落归秋 元·贯云石《斗鹌鹑·佳偶》曲:“美眷爱,俏伴侣。叶落归秋,花生满路。”
刚中柔外 《三十六计·笑里藏刀》:“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枝流叶布 汉·蔡邕《太尉汝南李公碑》:“公讳咸,字元卓,汝南西平人。盖秦将李信之后,孝武大将军广之胄也。枝流叶布,家于兹土。”
连枝带叶 明·无名氏《龙门隐秀》第三折:“谁想俺嫂狠兄毒心意歹,全不想共根同蒂,连枝带叶,把我似乞儿般抢出门来。”
连枝比翼 明 高濂《玉簪记 叱谢》:“他指望连枝比翼,那知急煎煎,镜破簪折。”
胡枝扯叶 《金瓶梅词话》第三七回:“瓶儿道:‘你这老货偏有这些胡枝扯叶的。你明日不来,我和你答话。’”
枝附叶连 《三国志·蜀志·姜维传》:“[姜维]故自危惧,不复还成都”裴松之注引晋·常璩《华阳国志》:“维恶黄皓恣擅,启后主欲杀之。后主曰:‘皓趋走小臣耳……君何足介意!’维见皓枝附叶连,惧于失言,逊辞而出。”
桂林一枝 《晋书 郤诜传》:“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鹗冠子 天则》:“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
连理枝 唐·白居易《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