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腹中兵甲腹中兵甲的故事

腹中兵甲的成语故事


拼音fù zhōng bīng jiǎ

基本解释兵甲:即甲兵,穿着盔甲的士兵。腹中装有士兵。比喻人有雄才谋略。

出处《五朝名臣言行录·七之二参政范文正公仲淹》引《名臣传》:“……,夏人闻之,相戒曰:‘无以延州为意,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兵甲,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


暂未找到成语腹中兵甲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腹中兵甲)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一十八般兵器 元 关汉卿《哭存孝》第一折:“你放下一十八般兵器,你抡不动那鞭、简、挝、锤。”
一心一腹 赵树理《三里湾》十六:“你们那家里不论什么时候都是一心一腹的——也不论公公、婆婆、弟兄们、小姑子,忙起来大家忙,吃起来大家吃,穿起来大家穿,谁也不偏这个不为那个。”
一言中的 《中国现在记》第一回:“你做折子须要在此等地方着想,保管你一言中的,上头不能不准。”
一语中人 宋·李昌令《令善录·刘贡父》:“盖好谑人者,但知取快一时,不知一语中人,其酷甚于毒刃。”
一语中的 马南邨《燕山夜话·交友待客之道》:“这是把虚心看做交友待客的根本态度,真可谓一语中的,抓住了要害。”
一鳞半甲 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一鳞片甲 清·赵翼《题黄陶庵手书诗册》诗:“呜呼公已骑箕去,故纸残零亦何有。一鳞片甲乃幸存,其字其诗遂不朽。”
上兵伐谋
不幸而言中 《孔子家语 辨物》:“赐不幸而言中,是赐多言。
东床坦腹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雅量》:“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丢盔卸甲 元 孔学诗《东窗事犯》第一折:“唬得禁军八百万丢盔卸甲。”
丢盔弃甲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他在办公室里被各种意外情况搞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的样子。”
丢盔抛甲 《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丢盔撂甲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四章:“许多人丢盔撂甲,矿帽不时碰落在煤堆中,慌乱得半天摸不着……”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5回:“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我们派个人去是决计不要紧的。”
个中之人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七卷:“据下官看起来,不是个中之人。”
个中人 宋·苏轼《李颀画山见寄》:“平生自是个中人,欲问渔舟便写真。”
个中妙趣 宋·陆游《剑南诗稿·十一·对酒二首》:“个中妙趣谁堪语,最是初醮未醉时。”
个中滋味 宋·向子谚《西江月·绍兴丁巳,遍走浙东诸郡……》:“居士何如学士,翰林休笑芗林。个中真味少知音,不是清狂太甚。”
中书君 宋·苏轼《自笑》:“多谢中书君,伴我此幽栖。”
中冓之言 《诗经·鄘风·墙有茨》:“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汉书·济川王明传》:“不窥人闺门之私,听闻中冓之言。”
中原板荡 宋·岳飞《五岳祠盟题记》:“自中原板荡,夷狄交侵。”
中原逐鹿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中外古今 茅盾《升学与就业》:“中外古今有不少伟大的事业家都不是‘学校’‘科班’出身,甚至科学家也有从没进过什么理工大学的!”
中外合璧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这长苗子是我们中国原有的,如今搀在这德国操内,中又不中,外又不外,倒成了一个中外合璧。”
中外驰名 曾朴《孽海花》第32回:“女主人又是中外驰名的美人,我要把《清平调》的‘名花倾国两相欢’,改做‘倾城名士两相欢’了。”
中天婺焕 明·丘濬《故事成语考·老寿幼延》:“贺女寿曰:‘中天婺焕。’”
中山狼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