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āo shā shí làn
基本解释将沙烧焦,石烧烂。形容天气非常酷热。
出处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循天之道》:“为寒则疑冰裂地,为热则焦沙烂石。”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卵与石斗 | 汉 焦赣《易林 艮之损》:“卵与石斗,麋碎无疑。” |
焦头烂额 | 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令论功而清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 |
石枯松老 | 金·丘处机《水龙吟·道运》词:“海移山变,石枯松老。”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元·许名奎《忍经》:“尧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鬼烂神焦 | 唐 韩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截然高周烧四垣,神焦鬼烂无逃门。” |
投石问路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2回:“此名为‘投石问路’。下面或是有沟,或是有水,就是落在实地,再没有听不出来的。” |
绊脚石 | 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至于蒋介石呢,他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是人民抗战的绊脚石。” |
悬石程书 | 《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
家无儋石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狂生》:“济宁有狂生某,善饮;家无儋石,而得钱辄沽,殊不以穷厄为意。” |
药石无效 | 汉·枚乘《七发》:“今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 |
他山之石 | 《诗经 小雅 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古华《芙蓉镇》第三章:“活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泥沙俱下 | 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一卷:“人称才大者,如万里黄河,与泥沙俱下。余以为:此粗才,非大才也。” |
神焦鬼烂 | 清 魏源《圣武记》第七卷:“皆伐山通道,穷搜窟宅,神焦鬼烂。” |
水滴石穿 |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十卷:“乖崖援笔判云:‘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落井下石 | 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
浮石沉木 | 汉·陆贾《新语·辨惑》:“夫众口之毁誉,浮石沉木,群邪所抑,以直为曲。” |
海枯石烂 | 金 元好问《西楼曲》:“海枯石烂两鸳鸯,只合双飞便双死。” |
烂熳天真 | 元·李伯瞻《殿前欢·省悟》曲:“闲愁心上消磨尽,烂熳天真,贤愚有几人?” |
石火电光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四:“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石火电光,已经尘劫。’” |
滚瓜烂熟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1回:“十一二岁就讲书读文章,先把一部王守溪的稿子读的滚瓜烂熟。” |
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 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我在1938年十月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曾经说过:‘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这就是张伯伦政策的必然结果。’” |
木石心肠 | 清 洪楝园《后南柯 辞职》:“虽木石心肠,亦为之动。” |
击石弹丝 | 宋·秦观《代贺兴龙节表》:“加笾折俎,初偿露酎之醇;击石弹丝,始奏《钧天》之妙。” |
玉石俱焚 | 《尚书 胤征》:“火焱昆冈,玉石俱焚。” |
石破天惊 | 唐 李贺《歌诗集 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
含沙射影 | 晋 干宝《搜神记》第12卷:“其名曰‘蜮’,一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则身体筋急,头痛,发热;剧者至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