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展其骥足展其骥足的故事

展其骥足的成语故事


拼音zhǎn qí jì zú

基本解释骥:千里马。比喻杰出的人才。舒展骏马的足,任其驰骋。比喻充分发挥才智,毫无约束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庞统传》:“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


暂未找到成语展其骥足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展其骥足)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一反其道
一夔已足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不也,夔非一足也,……一而足也。”《吕氏春秋·察传》:“夫乐,天地之精也,得失之节也,故唯圣人为能和,乐之本也。楚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
一失足成千古恨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9回:“这件事本来是我错在前头,此刻悔也来不及了。古人说的:‘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
一手一足 西汉 戴圣《礼记 表记》:“后稷天下之为烈也,岂一手一足哉!”
一筹莫展 《宋史 蔡幼学传》:“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
七足八手 沙汀《替身》:“这时候,那个可怜的盐客,已经在七足八手下打扮好了。”
万变不离其宗 徐特立《抗战给我的机会》:“对任何人,无论相识不相识的,总是一套话。言论有系统,万变不离其宗。”
三分天下有其二 春秋·鲁·孔丘《论语·泰伯》:“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
三分鼎足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三折其肱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
三缄其口 汉 刘向《说苍 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陛之侧,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三足鼎立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融传》:“欲三分鼎,连衡合从,也宜以时定。”
三过其门而不入 《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
上下其手 唐 周矩《为索元礼首按制狱疏》:“微讽动以探其情,所推者必上下其手,希圣旨也。”
上方不足,下比有余 《晋书 王湛传》:“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下比魏舒有余。”
不一而足 《公羊传 文公九年》:“始有大夫,则何以不氏?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
不乏其人 清 吕留良《与陈执斋书》:“然则如今之篯侯,远近不乏其人。”
不厌其烦 宋 袁燮《挈斋集》:“贽之先君,不惮其烦,而帝每不能听。”
不厌其繁 明 吕坤《呻吟语》:[天]极精细,色色象象,条分缕析而不厌其繁。”
不厌其详 宋 朱熹《答刘公度》:“讲学不厌其详,凡天下事物之理,方册圣贤之言,皆须子细反复究竟。”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春秋 孔子《论语 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堪其忧 《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不壹而足 《汉书·陈汤传》:“御使大夫财禹、博士匡衡以为《春秋》之义‘许夷狄者,不壹而足’,今郅支单于乡化未醇,所在绝远,宜令使者送其子至塞而还。”颜师古注:“言节制之,不皆称其所求也。”
不安其室 《诗经·邺风·凯风·序》:“卫之淫风流行,虽有七子之母,犹不能安其室。”
不得其所 汉 荀悦《汉纪 文帝纪论》:“男女有不得其所者,因而相与歌咏,各言其情。”
不得其死 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不得已而求其次 曹靖华《叹往昔,独木桥头徘徊无终期!》:“凡事往往不得已而求其次。‘鸿沟’上没有‘桥梁’,只好‘绕道东京’了。”
不改其乐 《论语·雍也》:“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出不改其乐。”