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飘洋过海飘洋过海的故事

飘洋过海的成语故事


拼音piāo yáng guò hǎi

基本解释渡过海洋。多指去异国他乡或远处。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回:“飘洋过海寻仙道,立志潜心建大功。”


暂未找到成语飘洋过海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飘洋过海)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得意洋洋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醋海翻波
改过迁善 《周易 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不过尔尔 清 沈复《浮生六记 浪游记快》:“其红门局之梅花,姑姑庙之铁树,不过尔尔。”
泥牛入海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潭州龙山和尚》:“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直至如今无消息。”
百川归海 西汉 刘安《淮南子 氾论训》:“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
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3回:“这是送上门的。你老人家休错这主意,过这村,就没这店了。”
过五关,斩六将
将功补过 《晋书 王敦传》:“当令任不过分,役其所长,以功补过,要之将来。”
天涯海角 唐 吕岩《绝句》:“天涯海角人求我,行到天涯不见人。”
肝胆过人
擦肩而过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2回:“后来彼此又擦肩而过。”
过而能改 《左传·宣公二年》:“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海底捞月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7卷:“先前的两个轿夫,却又不知姓名住址,有影无踪,海中捞月,眼见得一个夫人送在别处去了。”
海水不可斗量 《淮南子·泰族训》:“太山不可丈尺也,江海不可斗斛也。”
文山会海 《人民日报》1988年11月26日:“机关干部解脱了文山会海之后,获得更多时间和精力,该是一件幸事。”
道山学海 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道山学海功非浅,孔思周情文可传。”
峨峨洋洋 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过门不入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
过甚其词 茅盾《子夜》:“市面上的消息也许过甚其词。”
走过场 《红旗》1984年第7期:“把领导干部要带头的问题突出地加以强调,对于防止对照检查走过场,是十分必要的。”
纵横四海 《三国志通俗演义·青梅煮酒论英雄》:“得志则纵横四海。”
湖海飘零
过五关斩六将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76回:“这如今万世之下,那一个不说道过五关斩六将、掀天揭地的好大丈夫?”
神经过敏 鲁迅《集外集·关于<关于红笑>》:“倘仅有彼此神似之处,我以为那是因为同一厚书的译本,并不足异的,正不必如此神经过敏,只因‘疑心’而竟想入非非。”
春深似海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0回:“这屋里那块‘四乐堂’的匾,可算挂定了!不然,这‘春深似海’的屋子,也就难免‘愁深似海’。”
微故细过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中山恭王衮传》:“此亦大罪恶耳,其微故细过,当掩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