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抵掌谈兵抵掌谈兵的故事

抵掌谈兵的成语故事


拼音dǐ zhǎng tán bīng

基本解释兵:军事。拍手畅谈军事。

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一回:“挥毫作赋,则颉颃相如;抵掌谈兵,则伯仲诸葛。”


暂未找到成语抵掌谈兵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抵掌谈兵)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一个巴掌拍不响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8回:“‘一个巴掌拍不响’,老的也太不公些,小的也太可恶些。”
一代谈宗 《晋书·潘京传》:“君天才过人,恨不学耳!若学,必为一代谈宗。”
一十八般兵器 元 关汉卿《哭存孝》第一折:“你放下一十八般兵器,你抡不动那鞭、简、挝、锤。”
一掌遮天 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十章:“泼妇骂街似地指着三姨太:‘你还敢一掌遮天吗?’”
一掴一掌血 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大概圣人做事,如所谓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直是恁地。”
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大概圣人做事,如所谓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直是恁地。”
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1回:“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随你做甚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万口一谈 《宋史·胡铨传》:“今内而百官,外而军民,万口一谈,皆欲食伦之肉。”
上兵伐谋
不值一谈 高阳《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但对胡雪岩来说,这数目太小了,不值一谈,所以乌先生佯作不知,默然无语。”
不根之谈 清 沈涛《交翠轩笔记》第四卷:“扬州有喜姓,俗言先本姓史,嫌与死同音,乃改为喜。此不根之谈也。”
不经之谈 晋 羊祜《诫子书》:“无传无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
世掌丝纶 《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
东谈西说 鲁迅《书信集 致金肇野》:“近来东谈西说,而其实都无深研究,发议论是不对的。”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5回:“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我们派个人去是决计不要紧的。”
临难铸兵 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杂上二十》:“溺者不问队,迷者不问路。溺而后问队,迷而后问路,譬之犹临难而遽铸兵,临噎而遽掘井,虽速,亦无及已。”
举止言谈 唐·杜牧《罪言》:“山东之人,叛且三五世矣,今之后生所见,言语举止,无非叛也,以为事理正当如此,沈酣入骨髓,无以为非者。”
义不主财,慈不主兵 宋·陈元靓《事林广记·警世格言》:“义不主财,慈不主兵。”
乘间抵隙 清·黄遵宪《驳革命书》:“于是浮浪之士,失职这徒,乘间抵隙。”
乘险抵巇 《新唐书·刘栖楚传》:“然其性诡激,敢为怪行,乘险抵巇,若无顾藉。‘
买马招兵 《再生缘》第三回:“今中既到山中住,少不得,买马招兵尽壮怀。”
了如指掌 先秦 孔子《论语 八佾》:“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了若指掌 《宋史 道学传序》:“作《太极图说》、《通书》,推明阴阳五行之理,命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
仁义之兵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丞相兴仁义之兵,吊民伐罪,官渡一战,破袁绍百万之众。”
以玉抵乌 北齐·刘昼《新论·辩施》:“昆山之下,以玉抵乌;彭蠡之滨,以鱼食犬,而人不爱者,非性轻财,所丰故也。”
以玉抵鹊 汉·桓宽《盐铁论·崇礼》:“南越以孔雀珥门户,昆山之旁以玉璞抵乌鹊。”
休兵罢战 元 孔文卿《东窗事犯》楔子:“只不过休兵罢战还朝呵,是我暗暗地自思寻。”
传为笑谈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嘉平公子》:“公子虽愧恨,犹不知所题,折帖示仆。闻者传为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